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78


徐茵:行叭,姐很乐意当这个孩子王。

于是,她领着孩子们去了一趟后勤部。

果然像她说的一样,后勤部的工作人员听说他们都是福利院的孩子,对他们很是照顾,知道补贴不够他们吃,主动联系养殖场,给他们申请到了六只芦丁鸡鸡苗,再加上补贴里的鸡蛋份额,过两三个月,院长和孩子们每天都能吃上鸡蛋了。

徐茵还帮他们争取到了一份黄豆补贴,煲得烂熟烂熟的能补蛋白质,又或者蔬菜不够吃的时候,发一盆黄豆芽也能当菜吃。

抱着芦丁鸡苗、提着黄豆回去的时候,孩子们恢复了福利院时的天真快乐,叽叽喳喳地聊着两座中心城的不同,穷开心也是开心。

向暖抱着洋娃娃想跟几个女孩子玩,被她们拒绝了:

“暖暖,我们没时间玩呢。”

“对啊,我们明天上午要去娃娃班当小助手,院长妈妈要给我们讲小助手的要领,要不你找别人玩吧!”

她就去找南南、北北几个男生玩,然而男生们正围着宁瑾、徐茵,跟他们学如何养芦丁鸡、如何发豆芽。

找了一圈,也没找到愿意陪她玩的人,闷闷不乐地回了住处。

向母正在归置行李,这次搬家,儿子不知用什么办法,申请到一间宽敞明亮的三居室,心情着实不错,看到女儿噘着嘴,打趣道:“哎哟,妈妈的宝贝闺女回来啦?小嘴巴怎么嘟得能挂油瓶了?哪个不开眼的欺负咱家小宝贝了?”

“谁欺负暖暖了?”向洋人未进门声先道。

对小他一轮年纪的亲妹妹,他是有亏欠的,上辈子重逢太晚,这辈子拼命想对她好。

他重生后没多久,发现了一个随身空间,约莫半个篮球场大小,在极寒降临初期,想办法囤了一批物资。

本来想招募一批兄弟、大展拳脚的,为此,特意腾出半个空间偷偷囤了一批军用物资。

然而,这一世的决策者好似换了人,天灾刚至,就雷厉风行地推出了一系列奖惩措施;极寒两年,建起了一座座固若金汤、防御指数高达S级的避灾地下城。国内的死亡率全球最低,不像上辈子——一场极寒就夺走了三分之一的人口,更别说高温造成的瘟疫……

政府依然还是那个政府,各层管理却比和平年代更为严谨、科学。

他的招募计划泡汤,一腔雄心抱负无处施展。

不禁怀疑有人和他一样也重生了,并且就在体制内。

他囤的物资,也就稍许改善一下自己一家的生活条件,失去了应有的用途。

囤着的军用物资根本不敢拿出来用。

他敢肯定,只要他拿出来,马上就会被请去喝茶。

这次迁徙来中原,他假装在中转站发现了一座兵工厂的库房,干脆把这批军用物资上交了,给家里换了一套三居室和一个巡逻队的名额。

不过他不想去巡逻队日夜颠倒地上班,就让他爸去了。

“哥哥。”向暖扑进她哥怀里,“没人欺负我,就是……福利院的孩子们找到工作了,以后上午都要干活,我找不到人一起玩了。哥哥,我也想去娃娃班当小助手。”

“傻丫头,工作多累啊!哥哥有工作都不想去呢!”向洋刮了刮妹妹的小鼻尖。

向暖:“那让暖暖去呀!”

“那个工作不适合暖暖,暖暖在家陪妈妈聊聊天就好。”向母走过来说。

向暖被家人围着嘘寒问暖,搁以前会觉得好幸福。

可今天,她透过昏暗的楼道,隐约听到福利院那间大通铺房间传来的欢声笑语甚至还有歌声,有刹那迷茫:

那些孩子明明还没找到家人,为什么还能那么开心?

“……小小的人儿啊,风生水起啊,天天就爱穷开心啊!逍遥的魂儿啊,假不正经啊,嘻嘻哈哈我们穷开心!”

徐西正在教这帮孩子唱地堡那两年跟着学习机里的音乐频道学的《穷开心》,一帮大孩子小孩子边唱边傻乐。

唱完歌,徐东还教孩子们打拳。

明明是一本正经的防身拳,这群孩子愣是打出了醉拳的感觉——一个个东倒西歪,学到后面集体趴在地上哈哈笑,完了玩起了小时候最爱玩的叠罗汉。

看着这一幕,院长眼眶湿润了,握着徐茵和宁瑾的手不住夸道:“还是你们有办法。”

徐茵装傻:“院长妈妈您在说什么?”

院长笑了:“别装了,我知道你病好了。有句老话叫——天公疼憨人,果然没错,病好了以后你比谁都机灵。”

“……”

第1311章 苟在天灾末世的日子(39)

打这以后,徐东徐西放学后多了个快乐的去处。

他俩生性活泼,本就喜欢跟同龄人玩。

以前是没办法,同龄孩子认识的不多,而且有些家长,不喜欢自己孩子和福利院孩子接近,好像会得什么传染病似的。

事实上,他们四个孩子因为上午要去包干田干活,每天都会洗澡,干净得很咧。

但那些家长不这么认为啊,觉得七八岁的孤儿,打小又是在福利院长大的,肯定没那么讲究,于是拘束着他们的孩子,不让他们一起玩。

不玩就不玩!

徐茵和宁瑾无所谓。

徐东徐西以前或许会失落,现在嘛,和南北光辉他们重逢了,不要太开心,只要不是轮到他们搞卫生、做家务,一放学就往大通铺跑。

徐茵趁他们不在,小瑾同学又在厨房忙活,会偷偷往米袋添几把米、粗粮堆里添几个土豆、干玉米穗。

鸡蛋没法添,徐西记着数呢。

一晃,又过去了个把月。

中心城出入放开以后,人们脸上的笑容明显比以前多了。

哪怕暂时买不起冰包,但起码有了希望。

地下城住久了,哪怕它有采光系统、新风系统、恒温系统,论舒适度不亚于大多数人以前的生活条件,但再舒服,也终归是在地下。

大家无比渴望阳光,一如久旱的旅人渴望甘霖。

于是,最近劳动力交易大厅可热闹了,谁不想多兼几份工、多赚点贡献值,攒够五千去兑换冰包?

种植部开始研究耐旱耐高温的作物,并准备到地面开垦一块热带作物试验田,为此开始征召愿意去试验田工作的菜农。

地下种植区的菜农们,早已适应负二层的劳动强度,何况这里极寒时有暖气、高温天气下有冷气,冷暖皆宜,习惯了舒适的工作环境,哪里愿意去五六十度的高温环境里工作?即使有冰包又怎样?大环境总归不如地下种植区舒适。

除了徐茵。

她听说这个消息后,找到刘教授,主动申请去地面工作。

刘教授张了张嘴,差点脱口而出问她有没有发烧。

“孩子,地面现在的气温不适合人类长期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