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
于我,或许能在往后有大用。”
她并未打算告知于杨氏,这个试图争取的到底是什么。
但杨氏思忖,能让人上门道贺的,绝不可能是寻常之事。
只是不知道达成此事,是否过于艰难。
但媚娘好像并没有跟她多说的意思,就算追问,可能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倒不如就先这样了。
想到这几年间的起起落落,和女儿近来虽是荣宠在身却步步危机,杨氏在应下了这第二件事后,不由拉着女儿的手感慨道:“当年先帝召你入宫,我便心中忧虑,不想你还能有今日造化,可……”
她话未说完,便见女儿将其中一只手抽出,用更加有力的姿态盖在了她的手背上,打断了她的话茬。
“当年我劝慰于您,说了一句话——见天子焉知非福,今日也用这话回您,此番争斗困境重重,但焉知非福呢?我心中有数,必不教母亲再历往日狼狈。”
杨氏敏锐地意识到,当媚娘说到“往日狼狈”四字的时候,在话中暗藏几分凛冽之意。
可这份杀机稍纵即逝,已很快变成了这张端庄秀美的面容上的笑意,“行啦,该交代的都交代了,今日我为主,阿娘为客,也该让我好生招待您一番才是。”
李治有推行节俭之意,虽还未明文诏令,时常随侍的武媚娘却看得很明白。
故而说是盛宴款待,其实也并未超出昭仪份额,甚至还小有削减。
不过饶是如此,这也要比之宫外的饮食,不知费心多少。
武清月被宫人抱在怀中,也在席中就坐,便见这桌案之上位居正中的乃是一小队鼓吹女乐形状的面点,好看到不忍将其吃掉。
再看周围,热荤有通花软牛肠,乳酿鱼,箸头春,冷盘有缠花云梦肉,醋芹,清凉膳碎……在桌子的边缘,甜点金铃炙早已摆在了鹿纹十二瓣银碗之中。
武媚娘和杨氏的面前,还各自摆着一份黄米饭。
这米饭也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御黄王母饭。
五皇子李弘年岁还小,倒不吃这饭,而是放了一小碗长生粥。好在这桌上的菜肴他也已有不少能吃了,此刻乖乖等着宫人给他夹菜。
武清月有点想哭。
这么一算,最惨的大概就是她了。
面前的菜肴出自尚食局御厨之手,真是色香味俱全,还与现代的美食在品类上大有不同,她看得都要眼馋死了。
结果下一刻,她的面前就多了一个小碗,里面只放着半碗羊奶。
许是因为小婴儿眼巴巴的神情太过明显,加之眼前乃是家宴,令人心情放松不少,武媚娘在将这碗递过来时,笑着调侃:“阿菟若要尝遍这桌上美食,还得再长大些才好,今日且喝上两勺,也算不只是个陪客了。”
“……”武清月的脸顿时拧巴成了一团。
宫中的羊奶经过特殊的烹煮,腥味并不重。但和其余各菜一比,那连饮料都算不上了。
她确实是没当个一口都吃不得的陪客,却还不如没看见这满桌子好菜呢!
可恶!她到底什么时候能长大!
第8章
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虽然有系统傍身,目前还是“阿菟”的武清月还是只能遵循自然成长的规律,没办法在一夜之间,就从小婴儿变成了能走能跑的小童。
她看着面前的一桌子菜徒流口水,充其量也就安慰自己一下:她迟早能吃到的!
但当她看了一眼自己也就剩下60多天的寿命后,她又有点不太确定了。
应该还是能……的吧?
再一对比安逸进食的李弘,她觉得自己的拳头硬了。
在她好一番感慨唏嘘之间,这顿家宴也已走到了尽头。
杨氏又与武媚娘叙旧了两句,这才告辞离开。
这一段倒是不必避讳宫人,只因杨氏所提及的乃是武媚娘的姐妹。
媚娘的姐姐嫁给了豫州参军贺兰安石,膝下也已有了一儿一女,妹妹嫁给了个名叫郭孝慎的小官,日子过得也算安稳。①
唯独令她还需操心的,也就是身在宫闱之中的二女儿了。
好在这个女儿主意最多,对于眼下局面自有成算。
那与其在此地说些怨天尤人的话,平白流传出去令人看了笑话,还不如只像是拉扯家常一样地再说上两句。
武媚娘将母亲送出这安仁殿的时候,不知何故竟已有几分恍如隔世之感。此刻亲人在侧,着实是令她这步步为营的紧绷感放下了不少。“说来也确实是有多年不见阿姊了。若哪日阿姊携敏之兄妹来京,我定尽地主之谊好生款待。”
听女儿这样说,杨氏不由想到了三个女儿尚未出嫁,跟随亡夫转战任职而四方走动的日子,在面上浮现出几分笑意。
那时先后辗转豫州、利州、荆州等地,遍览各州风物人情,女儿结伴出游,固然官职不显,也自有一番乐趣。
只可惜丈夫去世之后,这等悠闲时日便彻底一去不回了。
“也不知你到时还认不认得你阿姊,所幸你阿姊的女儿长得像她,再过十年,大抵能见着你阿姊年轻样貌了。”
她话说到此,下意识地朝着被宫人抱在怀中的武清月看了过来,“就是不知阿菟长大会是何种样子。”
武媚娘浑然未觉女儿在听到了“阿姊和敏之兄妹”的时候皱了皱眉头,只想着女儿此前的种种举动,笑了笑,“大抵也是像我的。”
应该说,希望像她。
在这宫闱之中,若是女儿像她,绝不是什么坏事。
会哭,会抢,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毕竟就算贵为公主,也未必就能安逸。就像萧淑妃的两个女儿,因母亲日渐失宠,也已有大半个月未见过陛下了吧……
但当她目送着杨氏被宫人扶上了轿,往宫外方向行去,直到消失在她的视线之中,而后转回主殿之时,这些感怀往日、怜悯败者的情绪都已尽数收了起来。
她吩咐了下去,“将前往万年宫的器具衣物尽快筹备妥当。”
这才是眼下她最应当关注之事。若要达成她与母亲所说的契机,她还不到松懈的时候。
安排既下,宫人当即忙碌了起来。
李治这趟出行,用的是在岐州地界上行籍田礼的理由,光以时间来算不会太长。
但一来这是陛下出行,在形制上有严苛规定。
武昭仪作为唯一一位随行的宫妃,就算待遇不可逾越,也不能因推崇节俭之风,堕了陛下的脸面。
二来,此时到底春寒未尽。
炭火之类的东西,自有专人在那万年宫中筹备,衣衫被褥以及药物等必需品,却需从此地带去。
后日便是启程之时,留给她们的筹备时间已不算多了。
武媚娘翻阅了一番宫人递交上来的清单,又往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