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3
读经书。
然后稍微休息片刻,就复回讲席,再读史书。
至午饭完毕时始返回宫内。
只有?每月逢三、六、九常朝之?日,才暂免讲读。
除此之?外,即使是隆冬盛暑亦从不间断。】
第249章 第二百四十九个老祖宗很骄傲
【听着这孩子还是不错的。】嬴稷疑惑, 【后面是怎么走偏的?】
【或许是因为张居正的去世和李太后的放手吧。】陈曦说道,【与其说开?始英明的是明神宗朱翊钧,我个人觉得, 不如说英明的是这两位。
甚至可以说,万历前十年?的辉煌和这二位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
在这二位一个去世一个开?始放权给?皇帝自己安居后宫再不管事之后, 朱翊钧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还有?一句话,是“明之亡,实亡于神宗”。
或者说其实可以追述到嘉靖皇帝朱厚熜时期。
这个原因, 说白了其实就是内耗。】
【朱翊钧即位之后,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内阁纷争倾轧,
按照朱载坖的布置, 高拱是外廷的顾命大臣中排名最?前的;
在宫中,朱翊钧自然依靠冯保。
但是,冯保与高拱的关系非常恶劣。
此前, 司礼监掌印太监职位空缺, 高拱先后推荐了陈洪、孟冲, 就是不愿让冯保做掌印太监。
朱翊钧自己在登极诏中也命令他们:
朕方在冲年?,尚赖文武亲贤, “共图化理”,“与民更始”。】
【冯保其实相?对来?说是个不错的宦官,他知?书达礼,又有?文艺素养, 所以很受朱载坖的喜爱。
而且他并没?有?像王振等宦官那样?为非作歹无恶不作, 甚至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利去给?宦官谋取利益。
他只是利用皇权更迭之间的权力真空,通过?遗诏驱逐了政敌孟冲, 亲自任司礼监掌印太监。】
【但此时的内阁首辅高拱已经对冯保欲除之而后快,
在高拱的授意下, 工科都给?事中程文、吏科都给?事中雒遵、礼科都给?事中陆树德都开?始弹劾冯保。
由此,一场政治斗争已经不可避免了,
斗争中,冲突双方是冯保和高拱,而张居正表面上是帮助高拱的。
但实际上,张居正与冯保关系非常密切,早就预谋赶走高拱了。】
【在这个时候,内阁首辅的位置还是高拱的,
但是高拱“才略自许,负气凌人”,恰恰触犯了“自负付托之重,专行一意,以至内猜外忌”的为臣大戒,
这也给?他后面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而且高拱为人性格执拗,出言偏颇。
朱载坖去世时,高拱认为主幼国危,痛哭时说了一句:
“十岁太子如?何治天?下。”
朱翊钧即位后,冯保将这句话加以歪曲,改成?“高公讲,十岁小孩哪能决事当皇帝”。
朱翊钧听到这话,“专权之疑,深中帝心”。】
【而且这个话冯保还不是只和朱翊钧说,他还在陈太后和李太后面前诬陷高拱说:“高拱将太子斥为十岁孩子,说他怎能做人主!”
于是朱翊钧在隆庆六年?六月十六日将他免职,让张居正取代他的位置。
张居正从此依序升为内阁首辅,责无旁贷地肩担起培养万历皇帝的重任。
而此次政治震荡对幼小的万历皇帝产成?的刺激也颇为深刻:
“专权之疑,深中帝心,魁柄独持,以终其世。
晚虽倦勤,而内外之间,无复挟恣意如?初年?者。
主术所操,为得其大也。”
此后朱翊钧在位四十八年?,始终坚持自操威柄。
他说过?“若用舍予夺,不由朝廷,朕将何以治天?下!”】
【高拱一走,高仪也惊得呕血三日而亡,三位内阁顾命大臣中只剩下张居正一人。
同时,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问题也堆积如?山。
面对着这些重重的困难,此时的小皇帝还没?有?畏缩不前,为
了“皇图永固”,他以“少年?天?子”的气派,牢牢抓住“用人唯我”、生杀予夺在朝廷这根权柄,
励精图治,推行新政,朱翊钧在位前十年?中其实是很有?作为。
而让他有?如?此作为的最?大功臣,便是很有?争议的张居正了。】
年?少的朱翊钧看向自己面前那位沉稳镇定?,从表面上根本看不出来?他想什么的首辅大人。
他对他信任,却又提防。
重用,却也猜忌。
现?在天?幕提到他,是不是就说明了……
这是一个换掉首辅的好时机呢?
朱翊钧眼中流转着光芒,一眨眼便消失了,只剩下平日的温和和老实:“先生,天?幕提到你了。”
张居正微微躬身:“陛下,臣在听着。”
朱翊钧看似有?点不高兴的说:“但是这天?幕居然说先生的不好,朕不高兴了。”
张居正:“陛下,臣确实有?不妥之处。天?幕即便是说了,那也没?什么不对的。
这古往今来?的帝王将相?,在天?幕中的陈姑娘口中便没?有?完美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便好。”
朱翊钧:“……先生说的是。”
【张居正这个人,其实当真是老天?爷赏饭吃的那种。
他少年?时期便聪颖过?人,很小就成?了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
嘉靖十五年?,十二岁的张居正参加童试,其机敏灵俐深得荆州知?府李士翱的怜爱,李士翱嘱咐小白圭要从小立大志,长大后尽忠报国,并替他改名为“居正”。
同年?,张居正做了补府学生。
嘉靖十六年?,张居正参加乡试,受到湖广巡抚顾璘的阻挠而落榜。
原因是他希望对张居正多加磨砺,以成?大器。
嘉靖十九年?,才高气傲的张居正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一名少年?举人,这个时候的张居正才十五岁。
顾璘对他十分赏识,曾对别人说“此子将相?才也”,并解下犀带赠予居正:
“希望你树立远大的抱负,做伊尹、颜渊,不要只做一个少年?成?名的举人。”
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中二甲第九名进士,授庶吉士。】
【科举这件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那都是相?当之难的,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张居正二十三岁便能中进士,哪怕不是状元,也是十分难得的事情了。
而且张居正还长得特别好,是出了名的英俊潇洒。
咳,这也是我个人的一点情绪了哈。
在这之后,张居正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