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7


,这词写赤壁就够让他心里不爽快了,结果后面还跟什么淘尽英雄不见古人、宇宙阔大个人渺小的,这不是往他心窝子上戳吗?还是戳两次。偏偏糟心儿子一个无知无觉,一个还说什么未有不亡之国,气死他了!

曹操把眼睛一闭,苏轼的词写得再好,他都不喜欢,绝对不喜欢!

秦皇汉武也觉得有点扎心,时光之叹会令每一个英雄人物惶恐,他们本想诉诸于神仙丹药以求长生,可楚棠说丹药有毒,神仙也不存在,他们只能坐等着被浪花淘尽吗?

——太扎心了。

茶楼雅间。

苏辙看着对面轻笑的兄长开口问道:“兄长,楚姑娘与你所想是否相同?”

苏轼神情轻松的向着弟弟举杯:“登台所见,若只有眼前空间之景,自然不能生出雄视千载的怀古之作。”

苏辙懂了:“登高揽胜,自有不见英雄之慨。”

这就是诗意的传承与生发,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样的感慨,可以从任何一个文人的笔下传来,而后回荡在历史的空间,令观之者动容。

“但眼下倒也不必怅然。”苏轼饮了一口酒,突然又道。

“?”苏辙递去一个疑惑的眼神。

苏轼笑得开怀:“水镜连接诸天万载,此时该是千古风流人物同观我之诗词,若是可以的话,抬头所见,恐怕尽是古人啊!”

苏辙听完也笑了:“兄长说的是,古人俱在,便谈不上淘尽风流了。”

【这一句的思想艺术是成功的,后来有许多人沿袭其中的诗意或者写法,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三国演义》的卷首词。】

罗贯中:又要来给我剧透是吧!

另一边楚棠放出原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成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好词!”

水镜里话音刚落,苏轼就拍案叫绝,旁边的苏洵苏辙也俱是觉得眼前一亮,苏洵一边捋着胡须一边道:

“滚滚长江东逝水,似有杜子美‘不尽长江滚滚来’之意,浪花淘尽英雄又承《念奴娇》之词而来,是非成败,转瞬成空,词意豪迈悲壮,此词有大智慧!”

【这首词大家也很熟悉,是杨慎的《临江仙》,当然大家可能更熟悉杨洪基老师的歌喉。】

始终等不到自己诗词的韦庄疑道:“这杨洪基,莫非是个唱曲的人?”

他略一思忖,前面温庭筠那首《菩萨蛮》,楚棠也说一提大家都能唱出来,看来诸时空都相同,念的永远没有唱的流传度广。

韦庄心念电转,要不也找人唱唱我的词?都温韦了,他不能被温庭筠比下去。

【在这首词中,杨慎不以具体的人物、事件作凭依,仿佛只是面对江水而发出的感慨。江水滚滚,当年的英雄如翻飞的白浪一般尽数消逝,是非成败只是过眼云烟,唯有青山夕阳依旧,感慨之间仿佛历经了历史的沧桑,意境深邃、富含哲理,又有淡泊清空之气,是有明一代的佳篇,而往前追溯,词意又可以循至东坡。】

奉天殿。

朱元璋一拍大腿,第一次向朱棣发出爱的呼唤:“老四啊!”

朱棣:“父皇有事吩咐。”

朱元璋笑得和善:“这杨慎是我大明的才子,看这词写得,比起苏东坡也不惶多让。你不是颇好鼓词吗?给咱唱唱这首《临江仙》,也做咱大明的……朱洪基。”

朱棣:?!

父皇您不至于为了揄扬文人把我的名字都给换了吧!

他咬住后槽牙,开始祸水东引:“十七弟文采风流,对杂剧传奇亦颇有研究,儿子不才,还是让十七弟效劳吧!”

突然躺枪的朱权皮笑肉不笑:“四哥才是英雄人物,一力缔结永乐盛世,和词中的气魄很是相衬,还是四哥来吧。”

话音刚落,刚刚还和颜悦色的老朱脸又有转黑的趋势。

朱棣:……

糟心弟弟还是抬下去吧,哪壶不开提哪壶。

嘉靖年间,皇宫。

明世宗朱厚熜一身道袍面沉如水,对这个杨廷和的儿子、“大议礼”事件的中坚,他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

“是非成败转头空,哼,他倒是豁达。”

朱厚熜冷哼一声,自然而然想起了杨慎忤逆的种种,写出这种词来,点他呢。不过朱厚熜并不生气,皇图霸业是有可能成空,但仙人不会,仙人与天地同寿,他可是要成仙的。

朱厚熜并不是没听到楚棠说神仙不存在,但他又不是傻子,没有神仙,那水镜怎么来的?这世上一定有神仙。想到这里,他也懒得再听后面的内容,直接回到静室打坐。

云南。

杨慎长长一叹,他身形消瘦,清朗的眉宇间还染着风霜,从名臣之后、誉满天下的才子到流放滇南的罪人,朝堂之上九死一生,他也可以算得上是历经荣辱了。滇南民风彪悍,风俗与汉土不同,他羁旅之间多有怅怀,愁绪难解,不想却在阴差阳错间被未来的自己宽慰。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他沉吟着水镜里的词句,只觉陌生又熟悉,这就是未来彻悟之后的他,而这样的彻悟千载之后还在回响。杨慎忽然觉得心头一松,是非成败转头空,而他的诗词同青山、夕阳长久。他朗声一笑,向着水镜举杯,眉间阴郁一扫而空:

“今日,我等也算是喜相逢了!”

他敬自己。

三国。

刚刚被老父亲死亡凝视的曹植死性不改,一边叹气一边撞了撞身旁曹丕的胳膊,曹丕疑惑地望了过去,只见曹植一脸深沉:“二哥,你说得对。”

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未有不掘之墓。是非成败转头空,争来争去,真没意思。

曹丕:……

正好听到的曹操:……

想打儿子,又觉得人家说得没错。杨慎的词意显豁,那个罗贯中又把这首词放在《三国演义》的卷首,明眼人一看就懂了。曹操觉得扎心,想起先前楚棠说魏蜀吴三国争来斗去,最后被司马家摘了桃子,可不就是转头空吗?

另一边的孙权和刘备也有这个想法,打来打去,最后便宜了别人,就……挺蠢的。这不,最后都沦为渔樵笑谈了。

三家首脑的想法有那么一瞬间重合了。

【但苏词的影响显然不止一个杨慎,后来,刘辰翁写到:“看取大江东去,把酒凄然北望。”这两句很有意思,两句都化用了苏轼的词,另一句好像出自《西江月》,原句是“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这里就改了一个字,刘辰翁,真有你的,逮住一个人可劲薅。】

噗嗤~

雅间里的三苏等人忍俊不禁。

南宋,刘辰翁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