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0
当初给杜构安排的小灶都安排上,苏琛作为未来大舅子还有特殊待遇,就是李承乾联合陆德明以及其余几位大佬给他出的习题集,保证他考试前不缺题刷。
苏琛对此接受良好,他本就是骄傲的人,对自己要求非常高,这习题集质量高,他不会觉得要刷这么多题很辛苦,只会高兴于又有进步空间,如获至宝,夙兴夜寐,很快就成了东宫卷王。
苏琛进步飞快,李世民那边也有了收获。
王义并非多么谨慎的人,但也不是傻子,出了宫也不敢有什么动作,李世民的人盯了他这么久,才抓住一点马脚,然后顺藤摸瓜查到了李元亨的身上。
李世民:“谁?”
心腹没吭声,他知道李世民听清楚了。
李世民确实听清楚了,他只是一时没想起来,毕竟有些年头没听过这个名字了,过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原来是朕的八弟啊,他倒挺有精神的。”
李世民并不喜欢李元亨,当初他还是秦王时,李元亨的生母尹婕妤——也就是从前的尹德妃与太子党勾结,没少在李渊面前给他上眼药,还做过扶持李元亨登基的美梦。
后来李世民上位,尹婕妤被投入掖庭,李世民不至于和李元亨一个黄口小儿多计较,只把他打发去封地,甚至连一应封赏都没有少。
没想到几年过去,李元亨又反过来算计他了。
李世民倒没什么好心没好报的感慨,毕竟他对李元亨并没有存什么好心,当初选择留他一命,也只是李世民认为该那么做而已。当初李元亨只是个小孩子,再多错也只是尹婕妤的错,李世民连李元吉的孩子都能放过,自然不会跟李元亨斤斤计较。
但现在李元亨已经长大,不管他为什么算计李承乾,是替尹婕妤不平,还是自己想要谋求什么东西,李世民都不会就这么算了。
他问:“尹庶人怎么样了?”
尹婕妤被投入掖庭,自然也没了婕妤尊位,如今只是庶人。
心腹只是被派去调查王义,并不知道掖庭的事,倒是常松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知道尹婕妤的情况,答道:“尹庶人到了掖庭也不规矩,经常受罚,如今腿脚不太好使,脑子也有些问题。”
李世民应了一声,淡淡道:“残缺之人,留在宫里不妥当,就把她送去封地与八弟团聚吧。”
常松应了一声,默默同情李元亨一秒。
知道生母在掖庭受苦,和亲眼看到她的惨状冲击力完全不同,但愿这位年轻的王爷能承受得住这份礼物吧。
倒是尹婕妤因祸得福,可以出宫跟儿子团聚,过几天“好日子”了,只希望酆王能明白圣上的意思,否则这好日子也要到头了。
李世民又对心腹道:“只凭李元亨一个人没有胆子、也没有本事收买朕身边的人,一定还有人帮助他,你派人把他和王义盯好了。”
心腹:“是!”
*
转眼到了冬天,第一场雪落下来的时候,长安来了一支特殊的队伍。
他们自称吐蕃使臣,奉他们的赞普(首领)松赞干布的命令拜见大唐皇帝。
李世民听到鸿胪寺卿的禀报,头上冒出一排问号:“吐蕃?”
这又是从哪冒出来的国家,竟然没有听说过。
鸿胪寺卿解释道:“是西边高原上的部落,松赞干布统一诸部,于去年建立了吐蕃王朝。”
那边距离大唐甚远,需要绕过西域才能过去,兼之异常贫瘠,一直都是多部落散局,并没有形成什么像样的势力,大唐没怎么关注过,没想到突然就出现了一个吐蕃。
李世民来了兴致:“这么说这位赞普颇为能干了?”
“应是如此。”
鸿胪寺卿把听到的消息跟李世民说了一下,松赞干布十三岁上位,短短几年平定内乱、统一吐蕃,大刀阔斧改革官制、加强集权、严刑峻法、治军严明……且他今年才19岁。
李世民自己就是十几岁制霸中原的挂逼,并不会觉得松赞干布小小年纪有如此成就不可能,只觉得这位听起来的确是一位英主。
出于对这位后辈的欣赏,他接见了来自吐蕃的使臣,还给了赏赐,好生安抚鼓励一番。
须得知道这几年大唐已经很少给属国赏赐了,吐蕃还不是属国呢,可见李世民多给面子。
但他也没把吐蕃放在心上,毕竟那地方是真的落后,很多地方还保留着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现在的第一要义还是吃上饭,跟大唐根本不在一个水平。
他现在更关注的是儿女们的婚事。
——大公主要成婚了。
大公主比李承乾大两岁,今年十八岁,已经到了花季,和萧锐订婚也有两年,现在办婚事正合适。
十一月中,大公主十里红妆与萧锐成婚。
大公主与驸马关系好,公主府也选在萧家左近,方便她与驸马向公婆尽孝,驸马对此非常感动,大公主的孝顺之名也传了出去。
大公主婚后与驸马琴瑟和鸣,日子过得很不错。
翻过年,李承道也要成婚了。
这是李承乾没想到的,毕竟他得赐婚才几个月,勋贵娶妻要准备的太多了,虽然抓紧点几个月也能办完,但多少有点仓促,不见李泰和李承道同时指婚,现在前期流程还没走完吗?
想来想去,可能是大伯想表达对这桩婚事的欣喜吧。
李承道的婚礼并不隆重,但李世民和长孙氏都给了赏赐,李承乾也请假出席,充分表达皇室的重视。
参加完李承道的婚礼,从端王府出来,李承乾没有回宫,而是去探望李渊。
李渊正在院子里浇花,身边还跟着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正是李渊六十岁出头生下的幼子李元婴。
几年过去,李渊又苍老了一些。李承乾偷偷给他喝的药剂可以调理身体,却不能返老还童,李渊的身体还是会自然衰败,他已经年近古稀,自己不能再生孩子了,如今的爱好变成了养花,养了满满一院子,没事浇浇水,瞧着倒是很惬意美好。
——如果旁边没有个小孩使劲掐花的话。
李承乾上前几步,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地行礼:“见过阿翁,见过二十二叔。”
李元婴见到他,眼睛顿时亮了:“承乾你来了,快来陪我玩。”
李承乾点头:“二十二叔想玩什么?”
李元婴被问住了,他的玩具实在太多了,每一个都想和李承乾玩,掰着手指头纠结不已。
李承乾指指他扔了一地的花,笑眯眯道:“我教二十二叔编花环吧,编好了给柳宝林戴。”
柳宝林就是李元婴的生母。
李元婴不太乐意,他是男孩子,才不喜欢花环这种东西。但他不敢说,怕李承乾不跟他玩了,也不敢闹,怕李承乾揍他。
别看李承乾一口一个二十二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