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9
发,想来在柳家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这时黛玉也道:“对了,三妹妹,我正要问你呢。你是柳家的大奶奶,嫁过去也有这么些日子了,柳家太太可让你沾染管家权了?”
在继母手底下讨生活,可不是那么好过的。别的不说,只“孝道”这两个字,就足以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探春的笑容淡了些,不甚在意地说:“我那婆婆是个要名声、要脸面的人,正因大爷不是她亲生的,为了维护脸面她需要顾及得更多。
她自己还有一双儿女未曾成婚,把管家全都给我肯定是不放心的。但为了名声和体面,到底也给了一部分。”
虽然这一部分的管家权,对探春来说就像是吃夹生饭一样,但有总比没有的强。
黛玉微微松了口气,说:“要脸面的人总比那不要脸的好应付些。”
她有些迟疑地看着探春,欲言又止。
探春笑了起来,笑道:“林姐姐怎么也学会吞吞吐吐了?咱们姐妹,还有什么话不能直说呢?”
“那我就直说了。”黛玉正色道,“这次再见,我总觉得你和从前不大一样了。从方才陪着老祖宗说话开始,我就在心里暗暗琢磨,如今总算是琢磨出些头绪来。”
她看着探春的眼睛,问道:“三妹妹,你究竟是喜欢这种争权夺利的感觉呢,还是发自内心地想做出一番事业?”
——她终于琢磨出来探春不对劲的地方在哪里了,那种因内宅争斗而容光焕发的,应该是王熙凤,而不是贾探春。
探春猛然怔住了,脸色逐渐变得难看。
惜春有些担心,想说些什么,却被黛玉按住了手,轻轻对她摇了摇头,低声道:“让她自己好好想想吧。”
有些东西,只有自己想明白了,才清楚以后的路到底该怎么走。
第93章 黛玉教紫鹃
过了许久,探春深吸了一口气,起身郑重拜谢林黛玉:“林姐姐,多谢你及时点醒我。如若不然,我怕是会变成自己最厌恶的那种面目全非的样子。”
想到从未嫁入柳家之前,她就因为婆婆是丈夫的继母,心里先存了几分防备。
等到成婚之后,发现丈夫和继母之间的关系很是冷淡,就更把婆婆直接摆在了敌人的位置。
可仔细想想,柳家又没有爵位可以争夺,子弟们日后的成就如何,大概率取决于各自的资质和努力。唯一可能让兄弟反目的,也就是家产了。
但在这个宗族社会里,一家之主死后的家产怎么分配,并不是当事人能全权做主的。
就算柳家老爷因后妻的缘故偏心小儿子,能为小儿子争取到的家产也有限,根本影响不了大局。
而探春自己,和婆婆最大的矛盾就是管家权。
她一心觉得自己是长媳,进门之后理应接手管家权。可婆婆却还有一双儿女未曾婚嫁,自然不可能把所有权利都让渡给她。
因着那些先入为主的印象,婆婆的所有作为落在探春眼里,都只能看见恶的一面,根本不会考虑对方是否有苦衷。
也是她在贾家压抑得太久了,偏偏家里长辈又给她定了这么一门尴尬的婚事。一向聪慧的探春也钻进了牛角尖,竟然真的玩起后宅纵横的手段来了。
若非林黛玉对她的本性很熟悉,看出她的不对劲出言点醒,探春自己都没发现,她正在做的事,正是从前自己最厌恶的。
因而,这一拜,她是真心实意的感激。
“诶,妹妹这是做什么?”林黛玉忙把她扶了起来,“咱们姐妹打小一起长大,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比亲生的更加亲近。
今日你走岔了路,我敢直接提醒你,就是知道你不会因此和我生分。来日我若是有什么不对的,难道你就不提点我了吗?”
两人握着对方的手,对视了许久,忽然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惜春在一旁看得迷迷糊糊的,有些懂了,又有些没懂。
她索性直接问道:“两位姐姐,你们觉得,三姐姐日后该如何行事呢?”
黛玉笑道:“这个就不必别人插手了,想来三妹妹心里已经有了章程。”
见惜春看过来,探春道:“我婆婆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一双儿女。我那小叔子不小了,我不好多管。但小姑子今年才十岁,我若好好照顾她,我婆婆自然会念我的好。”
至于这些日子两人产生的龃龉,在继夫人真正看到好处之后,都是可以一笔勾销的。
毕竟,探春是年轻人,还是个晚辈,只要没犯什么牵连家族的错误,都是可以被原谅的。
说完自己,她又柔声提点惜春:“卢家的三个儿子都是黄夫人所出,彼此之间的争斗不会太大。你嫁过去之后,万事都跟着你婆婆就可以了。”
惜春本身就自带出尘之气,看上去就是那种不爱沾染世俗的。而她也的确对管家权不感兴趣,和两位嫂子没什么利益上的冲突。
只要她两个嫂子不傻,就不会故意为难她。
虽然这种叮嘱已经听过好些遍了,但惜春还是郑重点头,不辜负姐姐的好意。
说话间吉时到了,以喜娘为首的一大堆人蜂拥而入,原本清静的屋子霎时间就被喧闹和喜庆填满。
因着惜春的母亲早已逝去,尤夫人这个嫂子在这个时候,就理所当然地充当了母亲的角色。
在喜娘的指挥下,姑嫂二人走完了一切流程,贾珍出面把惜春送上了花轿,贾家这边就可以松一口气,准备着招待客人了。
开席之前,贾珍没看见徐茂行,还特意派人来问了一嘴。
得知对方和卢季玉是至交好友,今日坐的是男方的席,他暗骂了两句“不识好歹”,也只得把先前的打算都作罢了。
只是,徐家这边找不到突破口,他想做出成绩让宁王另眼相看,就得另外再找目标了。
=====
等吃完了席,黛玉去拜见贾母的时候,老人家根本没让她多留,给了她一些东西,直接就让她回去了。
一直找机会留她说话的薛宝钗忙完之后,从她派出的人那里知道了此事,不禁叹了口气,说:“老太太到底是疼外孙女,这是怕有人给她找事呢。”
只是这一次,她恐怕是不能顺了老太太的意了。
就算薛蟠再不好,那也是她的哥哥。如今被关在刑部大牢里,没人说要审,但没审之前就不许家人探望。
虽然送了两次东西,却都是由衙役转交的。谁也不知道,那些东西究竟有没有交到薛蟠手上。
一日不见到薛蟠本人,薛姨妈就一日不能安心。
薛宝钗本来自己就担心,再有薛姨妈整日在耳边哭诉,如何抵挡得住呢?
于是,等到惜春三日回门过后,薛宝钗就以贾家二奶奶的名义,给徐家下了拜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