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41


心上割还难受。

可除此之外有什么办法?除非关门转行。

今年全球各地的经济都不景气,到处听说哪家企业裁员了、哪家公司破产了、谁谁下岗了、谁谁在领失业金……就算转行了又能干什么?

倒不如继续维持着蔬果摊、生鲜店,不就比以前少赚点么,利润多少还是有的。

于是,这些商家被迫调整了经营策略,品质提上去、服务跟上去、秤砣调回去。

刚开始,看着被挑出来的烂水果、死鱼虾肉痛无比,有人死马当活马医地拨通了徐茵的电话:

“徐老板,我是鲜美佳的老吴啊,咳,是这样的,我们店一直以你家店为榜样,努力提高生鲜品质,但因为拿到的货参差不齐,还没上架就要淘汰不少死鱼死虾还有腐烂变质的瓜果,不知你那饲料厂收不收……”

徐茵:“……”

竞争对手找她帮忙这她是真没想到。

不过这事儿对她来说没坏处,饲料厂正愁效益太好了原料紧缺。

于是一口应允了。

有了一家,就有第二家、第三家……

渐渐的,海城大部分生鲜超市、蔬菜店都把挑出来的霉烂变质的蔬菜瓜果、死透了的水产卖给徐茵家的饲料厂,并且还把这事儿打印出来张贴在店里,宣传他们和夜市街17号是一模一样的经营模式,倒是渐渐地又拉回了一批回头客。

毕竟,夜市街17号全海城一塌刮子就只有两家店,每次还得排队,既然自家门口的超市、菜店卖的蔬果、生鲜品质也不错,虽然比不上夜市街17号,但跟以前比确实好很多了,服务方面也改进了,斤两上也没见短缺,那他们不介意在这儿买点,等有空了再去夜市街17号排队吧。

其他没想好要不要学夜市街17号的商家,一看这么多同行倒戈,并且成效还不错,利润是薄了,但口碑打出去以后,附近居民又都回来买菜了,薄利多销之下,生意居然还不错,毕竟海城的人口摆在那里,于是更多的生鲜超市、蔬果店有样学样,忍着肉痛参照起了夜市街17号的经营模式。

徐茵知道后:“……”

她这算不算间接整顿了海城的蔬果生鲜市场?不晓得天道会不会分点功德值给她?

算了,与其靠分别人的功德值,还是自个多努力吧!

不管怎么说,海城各家生鲜蔬果店的品控确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这些商家发现跟风确实能赚到钱,一个个都学乖了,不但学夜市街17号的经营模式,还学它的经营内容——助力滞销农产品,愣是把滞销农产品卷成了畅销品。

如今,各大超市的蔬果生鲜区,最受欢迎的成了以前容易被忽略的国产货,倒是那些进口产品,因为售价太高,或是性价比过低,渐渐的没人捧场了。

国产的不仅便宜,品质还比进口的好,就譬如水果,进口水果很多受原包装局限,没法像国产水果一样在上架前筛选,顾客买回家拆开包装,才知道品质,运气不好也会遇到烂的或是干瘪没水分的。

国产水果以前质量参差不齐,现在没这个担心了,上架前一律经过严格筛选,个个都是品质果,久而久之,大家都倾向于买国产水果了。

除非是国内没有的,大家会买点进口的尝尝。

其他产品也一样。

这个现象以海城为中心,逐渐往其他省市辐射。

进口的蔬果生鲜,在华国的销售量第一次出现大滑坡。

那些个出口大国起初没在意,但随着这个数据每个月都在下跌,顿时坐不住了: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派人一打听,说是华国内销额在递增。

再打听,是被一家名为“夜市街17号”的店铺带起来的,这家店凭一己之力把滞销的农产品带成了畅销品,如今还和其他商家联手把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卷成了畅销品,导致进口量与日俱减。

出口大国:“……”

怎么办?难道他们也要跟着卷吗?

第1581章 带着修真记忆回到现代(31)

一晃五年,“夜市街17号”分店已然遍布神州大地。

不论是繁华程度在全球排名也是数一数二的一线城市,还是偏安一隅的四五线小县城,都有了“夜市街17号”的分店,无非就是规模大小。

饲料厂、肥料厂也在这些城市开设了分厂,以便及时接收当地分店在上架前及时淘汰的不合格产品,转化成绿色有机的饲料、肥料后在当地市场出售,省的旗下车队太过忙碌。

别看分店如雨后春笋年年冒、月月有,但品质始终保持着总店的水准,服务等其他方面也丝毫不拉胯。

那些模仿夜市街17号经营模式的同行,一部分跟着卷了一段时间以后,尝到了口碑的甜头,想开了;

但也有部分同行,一边被迫跟着卷,一边觉得这么做生意,简直跟做慈善没两样:

定价实惠还不能偷斤少两、以次充好,利润也太薄了,加上到货后要对全部货品进行检查,挑出发霉烂变质的蔬果或死鱼虾蟹少,因工作量太大,还得单独雇人来干,规模大的超市雇一个显然还不够,这么一来,利润更薄了。

得知夜市街17号去别的城市开分店了,他们一个个伸长脖子等着抓小辫子。

海城有徐老板坐镇,底下员工自然不敢动手脚。

等去了别的城市……等着瞧吧,迟早会出问题。

人心是贪婪的,那些店长手里有了权利,又天高皇帝远,还会始终如一地遵守店铺规矩、老老实实赚死工资吗?

别的不说,把一些仅仅只是有点小瑕疵、口感上还没有变味的瓜果蔬菜切掉瑕疵部分做成果切、榨成果汁鲜蔬汁,或是把刚死没多久的水产做成熟食,而不是挑出来送去饲料厂,从中就能捞不少油水。

尝到甜头,不信那些家境困难、或是从贫困山区走出来的大学生会把持得住。

让他们迷失一段时间,再找媒体曝光,相信一定会很劲爆!

那些顾客以前有多信任夜市街17号,不论它卖什么,他们都狂热支持,排半天队也无怨无悔,还说什么它值得;那么等这个新闻曝光,就有多愤怒。

他们等着看好戏,等着夜市街17号塌房,那他们就能回到以前的赚钱模式了。

然而,他们等啊等,盼啊盼,一直等到夜市街17号的分店遍地开花,等到蔬果生鲜市场被整顿得一派清明,依然没等到各家店长捞油水的情况发生。

“……”

特么的那帮大学生是中蛊了吗?

大学生:特喵的你们才中蛊!我们脑子没磕坏,分得清哪条路是光辉大道,哪条路是必定走向灭亡的。

他们当初有多窘迫,如今就有多感激。

老板在他们经济负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