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6
他没想过眼前的小宦会拒绝。他郑善好歹也是陛下龙潜之时身边最信赖之人,虽然现在遇到一点子小挫折,但在低等宫人眼中,还是位高权重的攀附对象。
玉棠舍里面昨夜住进了什么人,旁人不知,他却已经得到了消息。那一位先前就不招陛下待见,现在又是个重伤垂死的罪囚,就算是暂时没死,待定侯一案结了也一样活不了,谁又愿意去侍侯这种人。
但洛千淮的答复却跟他想的全不一样。
“奴婢愚钝,只知听令行事。郑少监若是想要调奴婢过去,只管去掖廷要人就是了。”
这话乍一听合情合理,但郑善在宫里待了多久了,哪里听不出其中的拒绝之意。
他皱了眉,眸光冷冷地扫了过去:“你当自己是个什么玩意儿?本少监愿意开口要人,哪里有你选择的份儿。”
他说到这里,目光不经意地落在了洛千淮的耳垂之上,猛地凝住了。
这位名唤黑土的小宦,耳垂的形状生得极为圆润精巧,两侧的耳垂之上,还各有一个几不可察的小孔!
郑少监在宫中见过的女人多了去了,怎么会认不出来这意味着什么?
他倒退了两步,瞪大双眼地在洛千淮身上认真打量了一圈儿,越看越觉得她无论是身形体态还是模样,都与那宫女锦儿莫名相似。
一个匪夷所思的念头,猛地从他脑海中蹦了出来。
“你,你是……”他指着洛千淮,向来伶俐的口齿,忽然就因为过度激动,而变得有些结巴。
若是真的如他所想,那么其中必然有着惊天的密谋诡计!张世昌,景渊,还有焦作,身为天子家奴却沆瀣一气,必有所图!而他只要能把这中间的关键揭发出来,必然会重新成为陛下身边第一信重得用之人!
一想到日后的荣光,郑少监近乎沸腾的热血,渐渐就冷了下去。绝不能打草惊蛇,他想着。
“哎呀。”郑少监猛地拍了一下自个儿的脑袋:“瞧我这记性,竟忘了焦木你身上还背着差事呢!本少监方才,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你们不用介意——这便该上哪儿上哪儿去吧!”
他一松口,焦木跟洛千淮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连忙告退离开。洛千淮到这时才发现,自己的背部不知何时,已然被冷汗浸透了。
一直到走出很远,焦木才犹犹豫豫地开了口:
“……阿土。你以前,曾见过郑少监?”
洛千淮其实一直也在回想郑善方才的举动。她面上与颈上都敷着一层厚厚的黄粉,又换了小宦的服饰,跟前次入宫的形象有不小的差距,可是刚才看郑少监的表现,应该还是生出了疑惑,甚至还想把自己要到身边,细细察看一番。
好在后面他应该是看在焦令监的面子上,到底让了步。
她只希望此事到此为止,千万不要再生出旁的幺蛾子来。
以前的事,她自然不会多口跟焦木说。
“没有。”她说道:“郑少监大概是觉得我生得面善吧。”
“没有就好。”焦木说着,向她的身边凑了过去,小声道:“那个,小的有一事相求,还望您……”
洛千淮知道他担心的是什么,直接点头应允道:“我不是多嘴的人。”
“多谢您了!”焦木在袖中攥着的拳头松了开来,伸手去擦额上的汗,想了想又特意解释道:“那其实都是小的刚进宫那会儿的事了,距现在也有好几年。”
“那时小的生得瘦弱,在宫里又没有人护着,成日里吃不饱饭,就想着找个靠山。可是郑少监他看不上小的这条贱命,让人往死里糟踏。反倒是焦令监看着严肃,心底却有着善念,这才把我要了过去,赏了口饭吃,还赐了名姓。小的就算是粉身碎骨,也必会报了焦令监的大恩……”
第三百八十六章 针炙止痛
洛千淮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并没太过当真。她大概也能猜到,焦木在她面前表这一番忠心是为了什么,应该还是怕自己事后会被杀了灭口。
只是这人性子有些过份活络了,她也并想跟他交浅言深。
一路再无惊险,二人很快就到了玉棠舍。
墨公子还没醒,脸色比昨夜初见时,明显强了不少。
薛温一直守在他身边,见到洛千淮便目露惊喜之色,只是碍于旁边还有服侍的人,不便多说。
焦木极有眼色,立即便将屋中的女使小宦都叫了出去,给他们留下说话的空间。
“多谢洛大娘子,及时救下公子。”薛温深深地一躬到地。
洛千淮叹了口气,把人扶了起来:“救人乃是医者本份,别人也就罢了,薛郎中为何也是这般俗套。”
“大娘子应该也知道公子的身份了。”薛温感慨道:“先太子只留下这么一支血脉,若是就在昨日断绝了,那么我们这么多人苟延残喘至今的人,存在于世还有何意义?”
洛千淮并不太理解古人对于特定血脉的忠诚,但也并不会因此而嘲笑对方。
她不再接口,而是问起了墨公子的伤情。
“多亏了大娘子及时清创上药止血。”薛温说道:“还有四肢的断骨,接得精妙至极,想来若是再无移位,说不定并不会落下残疾。”
洛千淮心知,那些都是系统的功劳,单靠着她自己,在没有辅助仪器的情况下根本就做不到。
“昨夜至今,可用了什么药?”她问道。
“公子失血过多,所以我便下了当归补血汤。”
这个方子是对症的,只用两味药材,就能收到气血同补之效。洛千淮记得当年背的歌诀:当归补血君黄芪,芪归用量五比一,补气生血代表剂,血虚发热此方宜。
所以墨公子能够那么快的退烧,一方面是因着昨夜喂的青霉素,另一方面也有这当归补血汤的功劳。
只是他身上还有骨折之伤,观脉象已有血瘀气滞之症。
血既离经,便为瘀血,瘀而腐,腐而脓,若不尽早医治,恐怕遗患无穷。
只用当归补血汤,却是不够的。
洛千淮提笔写了新方子:当归、桂心、蜀椒、附子各二分,泽兰一分,川芎六分,甘草五分,同炒令香,研细末,每日一克以黄酒冲兑,日服三次。
薛温看着方子,目中精光闪烁:“当归桂心补血,蜀椒附子回阳益气,泽兰活血怯瘀,川芎活血止痛,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此方绝妙,绝妙啊!”
洛千淮当然知道这方子的好处。那可是前世的药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所载的验方,不但可补血活血,散瘀止痛,对于骨折恢复尤其有效,短期内便可骨筋相连。
用好药救治襄侯是少帝的命令,自有人将药材便按要求制备好送了过来。
洛千淮跟薛温一起,将药喂了下去,又重新检视过墨公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