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4


然而宴疏同买中级篇已经花完了所有的积分,高级篇实在是有心无力。

所以系统的奖励,也算是解了宴疏同的燃眉之急。

同一时间,宴疏同成功约上了《雪山之巅》的导演和编剧。导演名叫杨艺,是电影圈里为数不多的女导演。编剧叫做康博远,两人是圈里有名的恩爱夫妻,携手拍过不少作品。

杨艺身高一米七,穿了一双八厘米的高跟鞋,红唇美艳,气势很足。而她的丈夫却是文文弱弱的,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看起来很有书生气。

一见到宴疏同,杨艺也没有客套的话,开门见山地问道,“不知道宴老师对孔英这个角色有什么见解?”

宴疏同这几天看了好几遍孔英的人物小传,早就已经熟记于心。

于是他张口说道:“孔英他很随性,一生都在追逐自己的自由。他的内心更强大,经得起年少成名的压力,也承受得住抛弃一切荣誉之后的孤寂。”

人物小传中描述的孔英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他离开国家队,选择去追逐风与雪的时候,多的人是瞧不上他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

他跑去国外申请加入极限运动的俱乐部,也被人忽视。

一个小小的世青赛冠军,在那些玩极限运动的大神眼里,只不过是刚学会走路的奶娃娃。

然而即使是这样,孔英也依旧没有就此灰心,回国继续走更为平坦的运动员道路。他学着那些人的作风,挑衅俱乐部成员,成功获得了一次比拼的机会。

他以命相搏,换来了一个可以加入俱乐部的名额。

杨艺对宴疏同的回答没有意外,她又问道,“除此之外呢?你不觉得他很不负责任吗?他的父母、教练、同伴,乃至领导,都对他寄予厚望。而他却放弃一切,跑去玩极限运动,把自己置于生死之间。”

“或许是这样。”宴疏同缓缓到来,“但人生只有一次。”

“孔英的人生应该是由自己掌控的,而不是他人。其他人说的那些,就让它随风而去吧。况且在孔英功成名就之后,那些说他脑子不清楚的人,不又改口称他当年的决断是正确的?”

“所以也没有什么负不负责这一说。一切都是随着孔英的荣誉在变的。”

听完宴疏同的回答,杨艺看了眼自己的丈夫。康博远接着问道,“你觉得孔英在得知自己得病之后,是什么样的心情?他又为什么选择回去职业赛场?”

宴疏同愣了愣,然后反问,“一个常年被雪崩追逐,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人,大概不会有什么反应吧?”

“至于回去职业赛场……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康博远追问:“哪两个原因?”

宴疏同:“一个可能是孔英想弥补当年的遗憾,另一个……他想征服奥运的赛场。孔英一生都在滑雪,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比赛,唯一没有登上的就是奥运会。”

杨艺和丈夫相视一笑。

宴疏同有些惊慌:“怎么了?是我哪里说得不对吗?”

杨艺嘴边的笑意压抑不住:“你的这些想法确实挺有趣的。最后这两个问题,我们问过其他的演员,得到的回答无非就是,他面对死亡的时候先是无助然后看开。”

“参加奥运比赛也是想在自己生命的最后,绽放所有光芒,为国争光。可原型本人却不是这么想的。”

“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觉得自己可能要死了,是时候去开拓新的战场了。”

“您好像,和这位原型很熟悉?”宴疏同听出来了杨艺话里的熟稔。

“确实认识。”杨艺大方告诉他,“孔英最后得病,选择回到职业赛场这一段,所采用的原型,正是我家里的一位长辈。这些事情都是那位长辈的妻子告诉我的。”

“不管你是由于什么原因,想到了这些。但是我很满意。”杨艺伸出了手,“所以先互相道个喜?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宴疏同满脸疑惑地握上她的手,这就是可以了?只是问几个问题?

虽然在来之前,宴疏同就听许艳秋说过,这次会面如果顺利的话就可以签合同。

但这未免也太顺利了吧?

一直到和杨艺签完了合同,宴疏同才有了实感。

……

《雪山之巅》的开机时间定在来年的一月底,所以宴疏同还有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

他从来都没接触过滑雪这项运动,得从头练起。但宴疏同问过了身边人,都没有会滑雪的,于是就让汤原给自己找了一个滑雪教练。

然而宴疏同这边刚学会基础的滑雪动作,就又来了新的工作。

白四运找他拍一个公益广告,主题是关爱贫困山区。首播的时间很意外,会在今年春晚的期间插播,循环播放。

宴疏同和许艳秋几乎是一接到这个通告,就答应了下来。

广告要去大山里拍,为期一周。临出发前,许艳秋给他带来了一个新助理,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子,大学刚毕业,名字叫做小雪。专门负责宴疏同宣发之类的工作。

随着宴疏同现在通告越来越多,粉丝们也更加迫切地希望得知宴疏同每日的工作。在有公开的行程表之后,她们才可以计划一下,如何去给宴疏同准备应援,顺便见他一面。

毕竟宴疏同不像歌手,经常有演唱会这种活动。

宴疏同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了剧组里,而大多数剧组都不对外开放,粉丝想见他一面很难。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一些其他公开的行程,比如机场、综艺之类的。

许艳秋让小雪专门建了一个新的微博号,名字就叫做小晏日常。

除了每周会公开宴疏同这一周的通告以外,还会时不时地发送一些花絮物料,满足粉丝时刻想看到偶像的心情。

过了元旦,宴疏同就带着两个助理,出发去了大山里。

这次的拍摄地点是一个名字叫做凉花屯的小村庄。村子坐落在大山深处,平时来回山上山下只有一条蜿蜒崎岖的土路,所以很闭塞。村里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只留下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幼小的孩童。

村里只有一间小学,老师有两个来支教的青年教师。附近村庄所有的孩子都在这里学知识,但因为教师不够,所以他们上课都是混着来的。

一二三年级的小孩子们在一个教室,四五六年级的大孩子们在一个教室。

剧组的保姆车在上山的中途就不能再往上走了。

因为前一天山里才下过一场大雪,土路泥泞不堪,如果硬是往上开车的话,车轮很容易陷在泥潭了。

只能等过两天雪化了,再开车上去。

没办法,白四运就借了当地村民的牛车,让大家先去了村子里住下。然后又让工作人员一遍遍地运送宝贵的机器设备。

凉花屯的村民们因为得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