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3


他低头惶然,可医者本能让他于心不忍:“恐怕是不成了!”

皇后缓缓叹了口气,惋惜道:“纯才人为皇室诞育皇嗣是大功,她还这样年轻,实在是可惜了。”

她朝稳婆招手:“来,让本宫看看小公主。”

稳婆抱着孩子上前,皇后掀开襁褓一看,小公主正闭着眼睛在锦被里躺着,柔软脆弱,似禁不起这世间的任何风浪。

她温声道:“公主白净可爱,纯才人辛苦了。”

“芷仪,派人去通知陛下。”

说罢,皇后十分仁慈地问:“纯才人可见过孩子了?去把公主抱到跟前,让纯才人好好看一眼吧,终究是母女一场。”

稳婆忙应了声是,赶紧抱着小公主回到纯才人身边,让她们母女之间见到唯一的一面。

丹妃这会儿已经顾不得纯才人如何了,甚至人性的劣根性作祟,她还有些庆幸纯才人命不久矣。

她现在兴奋于公主平安降生,迫不及待的想求着陛下将孩子给她抚养,纯才人这个生母不在,这孩子反而更能完整的属于她。

生母不在了也无妨,若她能养着,她一定会比生母更爱这个孩子,全心全意待她,绝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姜雪漪知道丹妃紧张,更知道她心里有多期盼,这会儿见她坐立难安,便掀眸给了个肯定的眼神,示意她放心。

虽然已经等到孩子出生,但恐怕陛下并不会特意为了公主过来看望,后续的事自有皇后操持处理,她出来了这么久,恐怕宸儿会哭闹,也该回宫去了。

姜雪漪起身说道:“公主平安降生,陛下又得了一个可爱的女儿,臣妾也感到欢喜。只是可惜了纯才人,一朝分娩诞育皇嗣……”

她没说完话,只是语气很惋惜:“臣妾不忍面对,这就回宫去了,后头全要仰赖皇后娘娘操持了。”

皇后颔首道:“你们陪着候了大半日也辛苦了,各自回宫去吧,本宫去看看纯才人。”

丹妃等人没等到确切的消息,心里都有些焦急,但陛下不在,皇后不好一个人做这么大的主,如今只能盼着陛下早些下圣旨。

她们带着各自的宫人起身回宫,姜雪漪也跟着离开云华宫,见人都走了,皇后才暗暗松了口气,搭着芷仪的手腕往厢房的方向走去。

幸好是个公主,也幸好公主并未受什么实际的影响。

否则陛下不在意纯才人,也会在意公主身上的异样,那就真的让棠昭媛拿到她的把柄了。

产房内,满是血腥味和药味。

纯才人已经救不活了,宫女们甚至没时间和机会收拾屋子,她身下的床褥已经被血浸透,浑身微微颤抖,纯才人满脸是汗水,脸色无比苍白,可神色却是许久不见的清明。

绝望,又那么哀伤。

稳婆也觉得伤感,抹着眼泪将小公主抱到身边,将她小小的手递到纯才人脸上。

软软的手还那么小,温温热热的。

纯才人忍不住泪如雨下,极为艰难地说着:“孩子……我的……孩子……”

皇后蹙眉进屋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一幕:“纯才人,陛下会为公主选一个好的养母的,你不必担忧。”

“等你去后,本宫也会请求陛下为你追封,不会泯灭了你的功劳。”

纯才人看都不看皇后一眼,只是专注而执拗的看着她的孩子,她知道,这是第一面,也是最后一面。

这些日子浑浑噩噩,她时常不知道今夕是何年,不知道究竟是谁在和她说话,她无数个梦里梦到郑氏在责怪她,梦到被所有人抛弃,她整天都在做噩梦,没办法逃出来。

她原本不明白,为什么陛下不要她,郑氏也能说背叛就能背叛,原来一切都是因为她太傻。

活了十几年,她第一次如此清醒,也第一次如此后悔,她都没能看着她的孩子长大。

纯才人费劲地抬起手,就连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她都能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飞速流逝,可她还是想摸摸她的女儿。

希望她能有一个好的母亲,希望她能健康成人,希望她别和自己一样,卑如尘埃,被人肆意利用轻贱。

在被汗水打湿的指尖终于摸上公主小小的脸蛋时,纯才人心满意足的闭上了眼睛。

皇后微微皱眉看着她,恍然想起了那日在太液池看见她无拘无束的和郑氏放风筝的样子,虽然她们都不受恩宠,可却有那样天真无邪,那样清澈的笑容。

是她利用了她,将她卷到权利争斗的漩涡里,又害她死去。

可她也没办法。

皇后转过身:“纯才人薨了,先以贵人的位份处理她的后事吧。”

-

晚膳后,姜雪漪前去太极殿求见陛下。

当晚圣旨下,赐名四公主为灵毓,交由丹妃抚养,视为亲女,纯才人生下公主有功,追封为贵人,葬入妃陵。

三日后,太后从宫外祈福回宫,当晚突发风寒高热不退,所有嫔妃连夜赶去长寿宫,于夜间侍疾。

第138章

夜色浓郁, 春露料峭,夜间的长寿宫灯火长明,嫔妃们依着位份整整齐齐跪在殿内埋头一片, 无人敢高声。

长寿宫内, 当晚值守的太医们统统都被传召来了太后宫中听候差遣,只能隐隐听到从寝殿处传来细微的走动声, 不多时,太医署地位最崇高的李太医从里头出来,脸色有些凝重。

皇后焦急地站在众妃跟前踱步, 见李太医来了, 忙上前低声问:“李太医,母后如何了?”

“母后的身体一向康健,往年也出宫礼佛, 不曾有过什么问题, 怎么这次刚一回宫就病得这样厉害?会不会是染上什么时疾了?”

李太医躬身拜下去,嗓音尚且平稳:“启禀皇后,臣方才已经施针散热, 又开了祛风散寒的药,娘娘不必忧心。太后虽说病得厉害,但幸亏以往身子骨硬朗,虽病得凶猛却脉息尚可,只要精心调理就能逐渐康复。”

闻言, 皇后也宽了宽心:“有你这句话, 本宫就安心多了。”

“母后这次的病情是什么原因所致?是风寒还是风热?陛下今夜仍在勤政殿处理政务不能及时赶到,本宫已经禀明了陛下, 今夜由本宫带领嫔妃们侍疾,太后有恙, 总要知道了病因才能更好的侍奉。”

李太医拱手俯身:“春日易感风寒,太后为国祈福长日奔波劳碌,风邪入体也是有的。但臣观太后的脉息,太后心脉滞涩,肝气不舒,有积郁之状。气不通则百病生,心不顺则易招邪,恐怕这才是诱因。”

太后身为帝王之母,受天下奉养,没有理由生活过得不如意。身为太医,李太医更是宫里经年的老人了,一言一行都要谨慎,不能任凭旁人猜测是不是太后和陛下不和,或是太后对陛下不满才导致心郁难解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