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4
那一块了,桥西村拆迁是早晚的事情。要真有财神爷,她大舅就是那个财神爷吧。
“甭管是什么原因,反正你现在都即将成为我们桥东村第二富豪了。”
陈今笑,这第一大富豪目前是她大舅?
“等着,我这还有别的,陈文振那个,你们不知道吧?啊?都知道了?行吧,那我不说了。陈文颂……”周大婶突然停了下来,看了可欣姨一眼,见可欣姨也等着听,悄悄地松一口气,继续道:“陈文颂他老婆不是又怀了吗?这胎说是儿子,没等她生儿子出来,外头就有一个抱着儿子上门认爹来了。”
大家都很震惊,但又没觉得特别意外。总之,像是陈文颂能做出来的事情。
“那,这个怎么算啊?他这家里养一个,外头也养一个?”陈今道:“看来陈文颂的楼盘卖得很好啊,这都有钱养两个家了。”
周大婶说她没见识,“看得到是家里一个外头一个,你看不到的,还多着呢。”然后列举了她最近在秀丽小区听到的八卦:有个秃顶男,一个月下来都送了六个不同的女的回去,个个都给买了秀丽小区的房子。
陈今眨了眨眼,“确实是我没有见识了。”
周大婶又夸可欣姨当初离婚离得好,“现在的人学精了,想要离婚都没那么容易了,什么分钱分财产,都拿捏得死死的。”
对陈今道:“你改天去桥西村看就知道了,他们村有个律师所咨询点,每天都有人去咨询离婚分财产的事情。以前咱们也不知道还找律师谈啊,多亏了前年村长找了律所的人过去给大家伙普法,要不然,就按以前那样,亏的都是咱们女人。”
“咨询离婚的大多都是男的吧?”可欣姨冷笑一声道:“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有钱了就觉得家里头的这不好那不好,外头的母猪都比家里头的糟糠妻美。”
“也有防着婆家的女的,怕离了什么都分不到。”周大婶道:“咱们村算是给木塘村和桥西村打了个好榜样了,有事找公安和律师,该得了就得争取到自己手头来。现在都知道找律师咨询了……”
别说,桥东村真的是带了个好头,上头都该给他们发张“普法先进集体”奖状。没发,估计就是因为还有些像陈永强那样的大赌鬼、陈文振和陈文颂那样的狗东西,净败坏桥东村的名声,真该从族谱上面划掉!
这一个“分享会”,差不多是从七点半开始,一直开到了晚上十点半,整整三个小时啊!周大婶的八卦范围从桥东村、桥西村、木塘村扩大到锦绣小区、秀丽小区、玫瑰园,其他人手里头知道的那点事,对比起周大婶知道的,都是毛毛雨。陈今好久没这么满足地听八卦了。
听周大婶说打算再开个水果店,还没确定具体开在哪里。陈今心想:开在哪里都行,以后就又要多个了解新鲜事的地方了。
还是周大婶厉害,把她的水果店事业经营得好,还能满足她到处嗑瓜子凑热闹的爱好。
陈今带着大橘心满意足地回了翰林苑。
聊完八卦说要散了时,陈今才发现大橘一整只猫都已经趴到周大婶的脚边了,这只猫看起来不是很乐意跟她回家的样子。但管它乐不乐意,都被她逮走了。
她都不能听下去了,它也不能单独一只猫继续听。
隔天早上回村祭祖、去公墓扫墓,下午再去平县扫墓,和去年一样。不同的是,今年少了不少人。陈文颂、陈文振都没来,陈八姑一家、陈文星一家也没到。来的人个个有意无意地提了嘴“116呢?不见人啊”,然后大家默契地呵呵,不说话。
陈今带着大橘出来,看到有人背着她嘀嘀咕咕了。但她没理会。
等她明天带个男人去桥西村,到时候嘀咕的人更多。
晚上回家,陈今打电话:“沈老师,明早九点楼下集合哈。”
第111章 我朋友
为了配合沈百川的时间出门看热闹, 陈今都把去四方旅行社看账本的事情往后推迟了一天,三表哥还问了她是不是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竟然比查账算分红还重要?
陈今:分红就躺在账上没法动, 但是热闹要赶上热乎的才有意思啊。
陈今到停车场时, 看见沈百川黑色的桑塔纳, “这不会是你家最便宜的车了吧?”
她早早和沈百川说了, 要开得低调一点,不然的话村里人会专门盯着他,以后他再想去桥西村凑热闹,就没那么容易隐身在人群里了。
“嗯,我爷爷家里的,临时借过来开。”
陈今嘻嘻笑了声,“走了走了。我开前面,你后面跟上啊。”
这个“临时借”的说法真有意思,借了之后也不知道还不还回去。
大橘一上车就仰躺在副驾驶位上, 陈今扫了一眼, 它这日子过得也太舒适了。什么都不用操心,小尾巴一晃一晃。
昨天赶着回老家祠堂上香, 她都没认真留意郊区这一片的工厂, 看着安静了不少,好几家临着大马路的工厂已经搬迁了,听说部分工厂已经迁到了木塘村所在的工业园。
以后再坐8路公交车过来, 就不能和司机师傅说“桥东村下”、“木塘村有下”了, 得说“科技园”和“工业园”。
这片工厂搬迁进度没那么快,工业园和科技园进度没计划的那么快, 都才完成了一期而已,后面还得继续完成二期、三期。
村长和大舅盯着郊区这块地, 现在看来,这还有得等呢。
桥西村村口的垃圾堆又溢出垃圾了,脏兮兮的,一朝变回解放前。那块“乱扔垃圾、拆迁没分”的牌子倒下了,但村口的两棵老榕树上拉着红色横幅,陈今放缓车速,念道:“周海欠债还钱!”
周海,就是桥西村的会计,据说贪了五十万、现在被抓进去了那位。
陈今见村里的人多,又再放慢了车速,慢慢地往里开。她这刚进村,就有人喊了声“惹事今来了!”
“……有病吧!”搞得跟鬼子进村一样。陈今直接骂出声来。
村里哐哐哐、咚咚咚地到处动工,这个场面似曾相识,桥西村之前就因为把拆迁消息传得满天飞,村里人大部分都在动工重新搞家里房子的装修,,甚至还有人重建的。现在没人搞重建,但都在往上加盖房子,还有在自家院子里腾出空地搭铁棚、挖水井的。
蒙冲表哥也打电话问过她,她那的房子要不要也跟着一起做。陈今一想,她那房子再搭铁棚、挖水井,都不知道该挤成什么样了,没同意。
陈今看到她爷站在家门口朝她挥手了,要是平时,她就把车停在他家院门前了,但她身后还有个沈百川,她就摆了摆手拒绝,然后往村尾开,还是她那院子前面地方大。
陈今一路开进村,一路喇叭嘀嘀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