分卷阅读444


叛军被遣送回户籍之后依然有可能重新加入叛军,或者走向落草为寇的道路。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李长安想起了这首诗。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个战败归家的老兵,回到?家乡之后家里已经没有人?了,自己又没什么地方可以?去,就只?能再次被征召当兵,再次被征召的路上感慨自己已经没有家了,活着和死了又有什么两样呢。

得把?洛阳的一部分工厂搬迁到?河北境来,再加上暂时由官府出面借粮种给百姓,让百姓先把?地种上,粮食可以?等第二年收获了以?后再还?给官府。

李长安一边赶路,一边在脑中?思考着如何进行战后重建。

夜色渐深,李长安一行人?便就近找了个镇子住在驿馆,能够有驿馆,这个镇子原先应当是一个繁荣的大镇子,如今也人?丁凋零了,偌大驿馆之中?只?有寥寥几?个老吏守着。

这里离石壕村很近了。

李长安骤然想着,不禁迈出了房门,打算去看?看?她押解的那一队降兵,原本她只?是打算带着亲兵直奔洛阳。可鬼使神差,李长安在邺城临出发之前忽然就想起了杜甫,就干脆领了个差事,顺路把?石壕村户籍的士卒送回原籍。

“李二十?九娘?”

一道惊喜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李长安侧头去看?,看?到?了一个风尘仆仆,身穿破旧麻衣的中?年男人?,许是因为天冷,男人?脖子上还?裹着麻布挡风,遮挡住了下半张脸,一时之间李长安竟然没有认出来这是她的哪位故旧。

走近了李长安才认出来来人?的身份。

左右亲兵欲挡住这个来历不明的男人?,李长安抬手拦住了他们,脸上浮现出了笑意:“杜子美!”

来人?竟然是杜甫,杜子美。

杜甫疲惫的脸上也浮现出笑容:“我方才离远了还?不敢认人?,没想到?真是故人?。”

他乡遇故知的喜悦冲入杜甫心中?,杜甫快走两步就想要?上前牵住李长安的手叙旧,走进了看?到?护在李长安左右两边的亲兵,杜甫才想起来自己面前的人?已经不仅是李二十?九娘了。

他面上笑容怔了一下,下一刻便换上了郑重,抬袖便要?长揖:“臣杜甫拜见寿……”

李长安上前两步紧紧扶住杜甫欲要?弯下的腰,带着薄薄茧子的手扣在杜甫肩膀上牢牢把?他已经弯下的腰给按了回去。

“李二十?九和杜子美之间何须如此客气?”李长安佯装生气,“士别三日,难道子美就不拿我当朋友了吗?”

闻言杜甫耳尖唰一下就红了,他一向掩盖不住自己的情绪,当下脸上便露出了感动之色。

杜甫是来投奔李长安的。

长安城一别后,杜甫依然住在长安城尝试求官,只?是他的精力渐渐从?一心求官转移到?了和百姓共情上,尤其是后来杨国忠一手遮天,朝堂一片黑暗,长安城内也渐渐民不聊生之后。

杜甫的注意力渐渐从?他自己的志向转移到?了百姓的苦难身上,他的诗风开始转变。

直到?安禄山谋逆的消息传到?了长安城。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长安城被攻破之前,看?在主君和杜甫交好的面子上,李长安留在长安城中?的人?手也给杜甫传递了消息。只?是杜甫因为一些事情耽搁了,没能及时撤出长安城,于是就被叛军俘虏了,只?是他虽然略有薄名,但是官位不高,看?守不算严格,就被杜甫寻到?了机会跑了出来。

杜甫得知洛阳城安好自己的家眷妻儿也必定?都好好的之后就决定?要?为国效力,打听到?寿安公主正带兵攻打邺城的消息之后就一路北上,打算投奔李长安。

国家战乱,国都沦陷,就连皇帝都仓皇逃离了长安,眼?看?着大唐江山就要?亡于安禄山之手时,唯有寿安公主挺身而出,打出平叛正唐的旗号领兵反抗安禄山,还?接连取得数次胜利,狠狠打击了叛军的气焰。

在天下人?眼?中?,寿安公主就是大唐唯一的救星。

杜甫也不例外,政治情商迟钝的他终于意识到?了明主一直就在他身边,当下便收拾包袱来投靠李长安来了。

没想到?还?没有到?邺城,就在这个地方偶遇了自己打算去投靠的寿安公主本人?。

李长安把?杜甫带回了她的院子中?,听着杜甫讲述这段时间的经历,敏锐察觉到?了杜甫话语中?的那一丝局促和自卑。

好友和主君终究是不同的,杜甫又经历了几?次打击,如今已经不复年少时的意气风发自然也就不会以?为主君对他一定?会求贤若渴、礼遇有加了。

李长安看?着神情局促、身形也又清瘦几?分的杜甫,心里心疼极了,恨不得现在就变出来两个猪蹄羊腿给杜甫好好补补身子。

天杀的安史之乱,怎么把?她的诗圣愁得这么瘦了!

于是李长安语气更加温柔了三分:“我得子美如太?宗得魏征,是求之不得之事。”

杜甫耳朵又红透了,尽管他写诗吹捧起别人?来天花乱坠,可轮到?旁人?夸赞自己杜甫就有些不知所措了。

可尽管心中?羞涩,杜甫依然没有忘记自己一路来所惦记的事情,他一咬牙,看?了一眼?李长安的神色:“臣有奏疏呈上。”

说着便从?怀中?拿出了几?张叠的整整齐齐的宣纸,呈给了李长安。

李长安挑眉接过这封奏疏,展开仔细读。

这是三首李长安并?不陌生的诗,《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吏三别,三别还?未有,三吏已在她手中?。

“臣从?长安一路走来,看?到?沿途一路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实在心痛不已。”杜甫的声音低沉悲伤。

“叛军要?征兵,对抗朝廷。朝廷要?征兵平定?叛乱,平定?叛乱后,百姓才能休养生息,所以?便不得不征兵。”杜甫叹息一声。

一边他目睹了战乱之中?百姓的凄惨,打心底里厌恶战争,可理智却又告诉他必须要?打仗才能收复河山。民生之多艰和国破之忧愁压在杜甫心头上,催促着他写诗。

杜甫嘴唇颤了颤,祈求看?向李长安:“公主平定?战乱之后,能否对这些百姓多加安抚,莫要?计较他们跟随叛军反抗朝廷?”

第249章

李长安没有立刻回答。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三首诗,目光停在了一处。

三男邺城戍。存者且偷生。

她记忆中,“三男邺城戍”之后的下一句是“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石壕村的?老妇人死了两个儿子,而现在那个老妇人收到的家书之中没有提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