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5


只能起兵自保?之后投靠阿翁也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好吧,不管怎么样,你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而且这事说到底是阿翁连累了你,但是大唐建国后,阿翁不是论功行赏了吗?封你做右翊卫大将军和淮安王,之后也一直高官厚禄,难道还不够吗?难不成你指着这一件事吃了阿翁十年还不够,还要再吃阿耶一辈子?”

众人:“……”

李神通:“……”

“你还说你南征北战是吧?”李承乾掰着手指头数,“武德二年,宇文化及投降时你不接受,还不听崔干的劝告,最后宇文化及死灰复燃,失去了攻克聊城的第一次机会;后来赵君德登上了聊城城墙,但你没有趁势出击,反而莫名其妙鸣金收兵,失去了攻克聊城的第二次机会。后来窦建德来了,你丢兵弃甲、望风而逃,导致窦建德不费吹灰之力拿下聊城,没多久山东诸县就都成了窦建德的;武德四年和刘黑闼打仗,输得特别惨,五万将士死伤超过一半……”

他掷地有声地问:“总共打了三次仗就输了两次,你还好意思说有功劳?还好意思和杜如晦和房玄龄比?”

众人:“……”

李神通:“……”

李神通脸色涨得通红,嘴张开又合上,合上又张开,就是说不出一个字来。

众人同情地看着他,如果他们是李神通,现在只怕恨不得晕过去才好,免得承受这份难堪。

李世民斥责道:“太子,胡说什么呢!淮安王为了大唐呕心沥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能如此无礼?还不给淮安王赔礼!”

李神通连忙摆手:“不必不必,太子殿下说的……也没错。是臣失礼了,不该得陇望蜀。刚才冒犯了圣上,还请圣上责罚!”

说着就长揖一礼,惭愧得不行。

李世民连忙从龙椅上下来,亲自扶起他:“堂叔多虑,咱们君臣一体,自然是有什么便说什么,说什么责罚不责罚?!”

给足了李神通面子,叔侄君臣二人那一点隔阂便消除了。

李世民又问其他人:“你们还有谁有意见吗?”

众人面面相觑:……没有了没有了。

有这么一个生气了就当众撕破脸的太子,谁还敢有意见啊?大家心里其实都有数,这份封赏还是挺公平的,本来就是随大流闹一闹,但要冒着丢大脸的风险,他们就不愿意了。

谁还没点黑历史呢?

也不知道太子小小年纪,怎么知道这么多事?

第109章

封赏大臣的事就这么过去了,因为李承乾突然发飙,刚掀起的一点点风波也迅速消失无踪。

众人对李承乾的印象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前他聪明机敏,是世所罕见的天才,甚至有人知道他是神仙转世这件事,但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子,很多人把他当成自家后辈看待。

但经过此时众人才真正意识到,李承乾已经不是那个身份高贵些的普通孩子了,他现在是大唐的太子,是君。

身为君上,一味妥帖只会被人轻视,有自己的脾气底线才会更受人尊敬。

李承乾今日发了通脾气,不仅不会使人心生怨恨,反而更令人敬重了。

甚至有人暗搓搓看向李神通,怀疑他是不是与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串通了一起做戏,做为杀鸡儆猴的鸡,既能平息封赏的争议,又能让李承乾树立威信。

李神通:“……”

他倒希望是,但真的没有T-T。

早朝之后,李世民把李承乾和李神通叫去御书房,给他们俩做了个和事佬,李承乾也不是得寸进尺的孩子,既然李神通诚心认错,他也就后退一步说了些软话。

李神通一脸惭愧地走了,李世民又跟李承乾说起另外一件事:“中书省杂事纷扰,你房伯父不堪其重,想请你去帮帮忙。”

李承乾皱眉:“房伯父都当了两年中书令,怎么现在才受不了?”

他一副我很聪明你不要哄我的表情。

李世民丝毫不乱:“就是这话说呢,两年了都没摆布明白,这不才需要你帮忙吗?”

“可是我又不懂这些。”李承乾蹙眉,“房伯父手下还有那么多人,他们都很厉害。他们做不了的事,我能有什么办法?”

李世民内心:就是因为你不懂才让你去啊。

嘴上却呵呵一笑:“那也未必,你总有一些新奇想法,说不定就能帮到他们呢。”

李承乾一想也是,只是还有些不情愿。

李世民叹气:“中书省太重要了,如今运行不畅,对朝廷上下都是不小的影响,就连百姓也会受到影响,我和你房伯父为此事头疼不已,只有你能帮我们了。”

李承乾仰着小脑袋看了他一会儿,脸一撇:“你少装可怜了,我才不吃这一套!”

李世民:“……”怎么回事,前几天不是还很吃吗?

但李承乾已经成长了,他不是几天前的李承乾,拒绝了阿耶的苦肉计,并给了他一个白眼。

李世民:“……”

李世民绝不认输!他再接再厉,神情严肃地说:“你是大唐的太子,这是你的职责!”

李承乾想了想,这回没法反驳了,撅着嘴道:“可是我现在好忙,没有那么多时间。”

“没事,阿耶帮你安排!让陆先生早点下课。”李世民大包大揽,本来李承乾成了太子,课程安排就该有所变化,除了文化知识外,也该用一部分时间学习处理朝政,现在只是把理论课换成实践课罢了。

李承乾并不知道这些,听到这里就有些心动了,但他没有立刻答应,讨价还价:“还要少点功课,不然我做不完。”

李世民:“……行。”

李承乾这才咧开嘴笑:“好叭,那我答应了。”

回去后李承乾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三个小伙伴:“以后我们早点下课,然后就能去中书省玩了!”

是的,对李承乾他们来说,利用原本的上课时间去中书省帮忙,这就跟出去玩没什么区别。

杜构几人也高兴起来,苏琛和李承道也就罢了,杜构尤其惊喜——这可是中书省啊!

专门负责决策、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令,核心中的核心部门那个中书省啊!

多少有才学、有能力、有背景的官员削尖了脑袋都进不去,别看房玄龄是中书省长官,就连他自己的儿子也未必能进去。而他这就能进去了?

虽然只是去帮忙,并没有一官半职,但经验和经历是实打实的,只要用心,日后的路也会好走很多。

果然抱李承乾大腿是对的,杜构再次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脸面有什么要紧,现在不知道多少人想舍了脸面做李承乾的伴读,只怕还没有机会呢!

第二天半下午,李承乾几人就背着小书包去中书省报道。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