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3


却还在。哪怕是维护家族颜面呢,也不会在嫁妆上十分亏待迎春。

离开孙家的时候,大件的嫁妆不好带,细软和压箱的银子却被机灵的绣橘收拢出来了。

这些钱哪怕只拿出一半来,也足以置办一份在普通人家看来十分丰厚的嫁妆了。

迎春和绣橘共患难过,心里早就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妹妹。也正因如此,迎春才多方为绣橘打算。只要绣橘有意婚嫁,迎春绝对不会亏待的。

这一点绣橘清楚,却仍坚持道:“姑娘别再说了,反正我是不嫁人的。若是姑娘看我不顺眼,直接把我发卖了就是,也省得碍姑娘的眼了。”

她一把甩开迎春的手,直接跪了下来,红着眼、梗着脖子,倔强得很。

黛玉见状,忙上前把人扶了起来,嘴里调侃道:“哎哟,这是怎么话说的?你们主仆这么多年,还不明白彼此的心意吗?有什么话直接说开就是了,何必闹成这般,让两人心里都不好受?”

她温柔地替绣橘擦了擦眼泪,柔声劝道:“好姑娘,纵然二姐姐一时想差了,为你的心却是半点都不差的。如今你这样,不是在拿刀割她的心吗?”

绣橘低下头不说话了。

见劝住了绣橘,黛玉又去劝迎春,“我的二姐姐呀,绣橘也是十九岁的人了,什么没经过、什么没见过?

她原就比你有主意,既然说出了不嫁人的话,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知道你是为了她好,但也得让她自己觉得好呀。”

迎春闻言,略想了想,的确是这个道理,不由羞愧了起来。

“绣橘。”她主动上前,再次拉住绣橘的手,服软道,“是我想当然了,没顾忌到你的心意,你原谅我好不好?”

绣橘看了她一眼,态度已然松动了,却是轻轻“哼”了一声,仍就佯装气恼。

黛玉忍着笑轻轻推了推迎春,用眼神示意她再接再厉。

迎春柔声道:“好姑娘,在我心里,你就像我亲妹妹一样。你也知道,我自来是个没注意的,若是没有你看着,日后还不知道该怎么办呢,你还得继续看着我呀。”

这话说到了心坎上,绣橘“噗嗤”一声就笑了,笑着嗔道:“姑娘也真是的,教了几天小孩子,就跟着他们学会了这等没轻没重的话。”

“阿弥陀佛——”黛玉念佛道,“可算是和好了,不然我这和事佬得多没面子?”

说得三人都笑了。

最后,迎春和绣橘都选择了去水月庵投奔湘云,湘云也很乐意接纳他们。

因为这个时候,湘云已经开始带着水月庵的尼姑们一起收养被遗弃的女婴了,正需要像迎春这样温柔又耐心的人。

对此,迎春本人也很愿意,觉得这是真正有大功德的事。

趁着送迎春上山的机会,黛玉私底下询问了湘云。

当时史湘云笑得很洒脱,认真地告诉黛玉,她决定上水月庵的那一刻,就没想过再还俗了。

“如今我有资产还有地位,又能和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姐妹们一起,做些积德行善又有意思的事,干嘛非还俗去嫁人呢?”

她玩笑道:“就算我再嫁时能嫁个天仙,不还是要窝在后宅替人操持一切,一日也不得闲?

我做得好了,所有人都觉得是应该的,只因世人对女子的最低要求就是要做个贤妻良母;

若是做得不好,那可了不得了,男人指责你时理直气壮,且世人都支持他的指责。何苦来哉?”

黛玉默然了片刻,也不得不承认,“你说得好有道理,说得我都有些后悔成婚了。”

“可别。”史湘云先是吓了一跳,继而就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啐道,“这世上为数不多的好男人,已经叫你霸占住一个了,你就别在我这苦命人面前得了便宜还买乖了。”

听了这话,黛玉是彻底放心了。

——都能自我调侃了,不说对从前彻底放下,起码也是不大在意了。

“那好吧,你的人生由你自己做主。只要你觉得值,别人说什么都不算。就算有一日你的想法变了,我也永远支持你。”

湘云脸上露出了真切的笑容,认真地说:“谢谢你,林姐姐。”

——谢谢你让我知道,我随时都有退路,不是毫无后盾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好了,好了,你怎么也肉麻起来?咱们两个有什么谢不谢的?我就不信了,有朝一日我落难了,你会袖手旁观。”

两人相视一笑。

自那以后,湘云每次下山往绣庄送货时,都会到徐家来坐坐,有时候迎春也会跟着来。

直到三年以后,风头彻底过了,湘云才开始慢慢出现在姐妹们的诗会上。

枕霞旧友重新出山,让许多喜爱她诗中洒脱真意的人喜出望外。

=====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如今徐家最重要的事,就是徐茂行的乡试。

因着他提前走了关系,不必再千里迢迢回江浙赶考,只需要跟着京城的学子一起,在万年县的考点一起入试即可。

阿山已经提前半年,在当地条件最好的客栈包下了一个院子,徐茂行只需要在开考一个月前过去就行了。

转眼就到了徐茂行离京赴考的日子。

行李是早就收拾好的,黛玉不放心,替他检查了两三遍。

等到这天一大早,厨房提前做好了早膳,徐茂行陪着黛玉吃完了之后,夫妻二人才依依不舍地告别。

黛玉柔声道:“考场之上别紧张,正常发挥即可。”

徐茂行笑道:“你放心,我可是最懂怎么考试的。”

这可不是他大言不惭。

虽说他没考过科举,但上辈子从小到大,哪一年不得考上几场?上高中那三年,几乎每天都得写卷子。

就算再薄弱的心态,这一场一场练下来,不平稳也平稳了。

黛玉笑了笑,虽然对他说的话不以为意,却没有给他泼冷水,而是笑着点了点头。

夫妻二人对此次乡试抱的态度都一样:考不上是正常的,能考上那就是运气逆天,回来之后高低也得多找几个寺庙拜拜。

反倒是硬把阿山挤下来,陪着徐茂行一起去赶考的福伯,整个人紧张得不行。

从马车开始移动,他的嘴就像是链接了马车的动力系统一般,怎么都停不下来。

“二爷,你别紧张。”

徐茂行道:“我不紧张呀。”

福伯:“这些年你读书如此刻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天道一定会酬勤的。”

徐茂行:“但凡要举业的,读书时不都这样吗?”

若说前世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古代的科举,就是千军万马挤钢丝。就算是天才中的天才,也照样有落榜的风险。

只因这世上的天才太多了,古代的科举也远没有后世的高考公平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