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5
几十年的模样。
在看看自己,差不多的年纪,自己感觉精力那是越来越不济,还常常被底下惦记着自己皇位的逆子给气得半死,头发都白了大半!
两个人一对比,当今觉得自己才是那个需要休个长假,好好休息的人。
本来皇上是不想放人的,心腹身体好不容易恢复过来,他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用到他的地方呢!
可惜耐不住荣国公这个老臣一副自己不答应,就整天缠着自己磨的厚脸皮模样,到底经不住答应给了陶长安半年的假期。
能够不用每天一大早的上朝,终于可以出去到处走走,陶长安才不在乎其他觉得他厚脸皮,为了请假硬是磨得皇上烦的不得不答应呢!
要是有人过来说酸话,陶长安还故意做出一副人家这是羡慕嫉妒自己的模样,让对方要是实在羡慕,也可以去求一求皇上,说不定皇上心一软就答应了呢!
这话说的,一般人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这么去磨皇上啊?
不怕皇上一个不高兴,让自己彻底回家休终身长假,不用回来做官了吗?
也就荣国公这个深受皇上看重的老臣,敢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其他人可不敢测试一下他们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怎么样!
这些年陶长安虽然对朝堂上的事情不怎么上心,但谁让他有剧情这个金手指呢。
关键的时候,他特别懂得如何站位,也搞得清自己的身份,从来不会仗着皇上的信任,就做出一些恃宠而骄的事情来。
面对太子和几个皇子的拉拢,也都是一副坚定保皇党的立场,能力靠得住,以皇上的意愿为重,不掺和党争什么的,这才能够一直得到皇上的看重。
尽管陶长安大概知道下一任皇帝可能就是四皇子,如今的太子和大皇子、三皇子都是夺嫡的失败者,但他从来不自作聪明,也不仗着自己的先知就想去改变一个皇朝的走向。
天下间的聪明人多了去了,可不是就自己一个聪明人,论智力自己可能还比不上很多其他人呢。
对于党争和皇位之争,陶长安能够做到的只是明哲保身而已。
原著当中贾家最后被抄家,其实跟宁国府和荣国府不知轻重的掺和皇位之争有关。
隔壁原主的堂兄贾代化已经去世十来年了,爵位也早就由其儿子贾敬继承,可惜尽管贾敬是通过科举出仕的,但由于出身勋贵,在翰林院做官的时候,一直被那些文官排挤。
陶长安这几年都忙着自己和荣国府的事情,倒是很少关注隔壁府里堂侄子的情况。
偶尔碰见了,贾敬也是打过招呼之后,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想起原著当中原主这个堂侄子可是被排挤得直接辞了官,连爵位都提前让儿子继承,自己一个人跑去京城郊外做道士不问世事练丹去了的。
贾敬可不在自己的任务范围内,陶长安倒是不怎么关注他。
三年前,女婿林如海在儿子养住了以后,选择外派到地方为官,想做出点实事来。
陶长安觉得这是好事,也就选择帮了他一把,让他选了一个合心意的地方从知县做起,等以后履历够了,再给他运作升官的事情。
贾敏和林家老太太不放心林如海一个人过去,就干脆带着孩子,一家人搬过去了。
林如海如今还是一个小官,倒是不用担心他会参与到夺嫡的事情中去。
即使有人拉拢他,估计也只看在他是贾家女婿的反份上,对于这样的拉拢,早就得到岳父陶长安提点的林如海,那更是不会接对方伸出来的橄榄枝的。
林如海如今儿子都有了,他还想看着儿子长大娶妻生子呢,可不愿意掺和进这些危险的事情中去。
林家那边还算安稳,为了避免贾家被拉进夺嫡的风波当中,陶长安回金陵祭祖之前,只能够让人把隔壁的贾敬请了过来。
接到隔壁堂叔请自己过去一趟的要求后,贾敬还有点奇怪自己这位堂叔找自己有什么事情?
自从自己父亲过世以后,两家除了过年的时候一起祭祖以外,来往得还是比较少的。
“侄子给堂叔请安,堂叔怎么突然想起来让人找侄子过来了,是有什么事情吗?”
陶长安笑着让贾敬坐下,说道:
“想起很久没跟侄子你坐下来聊一聊了,趁着今天有空,就把你叫来坐坐。”
贾敬虽然弄不懂自己堂叔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大家都姓贾,同一族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还是相信自己堂叔是不会害自己的。
聊着聊着,陶长安总算是知道自己这个侄子后来为什么宁愿辞官跑出去当道士了。
一是对贾敬当修道感兴趣,二是自从他进了翰林院之后,就一直遭受文官们的冷暴力,日子过得比较苦逼,三则是这些日子一直有大皇子的人来拉拢,希望他加入大皇子的阵营。
看来那些人拉拢自己失败了以后,就想间接的通过把宁国府笼络过去以后,间接的把荣国府拉下水啊。
听了一遍贾敬的诉苦以后,陶长安并没有露出什么同情的神色,而是问道:
“既然敬儿你在翰林院待得不习惯,以前为什么不跟我或者你父亲提,算了以前的事情就不提了。
第57章
那些文官看不上我们勋贵出身的就看不上呗, 估计暗地是嫉妒我们有这么好的资源可以利用。
因为那些文官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也只能够嫉妒我们这些出身比较好的人了,敬儿你不用把这些放在心上。
既然翰林院的人看不上你,你也不用搭理他们, 下值之后约上三五个合得来的人一起玩, 不是更好,何必跟那些不懂得变通的书生计较!
要是敬儿你实在待得不习惯, 要不我想办法帮你换一个地方待着?”
作为皇上的心腹, 这点小便利还是有的, 以前贾敬不提出来, 陶长安就当做不知道。
今天既然已经把人叫过来了解情况了, 这样顺手的事情,他自然不介意帮上一把。
贾敬刚刚开始进入翰林院的时候, 在遭受到同僚的排挤以后, 之所以没像他父亲贾代化寻求帮助换一个地方, 也是为了赌一口气。
后来等他觉得撑不住的时候,他父亲贾代化正好病重, 他哪里好为了这点事情麻烦病重的父亲啊。
直到贾敬的父亲过世, 贾敬情绪不高,在翰林院待得也越来越不舒服,要是时间久了, 估计会让他对官场对心生厌恶吧!
就贾敬如今的模样, 加上大皇子那边有心拉拢, 估计贾敬后面要是没有人能提醒的话, 稀里糊涂的就加入了进去也说不定。
等后面大皇子夺嫡失败, 作为大皇子阵营的一员, 贾敬为了一家老小不被清算, 估计只能通过辞官让爵的行为避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