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5


们的好奇。

陈曦:【……呃……】

这个很难解释。

【简单的说,就是没有皇帝,普通百姓当?家做主的那种?。

是真正做到了?“社稷为重”“民为贵”的社会,我们的……】

她迟疑片刻,【首领,并不是固定的一家一姓这样。】

【怎么可能呢?】朱世?珍是最难以理解的,【怎么能没有皇帝呢?】

他曾经是社会的最底层,自己的儿子又做到了?社会的最顶层。

所以对于封建的皇帝制度,他是最为推崇和?最深信不疑的。

就算是天崩地裂,外?族入侵当?皇帝了?,那也不能是没有皇帝。

不然?他儿子好不容易得来的皇位算什么?

其?他的老祖宗们虽然?没有朱世?珍这么夸张,但?是表情明显也是很不适应的。

陈曦也没有非要继续解释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意思,毕竟是古人,还是古人中的人上人。

他们脑子里已经定下来的东西,不是说一句两句就能够推翻的。

更何况这也不是她的工作。

所以陈曦继续道:【袁崇焕是有几分本事的,

天启六年正月,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军进攻宁远,明朝总兵官满桂、宁前道参政袁崇焕固守宁远。

袁崇焕临危不惧,召集诸将议战守,决定采取坚壁清野之?策,组织全?城军民共同守城。

不久用红衣大炮击败了?努尔哈赤,史称“宁远大捷”。

二月,袁崇焕被任为佥都?御史,专理辽东军务,镇守宁远。

三月袁崇焕晋升为辽东巡抚。】

【不过这样的胜利,对于此时的大明来说,意义其?实并不算太大。

因为此时的天灾人祸一并来了?。

天启六年五月,在北京王恭厂一带发生了?一次奇怪的巨大爆炸,死伤两万余人,却难以用爆炸来解释,

一时间,众说纷纭,天怒人怨,朱由校不得不下罪己诏,大赦天下。

但?即便如此,也没有抵挡得住天灾。

入夏之?后,京师爆发大水,江北、山东出现了?旱灾和?蝗灾。

入秋之?后,江北又发大水,河南出现蝗灾。

可谓是大江南北,民不聊生;朝廷内外?,危机四伏。】

第257章 第二百五十七个老祖宗很骄傲

听完陈曦的话, 老祖宗们又是一阵感慨。

【总感觉这大明已经到了气数将尽的时候,听起来很是不妙啊。】嬴稷已经总结出了一些东西。

一般说到这种天灾人祸齐齐出现,对外还很不利, 还没有什么人出来力挽狂澜的时候,那?就是一个?王朝要灭亡的时候了。

【这大明也二百多年了吧?】武士彟数学好, 略微算了算道?,【按照规律,也确实快了。】

陈曦微微点?头:【这个?时候的朱由校, 其实身体也很不好了。

因为在天启五年五月十八日,朱由校祭祀方泽坛完毕后,在客氏、魏忠贤等人的陪同?下, 到西苑游船戏耍。

申时,在桥北浅水处大船上饮酒。

又与王体乾、魏忠贤及两名亲信小太监去深水处泛小舟荡漾,却被一阵狂风刮翻了小船, 不小心跌入水中, 差点?被淹死。】

【当然了身为皇帝, 朱由校是不可能就这么直接淹死的。

他必然会被人救上来。

不过这次他虽然被人救起,但因为这次惊吓, 却落下了病根,

多方医治无效,身体每况愈下。

后来尚书霍维华就进献了一种名为“灵露饮”的“仙药”,因其味道?清甜可口?, 朱由校便?天天饮用,

然后喝出了肿胀病,逐渐浑身水肿, 最终卧床不起。】

【天启七年八月十二日,朱由校在乾清宫召见内阁大臣、科道?诸臣, 下诏说魏忠贤、王体乾对皇帝忠心耿耿可以用来商议国家大事。

并且封魏忠贤的侄子魏良栋为东安侯。

朱由校预感到自己来日不多,自己的子嗣又都早夭,只能是兄终弟及。

所以他召来自己的五弟信王朱由检入卧室,说:

“来,吾弟当为尧舜。”命他继位。

次日,朱由校又召见内阁大臣黄立极,说:

“昨天召见了信王,朕心甚悦,身体觉得稍微好些了。”

然后在八月二十二日,朱由校就驾崩于乾清宫了。

而?皇位,也就传给了他的弟弟朱由检,也就是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

【……这,也没当了几?年啊。】刘煓都不用板着手?指数,【这末代?的皇帝都活不长啊。】

【可能是一种神秘的感应吧。】陈曦也比较难以解释这种现象,【不过如果不是这些皇帝一个?比一个?不行,王朝也不会就那?么亡了。】

这话有道?理。

很难说是国之将亡妖孽尽出,还是妖孽尽出国之将亡,两者之间几?乎是同?时出现,因果性可真说不好。

【这可能就是姑娘所说的规律吧。】嬴稷很是感慨,【寡人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很愤愤,为什么寡人的大秦会二世而?亡的。

但是听了这么多之后,寡人也看淡了。

没有不会灭亡的王朝,每一代?的皇帝都会有缺点?,在他们统治期间就会有许多的明伤暗疮。

到了最后的那?个?皇帝的时候,便?是积重难返了。】

陈曦点?头:【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想,如果是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到自己一手?创立的国家亡国的时候会怎么样,

但是这终究也只是一个?想法?,无论是热血沸腾绝地翻盘,还是无可奈何无力回天,

都是我们自己的一个?美好的想象罢了。】

嬴政、刘邦、刘彻、李世民?、赵匡胤和朱元璋此?时不约而?同?的开?始考虑起了陈曦的想法?。

尤其是朱元璋。

其他几?个?皇帝开?创的朝代?已经说过去了,就算是再多遗憾都好,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考要怎么做了。

只有他,是刚刚开?始听,甚至还没有听到。

“快别说这些有的没的了。”朱元璋着急,“快给朕讲讲这最后一个?皇帝到底做了什么了。”

剩下这些,等说完了再说也不迟啊。

“陛下不必着急。”马皇后倒是冷静,“听到这里?还没听出来吗?大明已经积重难返了。”

朱元璋:“……”

他怔愣了一下。

他不得不承认,马皇后说的是对的。

现在的大明内忧外患一大堆,就算是自己过去,也未必能够力挽狂澜。

最重要的是,朱元璋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他在这个?时候,八成不会搞什么拯救大明,而?是直接拉起队伍重干得了。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