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
先行,女眷和孩子慢慢走,到前头再汇合。”
该玩的就好好玩,该办差的就好好办差,两不耽误。
“也行,就按四哥说的办,明日就分开。”
八贝勒同意,明天分,今天就算了,各方面的人手总要重新归置一下,他们就算是带少部分人离开,但该有的总要有,除了护卫和贴身太监,厨子得带,行李和食材才也要分,不是说分就能走的。
九阿哥虽然是奔着玩乐出来的,但也没打算玩忽职守,所以也没有反对四哥的提议。
反正有四嫂在,四哥路上总有歇下来的时候。
四贝勒本来就没生气,见两个弟弟都听话,弘昱也乖乖巧巧的坐在一旁,心情甚好,脸上也露出几分笑意。
“弘昱明日是想和叔叔们一起去前头巡视河道,还是想留下来多陪陪几个姐姐?”四贝勒温声问道。
弘昱先看了眼八叔,尔后才问道:“弘晖弟弟去不去?”
弘昱和弘晖不光是堂兄弟,还是同窗,他们只相差一岁,一起在上书房读书,连在宫中住的院落都相隔不远。
当然了,相处多只代表熟悉,不代表关系亲密。
“弘晖也随我们去巡视河道。”
虽然给长子请假带出京的本意是为了让孩子好好松快松快,但他对嫡长子寄予厚望,不光安排了府里的几个先生这几个月给弘晖授课,争取不落下太多,还打算带弘晖好好见一见人间疾苦。
十岁也不小了,光在宫中读书可不够,他也是难得才有这样的机会能带儿子一起办差。
“那我也和四叔、八叔、九叔一起去巡视河道。”
只要别让他一个人待着就成,一个人待着没法不想阿玛。
可惜阿玛不肯再让他们姐弟去内务府大牢,以至于他们离京前都没能去见阿玛一面。
不过,八叔带他和姐姐们去看望阿玛那次,阿玛也说了,让他们放宽心,等皇玛法气消了就会放阿玛出来,阿玛没出来之前,让他们凡事都听八叔的。
弘昱知道自己不算聪明,阿玛怎么说,他便怎么做。
第30章
巡视河道并不是件容易的差事,至少对体力的考验很大。
四贝勒做事严谨认真,沿岸的河堤他要一一都看过去,沿途根本没法骑马,只能沿着河堤边走边查看。
四月初的天气已经不冷了,一早一晚是最舒服的时候,中午那会儿最是难捱。
八贝勒还好,虽然顶着身体有疾的名声,但那毕竟是假的,他本来身体就很好,再加上体内微薄的修为,要比寻常人更耐冷热,体力也更足。
弘晖和弘昱也还行,四贝勒只是想让两个孩子见见民间疾苦,又不是想把两个十岁出头的孩子给累病,自然不会全程带着他们。
也就一早一晚才会让两个孩子过来一道巡视河堤,中间大半天的功夫俩孩子都是跟着先生读书。
真正苦的人是四贝勒和九阿哥。
四贝勒本就不耐热,体质也不算好,出了名的四力半(只能拉四力半的弓),偏又比所有人都认真,一整天下来可谓是又累又热。
九阿哥素来不爱动弹,体型又偏胖,众所周知,胖人容易热也容易出汗,他又不想在这差事上偷奸耍滑。
倒不是说没了他不行,只是这差事如果不是八哥主动在御前提他,皇阿玛都不会把他加进来,好不容易得了个能出功劳的差事,甭管是为了不丢八哥的脸,还是为了自个儿未来不远的爵位,他都豁出去了。
苦就苦呗,再苦也就这几个月的事儿,他就当减肉了,自离开上书房入朝之后,每年都得胖上几斤,他也担心自个儿再过几年体型就直追五哥了。
每天日头最毒的那一个多时辰,四贝勒和九阿哥脸上和身上的汗一个比一个多,有时候甚至能浸透衣裳。
八贝勒也没什么好法子,白天他是攒点灵气就偷偷摸摸渡给九弟,奈何灵气少不说,这玩意儿也没有避暑的功效,解不了九弟的热,只能用来缓解九弟身上的劳累疲惫。
是以,九阿哥虽然每天大汗淋漓,一个月下来脸明显黑了一个度,但硬是撑下来了,没偷奸耍滑,也没叫苦叫累。
四贝勒自己中间都萌生过歇一天的想法,还不止一次,要不是看九弟每天又苦又累流的汗不比他少都没打退堂鼓,四贝勒可能还真就停下来歇一天了。
有这种亲身体会,四贝勒不得不对九弟刮目相看。
好不容易行至淮安府,两拨人总算是汇合了,打算在此处多住上几日,歇歇脚,好好赏赏景逛逛街。
两拨人都不同程度的黑了。
九阿哥最是明显,其次是弘昱和弘晖,然后是几位福晋和格格们,最后才是四贝勒和八贝勒,前者因为先前翻田种地的缘故,已经被晒的差不多了,后者变化不大,几乎还跟离京前一样,既没被晒黑,也没有晒斑。
八福晋仔仔细细打量着爷这张脸,二十六岁的人了,年纪也不算轻,按照民间‘男子二十八须’的说法,后年都该蓄胡子了,当然这也不是什么规矩,有人蓄胡子比这早,也有人蓄胡子比这晚。
自从爷在御前求了太医,亲手了断对那个位置的念想之后,爷行事便有些像外祖父还活着的那几年,不关注朝堂,也无心朝政,宁可在府里钓鱼,也不愿与王公大臣交际。
可外祖父那是没法子,不得不在府中养老,不得不做一副无心权力的模样,就像寻常人家的老翁一样。
爷呢,行事像老翁,脸却是越发白嫩了,明明是在外面顶着日头晒了一个月,可看着却像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屋里捂了一个月的。
八贝勒正在读十弟写的信,察觉到福晋在看他也会抬头,直到读完长达七页的信,才蹙眉把信递给福晋。
“怎么了?京城出事了?”
八贝勒没回答,内容有点多,十弟这七张纸上几乎没有一句废话,倒不如让福晋自己慢慢看。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这话放到如今倒是贴切的。
大哥这回没有像上辈子一样被革爵,但还是被圈了。
他走前留下的案子姑且算是结案了吧。
按照十弟的说法,被处以死刑的寥寥无几,也就御膳房的那几个人,有马家的,也有乌雅家的。
余下之人,都只是暂时的被免了官,没有抄家,也没有流放,皇阿玛只是让这几个包衣家族把吞进去的银子双倍吐出来,而且是限期三个月。
八福晋一页页看下去,眉头皱了又皱。
直郡王被从宗人府大牢移到直郡王府,可还不如不移,前面只是被关着,仍有希望,不像如今,直郡王府都已经被围了起来,许进不许出。
难怪爷之前为嫁到草原去的侄女大费周章,原来是她低估了镇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