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


鹃姐姐,你可算是回来了,快进去看看姑娘吧。”

紫鹃心里“咯噔”一声,就有了不好的预感。她只觉得一颗心“砰砰”直跳,就像是要从嘴里跳出来似的。

“怎么了?”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拉住春纤,又是怎么有力气问出来的。

“紫鹃姐姐,姑娘她……她……你快进去看看吧。”春纤经不住事,只顾着哭,一句话都说不清楚。

往日里紫鹃喜她乖巧听话,只要是吩咐给她的事,她都能不打折扣地完成。可这会子却又不由恨起她的不经事、不懂变通来。

见她不成器,紫鹃一把甩开了她,再顾不得洗漱不洗漱的,慌忙跑进黛玉屋子里。

就见几个几个丫鬟围在黛玉床前饮泣,该当事的婆子却是一个不见。她忙把雪雁等丫鬟推开,一眼就看见黛玉斜歪在靠枕上,脸色惨白如纸,嘴唇隐隐发青,唇角还有未曾擦净的血迹。

紫鹃到抽了一口凉气,只觉得脑子一片空白。她凭着本能把食指送到了黛玉鼻子下边,隐隐察觉到了温热的鼻息,这才大松了一口气,一时只觉头昏脑胀。

“春纤,春纤。”紫鹃大声喊道。

春纤听见声音,急忙掀开帘子跑了进来,“紫鹃姐姐。”

紫鹃吩咐道:“快,快去找老太太,让老太太给姑娘请大夫。”

之所以直接去找早不管事的老太太,而不是去找王熙凤,就是因为紫鹃敏锐地察觉到,王熙凤对黛玉的态度,早就已经变了。

“诶,诶,我这就去。”春纤应了一声,忙又回身跑出去。因跑得太急,又吓得腿软,不提防门槛高低,一下子就绊住了。

但绊住这一脚也算是因祸得福,让春纤彻底回过了神来,踉跄了几步稳住身形,就大步往荣庆堂跑去。

紫鹃坐在床边,把黛玉半抱了起来,吩咐雪雁,“快,去把姑娘的药拿过来。”

雪雁自来是个呆的,一戳一动不顶事。得了紫鹃的吩咐,才想起来黛玉这里有素日吃的丸药。

她慌忙找出药匣子,拿出一瓶人参养荣丸,哆嗦着手倒出一粒给了紫鹃,又在紫鹃的吩咐下去倒清水。

紫鹃小心翼翼地把药丸给黛玉送了进去,就紧张地观察黛玉的情况。

片刻之后,只听得一阵痛苦的咳嗽声,她脸上才露出几分喜色,赶紧给黛玉拍背顺气,又让人拿了沙斗来,扶着黛玉弯下身子,终于把喉咙里卡的那口痰给吐了出来。

“好了,好了,这下好了。”见黛玉睫毛颤巍巍地睁开了眼,紫鹃才彻底松了口气。

这一回神,才察觉到自己出了一身的冷汗,里头的衣裳怕是已经湿透了。

“紫鹃。”黛玉勉强勾了勾唇角,声音低哑而断续地安慰她,“我没事了,你别担心。”

紫鹃没忍住哭了出来,哽咽道:“姑娘,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拿这种话来哄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不过是陪着鸳鸯姐姐在沁芳亭略坐了坐,就出了这样大的事。”

黛玉冷笑了一声,脸上的嘲讽也不是是自嘲还是嘲人,气喘吁吁道:“这里是容不得我了,我也想回家去了,回我家里去,回到爹娘身边去。”

说到最后,她连嘲讽的力气都没有了,整个人仿佛生机被人抽干了一般,余下的只有行尸走肉。

“姑娘,姑娘,你不能这样想。你若是走了,叫我怎么办呢?”紫鹃恨不得抱着她大哭一场,却还记得要开解黛玉,努力忍住了自己的情绪。

黛玉脸上重新有了属于活人的神色,却是对紫鹃的歉意。她抬起纤瘦的手,抚上了紫鹃的手背,苦笑道:“好妹妹,到底是我连累了你。自你到了我身边,明里暗里不知替我操了多少心。我原本想着,咱们就做一辈子姐妹,同去同归的。哪知道世事无常态,半点不由人。”

说着,她又忍不住咳嗽了起来。

“姑娘,快别说了,快别说了。”紫鹃吓得忙替她顺气,又吩咐雪雁,“快,快端碗桂圆汤来。”

第12章 药方和生机

桂圆汤是贾府主子房里常年备着的东西,最是温补压惊顺气的。

可雪雁闻言,却为难道:“紫鹃姐姐,今日的桂圆汤,厨房那边还没送过来呢。”

紫鹃闻言一顿,若无其事道:“再倒一盏温水来吧,给姑娘喝了顺顺气。”

见她不要桂圆汤,雪雁松了口气,忙去倒了温水来。

紫鹃服侍着黛玉饮了半盏,把茶盏递给雪雁,便吩咐木头似地杵在这里的几个丫头,“你们都下去吧,叫姑娘安静躺一会儿。”又给雪雁使了个眼色,“雪雁,你也去歇歇吧,这里有我呢。”

雪雁虽呆,但这个眼色却是紫鹃常给她使的,她立刻就反应了过来,带着几个丫鬟出去,自己守在门口,不叫人靠近窥探。

屋里黛玉见状,已知她有私房话要对自己说,便任由她吩咐动作。

等人都出去了之后,紫鹃才道:“我知道姑娘因何生出离世之心,都是因着姑老爷和姑太太都没了,如今在这府里也没了指望。”

黛玉不禁苦笑道:“你说的这些,正中我的心病呢。从前探春妹妹气极了,也曾说过诛心肺腑之言。那话我虽不曾说出口,心里未尝没有那个想头——但凡我是个男人,早出去建一番事业了,又何必滞留于此,仰他人鼻息而活?”

到了如今,人家连鼻息都不愿给了,她除了去死,竟是连半条出路都没有了。

紫鹃露出了笑意,“姑娘怎知,姑老爷生前没有给姑娘留别的退路?”

“爹爹?”黛玉一怔,很快便反应了过来,“你可是听说了什么?”

紫鹃慢慢与她分说道:“今日鸳鸯姐姐来此,除了送燕窝,原就是奉了老太太之命,叫我把这件事缓缓地告诉你。姑娘可知道户部的前侍郎徐公?”

“徐公?”黛玉默默思索了片刻,很快就从自家的关系网中提出了一条,“可是曾为扬州知府,后升迁京城,累至户部左侍郎的甘公?”

因着林如海膝下无子,便将独女黛玉当做男儿教养,聊以慰怀。

此时官宦人家教养男儿,可不止是督促其读书明理。父母两边都有什么亲戚,亲戚又有什么亲戚;父亲的同窗、同年、同科、同僚等,母亲的金兰交、手帕交、忘年交等。

但凡是能扯上关系的,在读书之余都需要认真记诵。

许多关系家业不兴时自然攀不上、用不着。可一旦家里有一个起来了,便是祖父那辈曾同过窗,也能攀个世交相互往来。

黛玉自小便聪慧灵巧,除了读书之外,凡是父母让她记的东西,她都仔细记在了心里。

因而紫鹃一提起做过户部侍郎的徐公,她立刻就能根据自家的关系网,找出来是在扬州做过知府,和自家父亲曾有亲密交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