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3
进去。
宁书带着贾建中来到后院。去后院有两条路,从院子里绕过房子可以过去,可以进了屋内穿过大厅过去。后院的门就在楼梯口。他们是直接从院子绕过房子过去的。
到了后院,贾建中道:“这后院的面积还挺大的,足有50来个平房。”
确实很大。宁书道:“我想后院再建个浴室,再建个卫生间,然后隔一块晾衣区出来,这边再搞个透明的阳光房……”宁书把大概的说了一下,还把图纸拿了出来,浴室做成这样的,她指着图纸道。她只画了浴室的图纸,其他都是临时想起来的。
贾建中道:“这里的面积大,完全可以的,至于你说的阳光房是?”他还没听说过。
宁书又把阳光房解释了一遍:“就是四面都是玻璃,屋顶也是玻璃……可以在里面晒太阳,就是雨天了,也可以在里面喝茶看雨景之类的,当然了,用一种白色的透明的塑料板代替也可以的……”她不知道这个年代那种白色透明的塑料板还有没有发明出来。但这个时候已经有大鹏了,那么那种透明的塑料板应该也有了。
贾建中心想,有钱人真会玩。不过:“那这个阳光房要和卫生间浴室区出来……”他把宁书的话理了一边,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宁书:“……行,就按照你的来。”专业的时候,听专业的人一点意见,肯定是没错的。
“那宁同志,这工程你准备什么时候动工?还有这个账你准备怎么结?”贾建中问。
宁书:“你们一般是怎么结账的?”
“有两种方式。”贾建中道,“一种是整个工程你多少钱承包给我,还有一种是工程所有的材料你们买好,我只赚建工费。”
第二种方式宁书觉得太麻烦了:“就按照第一种来吧,整个工程承包给你,你说要多少钱?”
贾建中:“那这个我回去算一下,也要去了解一下阳光房的材料花费,我过个两三天来给你报价,你看行吗?”
宁书:“没问题的。”
谈好后,两人就离开后院了,宁书送贾建中走到院子里,就看见三个宝在院子里洗床单被套。床单被套已经用肥皂水泡着了,三个宝坐着小凳子在用力的搓。这是在家属院的时候用过的,这次拖拉机把被子床单运来,她就没有换了,打算到了这里再换,现在三个宝已经换好了。
宁书忙乎了一个下午也累了,干脆搬了一把椅子坐到他们旁边,看着他们洗。
宁书不知道,作为新搬来的人家,他们家本来就挺引人注意的,有人从他们家门口路过,看见院子里的一幕,惊呆的眼珠子都要掉了。就是在隔壁院子的张翠兰,也看见了这一幕。天啊……她差点叫出声,这是怎么回事?那个宁同志坐着,他们家的三个孩子在洗衣服?
宁书不知道张翠兰等人的震惊,此时,二宝一边搓着被套一边问:“娘,我们晚上吃什么啊?还是去国营饭店吗?我想吃上次吃过的那个烤鸭,行吗。”
第224章
宁书想了想,国营饭店没烤鸭,烤鸭得自己去买。于是她道:“那我们做饭吧,我先去煮饭,然后去外面买烤鸭。”
“娘你直接去买烤鸭吧,我们会煮饭的。”二宝道。说起烤鸭,他就只差流口水了。
深知二宝嘴馋,宁书也就没说什么了:“行。”
三个宝虽然不会做菜,但是烧饭还是会的。离开家属院的时候,拖拉机运来的行李中,也有不少的耐放的蔬菜。白菜萝卜这些,在冬天就是放半个月也行,那都是家属院的菜地丰收来的。
还有一些菜干笋干之类的,长年累月存放下来的,可不少。本来她想简单的做个蛋炒饭,泡个菜汤,但孩子想吃烤鸭,他们今天又这么勤劳,必须得满足啊。
宁书拿了篮子去买烤鸭了,二宝和三宝继续洗东西,一宝去淘米煮饭。虽然三个宝都会煮饭,但是一宝觉得二宝不够仔细,洗的大米可能不是很干净,三宝又小,当然是一宝自己上手了。
“你们洗,我去做饭。”一宝跑进厨房里,洗了米开始下锅煮饭。
家里有一些柴和煤球,柴是宁书上次来的时候准备的,煤球是从家属院带来的。一宝麻利的煮上饭的时候,宁书已经出了大院。
宁书刚来首都,还不知道买东西的黑市在哪里,上次是在菜场里的烤鸭店买的,需要肉票的,这次也是。不过她带来了篮子,寻思着APP里也能拿出点东西来。
一家五口,肉票有限,就买了一只烤鸭,每人吃不了几口。然后又在APP里拿出不知道什么时候买的一份盐水鸡。主要是这七年来APP里的东西太多了,她都忘记那些东西是什么时候买的了。反正每天买买买。用不了就存着。也因此,APP里的钱永远多不起来。
想到改革开放了,APP可以运作起来了,宁书心里最大的心事也没了。到时候她买个车,去乡下收各种农产品,然后开始搞团购。
APP的救命之恩她还是要还的,除非没办法还。同时,她心里还有一些疑问,等APP醒来之后,还得问清楚。
“你们看,那户人家的小孩子在洗衣服。”
“真的啊,男孩子也要洗衣服吗?”
“这不是女孩子和保姆做的吗?”
有几个孩子路过林家小洋房的时候,看见院子里坐着三个男孩子在洗衣服,他们讨论了起来。
“那他们家肯定是后妈,只有后妈才会这样对孩子的。”
“你说的有道理,他们好可怜哦。”
“可怜什么,咱们大院里又不是只有一家后妈。”
“韩红玲家的后妈也经常让她干活。”
“那以后韩红玲有伴了。”
“我不喜欢韩红玲,每次出来都想跟着我们,拖油瓶一样,烦死了。”
几个孩子一边讨论一边嬉嬉笑笑的离开了。
现在是寒假时间,孩子们都放假了,白天不怎么看到是因为孩子们都去玩了,或者在家里,现在快到晚饭时间了,有些出去玩的孩子就回来了。
三个宝在院子里,没听到外面几个孩子在说什么,也就看着几个孩子从家门前走过。
二宝眼尖的道:“哥,他们拿着钓鱼竿,这里有钓鱼的地方吗?我们也可以去钓鱼。”
一宝:“他们拿着钓鱼竿应该是去钓鱼的。如果有机会碰到了去问问。”
“哎……不知道这里的鱼多不多,有没有海口的鱼多。”在家属院住了这么多年,他们在赶集交易的时候,也去钓过鱼。只不过去的次数比较少,从家属院去赶集路不少,来回不方便。很多时候都是他们娘自己骑着自行车去的。
“那肯定没有海口的鱼多。”一宝道。
二宝疑惑了:“哥你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