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2
。
李亨任用的宦官李辅国?那就……】
【李辅国?开始的时候对李亨也是忠心耿耿,李亨登基便是他力劝的。
所以李亨对李辅国?也是非常信任,甚至任命他为元帅府行军司马、开府仪同?三司、知内侍省事等要职,最?后封为郕国?公。
大?权在握的李辅国?便开始逐渐膨胀了?起来,开始了?以奴欺主,
冷待晚年的李隆基,谋害建宁王李倓,诛杀张皇后和越王李系等一系列事件皆出自李辅国?的手笔。
就连唐肃宗李亨,多少次想要去看李隆基,也是被李辅国?阻挠而未成行,
甚至朝臣所奏之事往往先经他手然后才?告知李亨,宰相及朝中大?臣想见皇帝都须经过?李辅国?的安排,皇帝的诏书也需要李辅国?的署名才?能施行。
就……挺好笑的,那要皇帝干啥呢?】
【除此之外?,李亨还宠幸张皇后,纵容其干预朝政,
后宫干政,不是不行。
我之前也说过?了?,有很多女子在政治上的能力,其实是不亚于男子,甚至是有所超过?的。
比如?说李隆基的奶奶,武则天。
若是张皇后有这么点本事也就算了?,偏偏她没有,
她勾结太监李辅国?,干预政事,谋逐名臣李泌,迫害建宁王李倓。
乾元元年,李亨册立其为皇后,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有太子了?,所以张皇后想要废黜原太子,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不过?并未成功,也没什么事。
后面还是想要杀了?宦官李辅国?,所以才?被幽禁,顺便吓死了?李亨。】
李亨:“……”
他看向自己身边这个已经吓得面无?人色的宦官,心中一声叹息。
“李辅国?啊,朕实在是没想到,你的胆子居然如?此之大?……朕怕是留不得你了?。”
李辅国?立马跪下求饶,只可惜,李亨这次是铁了?心了?。
“总归你除了?耀武扬威之外?,也没什么别的本事。
来人啊,赐死。”
李辅国?还想说什么,便立刻被带下去了?。
【李辅国?轻慢李隆基,阻碍李亨,对下一代皇帝唐代宗李豫态度也不是很客气,
甚至直接跟李豫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
也就是说,你里面坐着就行了?,有什么事听?我的就对了?。】
【岂有此理!】
李昞第一个忍不了?。
【这是什么东西,居然敢如?此轻慢皇帝?】
【从他对李隆基的态度其实就能看出来,此人的野心极大?,李豫算是他拥立上位的,所以对李豫也很不客气。
李豫能够接手李亨的担子,继续平定安史之乱,当然不是什么好欺负的皇帝。
李辅国?这样欺辱李豫,李豫当然不会容忍了?。
所以李豫表面上对李辅国?是愈加尊敬,甚至尊之为“尚父”,封司空兼中书令。
——其实这个时候李辅国?就应该急流勇退了?。
一个阉人,居然给皇帝当“尚父”的,那能有好下场吗?】
【无?耻之徒,贪得无?厌。】李昞就更生气了?。
哪怕李豫这个时候是为了?隐忍蛰伏,可是这也是背叛了?他们李家的行为啊!
不过?现在说自己的子孙好像不大?合适,那就只能去骂那个宦官了?。
李亨也越发觉得,李辅国?是越来越该杀了?。
帝王的信任不是他作威作福的借口,更不是他想要爬到皇权之上的理由?!
该死!
【历史上有那么几个太监都喜欢给皇帝当爹,
汉灵帝时期的张让和赵忠,被汉灵帝称道“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
之后赵忠便被何?进和袁绍兄弟斩杀,张让投黄河自尽。
还有一个也是唐朝的,唐末的宦官田令孜,唐僖宗称之为“阿父”,
也是仰仗着帝王的信任为非作歹,霍乱超纲,结果?最?后被杀的。
再一个便是李辅国?了?,李豫隐忍之后,将其暗杀。】
陈曦说完顿了?顿,【不过?怎么说呢,李豫虽然杀了?李辅国?这个宦官,却也对其他的宦官还有优宠,
比如?说程元振和鱼朝恩,后者权倾朝野,凌辱宰相。朝廷政事要是没有他参预,他则愤怒地说:“天下事有不由?我者耶!”
当然李豫最?后也将这些宦官们都杀掉了?,可是也不免给朝堂带来了?损伤。
在李世民时期,其实是曾经吸取了?东汉宦官专权的历史教训的,曾立下制度“内侍省不立三品官……不任以事,惟门阁守卫,廷内扫除……”
这个时候,在宫内的宦官官品最?多不过?四品,不能做三品官,将宦官上升的渠道堵死,限制了?宦官掌握更大?的权利。
此外?,宦官在宫内不能承担其他与政治有关的事务,只能负责一些守卫、打扫卫生的杂务。】
【不过?好日子过?多了?的唐朝皇帝们,逐渐就忘记了?宦官专权的危害了?,
尤其是在李隆基这里,他遇到了?一个忠心耿耿且有能力的宦官高力士。
于是李隆基直接把李世民的规矩忘到了?脑后,不光让高力士担任了?一品官职,还给与他参与政事的权利。
这个时候的高力士是绝对忠心于李隆基的,是依附于皇权的。
但是毕竟李隆基开了?这个口子。】
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八个老祖宗很骄傲
【然后到了唐肃宗李亨的时期, 因为他?在当太子的时?候,被奸相李林甫谋害,和李林甫可以说?是水火不容。
他?甚至还说?出了要将李林甫“发其冢, 焚骨扬灰”的话来,可想而知这个奸相对李亨的迫害有多么?严重?。
而且在安禄山打到长安的时?候, 许多官员纷纷主动投降,“百官受安禄山父子官者陈希烈等三百人”。
这一切都?让李亨对朝廷的大臣们大失所望,猜忌甚深。
和他?一起从微时?走来的李辅国?就?成了他?最信任的人, “政无巨细,皆委参决”。】
【而且唐朝的皇帝们觉得,宦官的权利来自?于皇帝, 他?们天然便是皇帝的附庸,
只要他?们想,给?出去?的权利随时?都?可以收回来, 他?们随时?都?可以控制这群家奴。
不过很可惜的是, 历史?上一直证明了, 只要皇帝给?出去?的东西,再要回来就?很难。
无论是权臣还是宦官。
每个朝代基本上都?知道?这些问题, 都?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后都?要回到这些问题上去?。】
【每个皇帝都?觉得自?己能解决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