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52
这道荠菜炒年糕放的是冬笋丝。
话说夏天哪来的冬笋?
原来是在冬笋最佳赏味时节采摘的,连根连壳保存在零度保鲜柜里,剥掉外壳、切掉根,和新鲜的没多少区别。
“徐总考虑得真周到,冬天的时令菜都帮我们备着了。”宋阿姨感慨道。
她以前的雇主也都是有钱人,但没有一个像徐总这么细心、周到。
“当然,我哥对我好嘛。”
徐茵不知道当事人此刻就在她身后,完全是脱口而出:
“有时候,我都有种错觉,他不像是我哥,更像是我爸,操心的嘞。”
“哈哈哈!”
宋阿姨听乐了,刚想说什么,眼角余光瞥到厨房里多了个人,仔细一看——
“哟!徐总来了!”
徐茵:“???”
堂哥来了?
啥时候来的?
怎么大伙儿也不咳嗽一声,给她通个风报个信啥的。
所以说人不能在背后吐槽别人。
瞧瞧,她难得吐槽一次堂哥,就被逮着了。
幸好她没说什么坏话。
“哥,你来得正好!尝尝我炒的荠菜年糕。”
徐诚毅上前接过她手里的锅,帮忙把炒好的年糕盛到盘子里,夸了句:“卖相很不错。”
“何止卖相啊!”徐茵活动着发酸的手腕自夸,“味道也绝对赞!保管你吃了还想吃。”
徐诚毅忍不住笑了起来。
徐茵炒完一份荠菜年糕就有点气喘,反正宋阿姨看她做了一遍,知道她想吃哪种口味的荠菜年糕了,于是,她把自己炒的这份年糕请堂哥品尝,她一会儿尝尝宋阿姨的手艺。
宋阿姨接过锅铲开足火力炒起来。
小陶把理干净的菌子拿进厨房,煮了一锅杂菌汤。
除了盐,别的调味料都没放,就足以鲜得人掉舌头了。
几分钟后,大家围坐在餐厅的长餐桌边,一人一份荠菜炒年糕,配一碗杂菌汤,另外还有几碟小菜,有炸豌豆、苔菜花生米、泡菜萝卜、酸豇豆。
都是用村民们送来的食材做的。
简简单单一顿农家饭,却吃得徐诚毅特别满足。
他不知道堂妹的厨艺竟然这么好。
也是,叔叔当年可是业内人称“被总裁一职耽误的大厨”,堂妹多多少少遗传了叔叔的手艺吧。
当然,他的满足感不仅是因为堂妹做的荠菜年糕美味,更因为她把这份用心炒出来的美味年糕给了他。
可见妹妹真的放下了过去的芥蒂,认可他这个哥哥了。
感动,满足!
让他忍不住想做点什么。
于是,从来没在朋友圈发过除公司业务以外内容的徐总,发了人生中第一条显摆性质的朋友圈:
[大爱妹妹炒的荠菜年糕!光盘!]
底下附了三张照片——
一张是刚出锅的荠菜炒年糕,年糕糯、荠菜嫩、冬笋亮,定格前的三秒动图雾气氤氲,似乎还能闻到猪油香;
一张是配菜杂菌汤和几碟小菜;
最后一张是光盘照,荠菜炒年糕被他吃到一根笋丝都没剩。
人生中第一条朋友圈,第一个给他点赞的竟然是远在国外进修的校友:
[荠菜炒年糕很地道!想念家乡的美食了!]
徐诚毅私信他:[你那里现在后半夜吧?还没睡?]
对方回复:[嗯,明天临时有个讲座,在备稿子。]
徐诚毅:[什么时候回来提前说,我给你接风洗尘。]
对方:[请我吃荠菜炒年糕就行。]
徐诚毅抛出橄榄枝:[你来帮我妹妹调理身体,我请她给你做一顿,她做的荠菜炒年糕比店里卖的都好吃。]
对方回了“成交”两字。
终于让对方答应来桃李村帮妹妹调理身体了,徐诚毅松神一笑。
再一次由衷感谢妹妹今天做的这道荠菜炒年糕,让堂堂食品科学博士兼营养学专家兼权威药膳大师都看馋了。
刚放下手机,他家老头的电话进来了:
“你怎么回事?怎么能让茵茵给你做饭?”
“爸,你怎么也还没睡?”
“和你妈刚从画展回来,这不正要睡,被你小子气清醒了!”
“……”
第1388章 病弱女配提前养老(21)
堂哥的到来,着实让徐家老屋热闹了一阵。
倒也不是说徐诚毅和梁秘话多,而是他们带来的智能机器人“小念”着实给大家带来不少惊喜和欢乐。
“小念”这名字是徐诚毅给起的,当初被老爷子带回家以后一直没拆封也就没起名字,这次给芯片升级的时候,徐诚毅想到堂妹过去几年的状态,就给它起名“小念”。
不是让她忘记失去双亲的痛苦,父母当然要惦念,但随着时光流逝,这种惦念化作心里的柔软,偶尔念起,是对他们的怀念,带着他们的爱积极生活,而不是每天都沉浸在失去他们的感伤难过中。
逝者已矣,来者可追。
活着的人,要向前看,才能让已故的长辈放心。
小念启动以后,徐茵输入了指纹、录入平常的语速、被扫了瞳孔和全身,就和它绑定,成了它忠实陪伴的用户了。
小念的知识储备很丰富,可以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问它啥,它都能给你答案。无非就是有的内容有科学依托,有的源自神话传说。但绝对不会一问三不知。
大家不信,围着小念你一道、我一道地出起考题。
但只有徐茵问的,它才会给答案,其他人在它眼里就跟空气一样。
“……”
见大伙儿吃瘪,徐茵乐了。
她摸摸小念充满科技感的脑袋,突发奇想地问:“小念,适合我锻炼的方式有哪些?”
“让小念想一想。”
机器人的眼睛闪过一道蓝光,显然是在大量存储的知识海洋里筛选符合徐茵的答案。
“有了!小念有一套健身操,主人可以试一试。”
它胸前的智能屏自动开机,播放了一段八段锦的跟练视频。
视频播放时,自动切换成了一道磁性空旷的男青年声音。
“咦?”
徐诚毅愣了一下,觉得这声音有点耳熟。
梁秘想起来:“哦,开发部的袁工和我提过一嘴,说是有些视频播放的声道如果都切换成小念的声音,听觉上会给人落差感,于是部分声道保留了原作者的声音。”
大家仔细听了一遍,八段锦这类比较一板一眼的健身功法,还真得是原声,换成小念的机器音……啧!有点接受不能。练着练着不会笑出声来吧?
“但这原声作者的声音未免也太好听了,是国家队哪个播音员吗?”小陶开玩笑地说,“听着这样的声音练功,我感觉我会陶醉,恨不得一直跟练不结束。”
小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