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8
党的势力,这四人被?东林党称为“四凶”。】
陈曦顿了顿,【党争,也是大?明?亡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皇帝自以为在这其中平衡了朝臣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耗损了国?力。】
本来还沾沾自喜的皇帝们?听到这个话脸都黑了。
什么意思什么意思什么意思?
是指责他们?玩制衡之术,让朝臣们?互相制衡是有错误的呗?
嘴硬的皇帝们?当?然不会承认这点,他们?只觉得是朝臣们?野心太?大?了,所以才需要?他们?这些当?皇帝的想方设法制衡。
他们?老老实实的话,皇帝们?又?怎么会没事钻研这些呢?
玩这些心思的皇帝们?那真的是理直气壮,且并不觉得自己有错。
至于天幕说党争引起了亡国?的事情,那也是他们?大?臣的问题。
皇帝们?能有什么问题呢?
【除了党争之外,崇祯初年最大?的难题是收复被?后金占据的辽东。
朱由检将这一重任交给了曾在天启末年相继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的原任辽东巡抚袁崇焕。
袁崇焕此前因私下议和与不救锦州而被?弹劾,不得已辞职返乡。
所以在登基之后没多久,朱由检就起用袁崇焕为都察院左都御史、管兵部?添设右侍郎事。
第二年,又?让袁崇焕取代?王之臣,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登、莱、天津等处军务。
可以说是对?其寄予厚望了。】
【袁崇焕也没有在这上面多扭捏,
他当?着群臣的面向朱由检提出了“五年平辽”的目标,并请求朱由检授予他便宜行事之权。
朱由检大?喜过望,表示:“五年灭奴,便是方略。朕不吝封侯之赏,卿其努力以解天下倒悬之苦,卿子孙亦受其福。”】
陈曦顿了顿,【怎么说呢?也就真的一个敢说,一个敢信吧。】
第259章 第二百五十九个老祖宗很骄傲
陈曦说的一个敢说一个敢信, 那是有双重意义的。
一重是说袁崇焕敢说“五年平辽”,朱由检就真的敢信;
另一重是说朱由检说配合不听信谗言,袁崇焕也真的敢信。
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两人还是挺相配的君臣来?着。
【两人都?很自信爆棚,且互相吹捧。
袁崇焕又请求吏部和兵部的用人、户部的转饷、工部的制造都?要配合自己,
也不可听信谗言,朱由检亦一一应允,
指示各部尚书?配合袁崇焕, 允诺不听信任何谗言,又赐给袁崇焕尚方宝剑,随后袁崇焕前往关?外前线。
袁崇焕到任后, 整顿防务,委任祖大寿守锦州、何可纲守宁远、赵率教守山海关?,对外联络明朝藩属哈剌慎朵颜三十六家, 开?市给赏, 加以安抚。】
【但是袁崇焕这个人, 说好听了点有雄心壮志,实际上是志大才疏, 目光短浅之人。
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去揣摩领导的心思。
他在得到了朱由检承诺之后,就真的觉得自己可以了。
我们来?看看他被重用之后都?干了点啥。
首先在崇祯二年六月初五日,袁崇焕以先斩后奏的方式杀东江总兵毛文龙于双岛,接着上疏请罪。
要知?道?, 毛文龙可并不是什?么?小兵, 一个东江总兵,一个边防大将, 袁崇焕说杀就杀了,将皇帝放在哪里??
你都?不说是自己人了, 就算是你弄到了一个俘虏,要杀要剐也要问一下上面的意思吧?
在这点上就能?看出来?,袁崇焕实在是没有什?么?政治头脑。
而且这点上也埋下了袁崇焕后面被杀的伏笔,像朱由检这么?一个人,是没办法忍受自己的臣子?如此无状的。】
【紧接着,袁崇焕夸下海口,要在“五年平辽”的话也被打了脸。
崇祯二年十月下旬,后金大汗皇太极在西征蒙古途中决定掉头攻打明朝,
兵分三路突破大安口等处长?城关?隘,山海关?总兵赵率教战死于遵化,袁崇焕率关?宁军从?宁远回防蓟州镇,亦堵截失败,
后金军于十一月二十日兵临北京城下,是为?己巳之变。
袁崇焕率军救援北京,在广渠门外与后金军激战,迫使后金军退却。
你别说是“平辽”了,甚至你都?让后金打到北京城下了,
这让对他信心满满的皇帝怎么?想?
更何况,朱由检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袁崇焕如果能?回应了他的期待还好,如果不能?,那只能?是更恨了。】
袁崇焕:“……”
他背后出了一身冷汗,他第一次知?道?,自己做的这些事情居然有这么?大的隐患,居然让皇帝对自己如此不满……
【十一月二十三日,朱由检在平台召见袁崇焕、满桂、黑云龙等将领及兵部尚书?申用懋等。
袁崇焕穿着青衣玄帽入宫,强调形势严峻,朱由检“慰谕久之”,袁崇焕又请率兵入城,朱由检不许,赐给他貂裘和银盔甲后结束这次召见。
大约与此同时,温体仁已上密疏弹劾袁崇焕通敌,据说皇太极也使用了反间计,让被俘的明朝太监听到汉人将领鲍承先、高鸿中等谈论袁崇焕里?通后金之事,然后放回北京。】
陈曦顿了顿,【其实在这里?,还有一件事情是跟此事相关?联的。】
【那就是袁崇焕私自和后金议和。
在《清史稿》和《明史.袁崇焕传》中都?记录了,袁崇焕曾经私下里?偷偷与后金议和,且在朝廷不知?情的情况下。
袁崇焕第一次议和还是在朱由校统治时期,不过后来?袁崇焕上书?为?朱由校分析了辽东的形式。
而这次袁崇焕却是背着收复辽东的任务,一面布置防线,一面和皇太极书?信筹“议和”之事。】
【《满洲秘档》曾提到了,崇祯二年,袁崇焕和皇太极,两人之间围绕议和条件来?往书?信接近10封。
信中内容不仅承认大金国,而且还要向大金国赔钱。
因为?这已经远远超过了袁崇焕的底线,所以很难满足。
于是皇太极就带领着,他的八旗军就打到了紫禁城。
因此私下议和也就成了袁崇焕通敌卖国的一个罪证。
其实袁崇焕这个举动还真不一定是卖国的举动,毕竟那个时候的明朝是什?么?样子?,统治者心里?没数,他们这些边关?大将也没数吗?】
【按照袁崇焕的解释,他是以议和为?缓兵之计,争取时间,以加强关?外宁、锦等重镇的防御。
朱由校时期的时候,对袁崇焕还算宽容,虽然袁崇焕几次三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