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1


实比传统犁具好了很多,就道:“既然确实好用,你们还害怕什么?”

“先生说得有理。”陈淑慧深吸一口气,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

没用,还是紧张!

毕竟要见的是圣上,怎么可能不紧张呢?

“阿耶叫你们进宫,就是想借此事表明对农耕的重视,令天下人有发现时敢于告诉朝廷,所以不管曲辕犁效果能不能达到他的预期,他都不会生气的。”

李承乾想了想,又补充一句:“再说还有和你们大先生在呢。”

陈淑慧几l人看看李承乾,再看看李承道,这才放松了些。

不多时李世民来了,不止他,民部尚书(也就是后来的户部)裴矩也来了,众人见礼过后,李世民就指着地上的犁问:“这就是曲辕犁?”

还是陈淑慧答话:“是,这就是曲辕犁。”

“名字倒是很形象。”李世民笑了笑。

确实物如其名,这曲辕犁比起传统犁具,主要是把直辕改成曲辕、长辕改成短辕,整体显得更轻巧。这样的犁用起来确实轻便省力,但能不能达到犁地效果就不知道了。

李世民:“试试吧。”

太监将早就准备好的牛牵上来,给它套上曲辕犁,为了更好展示曲辕犁的效果,他们没让男人上,而是陈淑慧亲自扶犁。

只见她扶着犁梢,稍微用力往下一压,将犁铲压到泥土里,随着耕牛的脚步往前走,很快就犁了一行,不仅时间快了一点,犁地效果也一点不比传统犁差。

而陈淑慧犁了好几l行,一点也看不出疲累。她还是个没怎么干过力气活的小姑娘呢!

李世民跃跃欲试:“朕来试试。”

他也是干过农活的,每年的亲耕里都要亲自下地,更何况李世民有做明君的野心,又有个爱种地的儿子,平时偶尔也会干干农活。

现在他扶着犁,也算是有模有样。

刚一上手,李世民就发现了区别,曲辕犁要比传统犁轻很多,只用一半的力就能达到同等效果。速度变快是因为犁壁的设计可以将翻出的土推到一边,加上了犁盘使一行耕完时调头方便。

李承乾指挥李世民:“阿耶,你看到那个中间那个木棍上的卡扣没,调节那个就能调节耕地的深浅,想深耕就深耕,想浅耕就浅耕。”

李世民试了试,果然如此。

他把曲辕犁交给裴矩去试,问李承乾:“你早就知道他们在做曲辕犁?”

不然怎么知道还能调节?或者干脆就是李承乾给他们的图纸?

李承乾摇头:“是他们自己做的,跟我没有关系。我刚才在册子看到的。”

事实上这个功能也是他告诉陈淑慧她们的,只是不知道她们做出来没有,刚才在册子上看到,才知道她们把功能做得这么全面。

李承乾把册子给李世民看,李世民看着这试验册子,对李承乾道:“不愧是你的学生。”

记东西都是一样的简洁清晰,调理分明,还列了表格,生怕有一丝拖泥带水,和时下的风格一点也不一样。

陈淑慧等人面露喜色,显然为此感到自豪。

李世民看完册子,正好裴矩也回来了,顺手把册子给他:“你怎么看?”

裴矩压下激动道:“比现有的犁具好用很多,如果能大范围推广开,百姓将会受益无穷。”

犁具和土豆等粮种不同,粮种传播需要大量种子,而种子需要大量时间培育,这就是土豆出现到现在好几l年了,但还是没能大面积推广的原因,偏远一些的地方很多还没种上土豆。

但犁具就不一样了,图纸公布出去,很快就能随着《长安日报》传到大唐各地。

正好快春耕了,百姓该准备翻地的事,如果用上新犁具,百姓就能多种几l亩地,收成也能高一点,效果可以说立竿见影。

当然也不能随便公布,还要考虑许多问题,比如造价、耐用、有没有其他问题等。

李世民对裴矩道:“你安排民部尽快测试一下,早点给朕一个结果,如果可以的话,最起码春耕前一个月,咱们得把消息公布出去。”

裴矩肃容:“是!”

李世民又看向陈淑慧几l个:“你们几l个做得不错,如果曲辕犁确实可用,朕必定重重有赏!”

几l人连忙谢恩。

“你们教了这么多学生,没想到还真能做出好东西。”李世民对李承乾和李承道感慨。

他原本并没有把物化生小学堂放在心上,虽然物化生很有用,但做出成果并不容易,李承乾那里又只是草台班子,他以为那些学生以后能做个教物化生的先生就不错了,没想到今日会有意外之喜。

李承乾得意地抬起下巴:“他们都很聪明,也很有创新精神的!”

这倒也说得过去,如果不是很有创新精神,想来也不会第一批去学物化生。

“那你就好好教。”别浪费了这么多人才。

说到这个,李世民有些好奇:“你那些学生里谁学得最好?他如今在干什么,有研究什么东西吗?”

李承乾指指陈淑慧:“学得最好的就是她呀!”

陈淑慧骄傲地挺起胸膛。

李世民还没说话,裴矩就惊讶出声:“竟然是位女郎?”

第116章

曲辕犁一出现,就成了民部的头等大事,经过半个月的测试和了解,终于确定它确实有用,并且可以大范围推广。

此时距离春耕只有一个月了,李世民当即令人推广,并且在《长安日报》上公布了此事。

短短几天时间,第一批百姓就用上了曲辕犁,且反馈非常不错。

除了重新换犁具需要花钱,曲辕犁几乎没有缺点。且这点花销在收益面前不算什么。这时候地广人稀,百姓只有开不完的荒,没有不够种的地,有了曲辕犁,随便多开几亩荒地,种一年粮食也够犁的成本了,这个账大家还是会算的。

曲辕犁飞快在整个大唐传播,与此同时,发明者也得到了封赏。

那两位男子凭借此功劳,被李世民破格安排进工部做了小官,可以说一步登天。但女郎就不太好安排了。

李世民的意思是,让长孙氏费给她们些体面,帮她们找个不错的婚事。

对这时候的女郎来说,婚事的确是第一要紧事,如果能得一门好亲,也不算辜负了陈淑慧二人。

长孙氏却不赞同:“她们不是一般的女郎,只怕不会喜欢这个赏赐。”

李承乾连连点头附和:“我从没听陈二娘提过婚事的事,她一直都想好好学物化生,还想做很多很多好东西,说不定还能青史留名呢。”

李世民不以为意:“女子迟早都要嫁人的,哪有女郎不在乎婚事的?再说朕的赏赐,岂能由她们挑三拣四!”

长孙氏捶了他一下:“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