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7


强大势力这点,还是感到非常佩服的。

胤礽觉得,从辈子老三表现出来的本事来看,上辈子的老三,估计也只是故意藏拙,让人以为他没有什么竞争能力吧!

上辈子前期的时候,一直到自己被废了,老三确实做得十分好,没让人觉得他有能力能够争到皇位。

后来要不是老四上位,看这些兄弟不顺眼,这才一个个打发了去,否则按照正常情况,老三怎么也能够有一个好当家结局才对。

不过即使最后结局不怎么样,但比起自己或者其他兄弟来说,老三最后混得还算是不错的。

在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能够藏拙到不让任何人察觉到他的威胁,这点胤礽觉得自己还是需要向老三多多学习的。

如今胤礽跟陶长安一起合作,两个人相处得还是挺愉快的。

毕竟这辈子胤礽可没有想到要等到康熙老了死去,自己都四五十岁了,才去抢那个皇位。

陶长安也是真的康熙有多能活的人,自然也就没有把目光放在皇位上面。

两个队皇位都没有什么野心,一心只想好好过好这一辈子的人,闹出大矛盾的机会几乎没有。

既然没有什么大的利益冲突,加上双方合作起来才能够共赢,胤礽和陶长安两个人都不傻,自然知道怎么做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

本来应该在两年前就病逝的佟氏,康熙看懂病重的亲表妹,心里到底过意不去,还是用低级灵植给她补了一下身体,这让佟氏撑了过来。

佟贵妃活着,那作为她养子的老四,自然就不需要回到德嫔那边看永和宫那边的脸色过日子了。

因为一直有佟贵妃庇护着,如今的老四虽然已经长到十三岁了,但整个人还是比较平和的。

老四虽然偶尔也会夹在养母和生母中间左右为难,但也只是偶尔罢了,有人护着的日子,老四自然不会被逼着迅速长大。

以前看到老六十分受生母德嫔的宠爱,胤禛心底深处,其实也是有过一丝羡慕的。

可当看到德嫔看到自己的时候,眼底那冷冰冰的眼神,还是打消了让胤禛亲近她的打算。

反正自己已经被皇阿玛抱到佟额娘那里了,有养母的疼爱就够了。

胤禛本来就一直养在佟贵妃名下,心底那一丝对生母的孺慕,也在知道德嫔把老六死了的仇恨转移到自己身上,觉得是自己克死了老六的时候,他就彻底让自己对生母死了心。

比起一个对自己心怀恨意的生母,胤禛当然是对一直疼爱自己的养母更加有感情了。

德嫔后面又生下十四以后,更是把感情的重心转移懂十四身上了,对于大儿子老四,那是十分注意避嫌的。

对于这辈子的老四,胤礽的感观还是比较复杂的。

虽说上辈子的事情,跟这辈子的老四应该没有什么关系。

上辈子胤礽自己被废,主要原因也跟老四没什么关系。

可老四作为最终受益者,看到他就想到自己上辈子的不堪,以及自己子孙后代被老四以及老四后代子孙打压的结局,胤礽就对老四喜欢不起来。

胤礽也不是一个勉强自己的人,既然不喜欢,那就远着老四就可以了。

上辈子胤礽没有一个相处得好一些的兄弟,这辈子意外的跟老三比较合得来,就已经十分出乎胤礽的意料了。

反正胤礽以后也不打算去争皇位,跟其他兄弟的关系好不好,都不影响他自己过日子,他自然不想放低身份,去迁就其他人了。

长到十三岁大,胤禛其实也能够隐隐的感觉到太子并不喜欢自己。

为此他心里也是有点失落的,老大的性格比较鲁莽,跟自己不是同一条路的人,胤禛跟胤褆的关系也处得非常一般。

看着太子和老三两个人关系那么好,胤禛心里也是羡慕的。

可是往后面的兄弟看,老五养在皇太后那边,胤禛轻易见不到老五一面,即使见到了,两个人鸡同鸭讲的说了半天,也说不到一块去。

老七则是因为腿的缘故,更是深居浅出,不大喜欢跟其他人打交道。

老八性格到是不错,可也才九岁,两人岁数相差太大,胤禛也没花费更多的时间跟老八相处。

更何况老八性格虽然不错,但身后经常跟着老九老十两个小霸王。

对于老九和老十两个调皮捣蛋的人,胤禛还是不大看得上眼的。

这么细数一圈下来,胤禛只能够暂时一个人独来独往起来了。

因为这次大清帮助了蒙古的嗝尔嗝部落打败了准噶尔部落,救出了他们部族的人,嗝尔嗝部落的族长上书想要归附大清!

对于这样的好消息,康熙自然是十分乐意接受的。

毕竟能够有一个蒙古部落心甘情愿的归附,说明大清的强大,已经让那些部族有了归附之意。

第223章

趁着这个机会, 康熙其实也想让蒙古和科尔泌那些人见识一下大清的厉害。

加上有胤礽和陶长安他们在一旁敲边鼓,说是想要去探望一下那些嫁到草原的姑姑姐姐妹妹什么的。

康熙高兴之余,就干脆决定北巡,举行多伦会盟, 把蒙古那边的人召集到一起共同议事!

对于蒙古那边的部族, 因为太过偏北的缘故,大清这边管理起来非常不方便。

即使嗝尔嗝部落归附大清, 但因为距离太远的缘故, 大清这么也不大好管理这些地方。

对于蒙古和科尔泌那边, 康熙心里也是有野心的, 也希望以后能够让这两个地方彻底臣服于大清, 接受大清的统治。

北巡的意义还是十分重大的,康熙这边在紧锣密鼓的准备着, 有这样可以出去溜达的机会, 已经老实在宫里京城这边呆了三年多的陶长安, 当然不肯错过这样的机会了。

在胤礽的配合下,两个人那是成功的达到了各自的目的, 陶长安能够带着荣妃和荣宪两个人一起北巡, 胤礽虽然没能够带着未婚妻一起去,但也借机跟蒙古那边搭上了线,以后他的势力完全可以继续往北边发展。

蒙古那边也是有不少人的, 拉拢了这边的一些人, 对以后各方面的安排也是有非常大好处的。

胤礽和陶长安两个人创办的海外贸易团队时不时还是能够从海外带一些东西回来售卖的。

为了不让大清以后面对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 胤礽可是十分注意让贸易团队的人, 去收集欧洲的一些先进技术资料。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先让大清这边的人了解学会了外面最先进的技术, 才能够在欧洲那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在技术方面领先人家一步。

胤礽还专门安排了不少人研究西方各方面技术,要是有所进步创新的话,就会给予重金奖励。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