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9


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 由于大量留用元朝的旧官吏,以及一些?造反起家的功臣。

他们有恃无恐贪赃枉法,朱元璋也没有丝毫手软,对这些?官员进行惩处。】

【还算是有魄力。】嬴稷点点头。

【……应该是有魄力的过头了。

在处罚的时候, 朱元璋用的是残酷刑法, 采取“剥皮揎草”、挑筋、断指、断手、削膝盖等酷刑。

这种举措震慑了一批官员,使他们行为大为收敛。】

【……“剥皮揎草”是什么??】

【是明朝法律《大诰》中的一种酷刑, 就是把人?皮完整剥下来,做成袋状, 在里?面填充稻草后悬挂示众。

此刑罚的适用范围是贪腐官员,将剥下的人?皮制成鼓或者填入稻草制成人?皮稻草人?立于衙门门口或者当地土地庙的门口,用以警告继任官员,切勿贪赃枉法。

当然,也有个?说法是朱元璋并没有真正的用过“剥皮揎草”这样的酷刑,

而是海瑞在上疏中提到“因举太祖法剥皮囊草……谓今当用此惩贪”,才会有说朱元璋是个?扒皮狂魔的说法流传出来。

再加上作为皇帝,尤其是开国皇帝,有点什么?就会被无限放大。

比如说朱元璋的长相,在之后满清的时候已经变成了“额高?眼细,鼻凹唇宽,耳朵虽然小?却?很厚,颊骨凸出但下巴硕大”的丑陋形象了。

虽然我们后人?已经不知道朱元璋长什么?样子,但是画像上那种基本上是人?长不出来的吧……】

朱元璋:“???”

老朱他虽然不是什么?潘安宋玉一般的美男子,可也是仪表堂堂吧?

不然怎么?配他们家貌美如花的马大妹子?

这满清到底是哪儿?趁着现?在老朱还能打,赶紧替子孙斩草除根了。

至于后人?造谣他扒皮萱草这件事,朱元璋反而倒是觉得没什么?。

虽然自己没有真的做过这个?事,但是有这个?机会的话,他也不会真的不做。

【当然,这也并不代表朱元璋对贪官污吏的态度就和蔼了。

他确实很喜欢实行“法外之法”,不按照法律的规定加重处罚,

时的官员就算是贪污得不多,也会被处死:比如建昌县知县,接受四百贯钞,凌迟处死;

开州知州贪赃害民,地方耆老百姓赴京告发他,他让手下在途中将告状的百姓抓回去关押致死,事发,被处以枭令示众;

德安县县丞,收受下面里?长送的罗、绢、布共十匹,钞八十贯,知府前往抓他,他居然还拿一把铁叉拒捕,被凌迟处死;

莱阳县丞收赃一百贯,凌迟处死。】

【朱元璋对自己培养的官员,也决不姑息迁就。

为了培养和提拔新力量,朱元璋专门成立了培养人?才的国子监,为没有入仕的年轻读书人?提供升迁机会。

他对这些?新科进士和监生厚爱有加,还经常教育他们要尽忠至公,不为私利所动。

朱元璋还制定了整肃贪污的纲领《大诰》和《醒贪简要录》。

《大诰》一书是他亲自审讯和判决的一些?贪污案例成果的记录,书中还阐述他对贪官态度、办案方法和处置手段等内容。

朱元璋下令全国广泛宣传这本书,还叫人?节选抄录贴在路边显眼处和凉亭内,让官员读后自律,让百姓学?后对付贪官。】

【而且朱元璋还允许民间百姓上访。

明朝允许百姓扭送不法官吏,如果官吏在征收税粮以及摊派差役作弊曲法,百姓可以向上级官吏举报,也可以直接扭送。

不仅如此,对于应当接访而没有接访处理?的上级官员,亦要依法论处。

此外,朱元璋在午门外特设“鸣冤鼓”,民间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讨不回公道,可上京击鼓直接告御状。

在这方面对百姓的保护,朱元璋设立的还是挺不错的。

当然了,很正常的是,也就是这个?时候还有点用,后面就形同虚设了。】

朱元璋本来还得意洋洋,自己给百姓们想?出来的这个?策略还是蛮不错的,起码保证了百姓上访的权利。

就算是地方官员不行,那他总可以吧?

百姓们在地方得不到的公平,那皇帝给啊!

但是后人?居然一点都不听话,这让朱元璋又一次想?起来是朱棣的后人?,恶狠狠地瞪了过去。

朱棣:“……”

他好无辜,为什么?总要因为后人?被骂?

想?到这里?,他也恶狠狠的瞪着天幕。

不要让他知道到底是谁在后面弄出来的这点破事,否则的话,他一定饶不了他!

虽然和朱元璋一样,他也看不到那个?败兴的后人?。

【朱元璋当政三?十一年,先后发起6次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污吏15万人?。

他“杀尽贪官”的行动贯穿始终没有减弱,甚至在马皇后和太子朱标死后更加疯狂,

但贪官现?象始终未根除,所以朱元璋晚年只能发出“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的哀叹。

这个?问?题其实不光是明朝,各朝各代,甚至是我们现?在都会有层出不穷的贪官污吏。

财帛动人?心?,哪怕是开始的时候还想?要当个?好官,在面对诱惑之后也不一定能保持本心?。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能够保持本心?的人?,只是这样的人?还是太少了,杀了一个?还有一群层出不穷。

如何平衡这之间的关系,是每一个?统治者都要思考的问?题。】

老祖宗们点头,心?里?开始思考自己的子孙们对这件事情平衡的如何。

最后都叹了口气?。

毫不意外,基本上都有那么?一两个?平衡的不错的皇帝,否则也不会出现?盛世?的局面。

只是也有那么?好几个?不行的后人?,不然江山也不会覆灭了。

【正因为知道百姓的种田的艰难,所以朱元璋还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和赈济灾荒。

他在即位之初就下令,凡是百姓提出有关水利的建议,地方官吏须及时奏报,否则加以处罚。

到其统治后期,全国共开塘堰大约40987处,疏通河流大约4162道。

这对百姓耕种的好处不言而喻。】

【且朱元璋对天下老年人?施以尊重,颁布诏书和法令,规定每地要善待老人?,并让县官定期送去米面衣物进行慰问?。

朱元璋怕执行不力,就又叮嘱礼部尚书,要以皇帝的名义再次重申一下这项政策。

为了让居家养老者有人?服侍,洪武六年规定:“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令一子侍养,免其差役。”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