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8
,丝毫没有搭理卢季玉的意思。直到该用午膳的时候,卢三郎才算是见到了分别一个多时辰的妻子。
但惜春脸上淡淡的,根本看不出什么来。卢季玉自认为隐蔽地观察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他在桌子底下踢了徐茂行一脚,挤眉弄眼地示意他问问黛玉:我娘子到底给劝好了没有呀?
徐茂行无奈地看了他一眼,一回头便对上了黛玉似笑非笑的神情。再扭头去看惜春,发现惜春也在忍笑。
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卢季玉那点小动作,都被人看在眼里了。
而且看惜春的态度,要么是被黛玉劝好了,要么是压根就没事,纯属卢三郎关心则乱。
他眼珠子一转,立刻就决定暂时背叛好兄弟,投入妻子和姨妹的多数阵营。
于是乎,他回头给了卢继玉一个眼神,表示自己也无可奈何。
接下来这一顿饭,前半场吃得卢季玉是抓耳挠腮,食不甘味。直到惜春亲手给他盛了一碗汤,他才陡然安静了下来,傻笑着吃了后半场。
徐茂行简直没眼看。
好在用完午膳之后,这对夫妻就告辞了,避免了他持续性的狗粮伤害。
等人走了之后,他就问黛玉:“究竟是怎么回事呀?”
黛玉好笑地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一说,徐茂行嘎嘎直乐,拍手笑道:“卢三郎呀卢三郎,没想到你也是个恋爱脑呀!”
“诶,别笑了,跟你说件正事。”黛玉碰了碰他的肩膀。
徐茂行在床上翻了个身,枕着胳膊问:“什么事?”
黛玉起身把见客的大衣裳脱了,又给自己倒了杯有些凉的茶,说:“就是云妹妹上次来时,说要与咱们合作,开展一项新业务。”
徐茂行示意黛玉给他喂一块糕点,略微思索了片刻,说:“她手底下都是一群干不了体力活的姑娘家,能做的无非也就是手工业。她那边有头绪吗?”
“已经有了。”黛玉笑着又给他喂了一块栗子糕,“云妹妹的本事,你还不知道吗?她一向是个要强的人,因着我先前帮她提前转移了财产,她就一直想要报答我。
如今既然主动找上门来,必然是深思熟虑过,干了就一定能挣钱的买卖。也正是因为她这一片心意,才叫我不好拒绝呢。”
别的不说,只说史湘云从卫家出来,又到整顿水月庵及其后续这些操作,就足以证明她的才华和心性都非常人。
徐茂行笑道:“既然你相信她,那就合作呗,我也相信你。”
至于两人到底要合作什么,徐茂行根本没多问。
正如他说的那样,他相信林黛玉,不单是相信对方的品性,更是相信对方的智慧。
第114章 安王再次入局
原本乡试结束半个月之后,会试的成绩也要出来了。
但这个时候,却出了乱子,据说是考完之后,一众考官批阅试卷之时,有人意图火烧贡院。
幸好值夜的官兵比较机警,在贼人倒火油的时候当场抓获,才避免了朝廷的巨大损失。
圣人大怒,命大理寺与九门提督合力彻查此事。
两个部门忙碌了大半个月,中间牵扯到了礼部和翰林院的几位官员,其中就有今年的监考官之一——翰林院侍读学士皇甫林。
九门提督那边查到,暗中放那纵火贼人进来的,正是皇甫林。
大理寺立刻将皇甫林缉拿归案,并分别审问了日常与他交往甚密的同僚与朋友们,可惜却什么都没审出来什么结果。
皇甫林自然是大声喊冤,坚持自己是冤枉的。翰林院的同僚们也有不少上书替他说话的。
但无论他是不是冤枉的,牵扯到了这种案子里,又在这个节骨眼上,直接影响了本次会试的进程,让此次参考的举子对他颇有怨言。
朝廷也不好不顾念这些举子,为了迅速平息民怨,只好先把皇甫林等一干涉案人员先行羁押,并宣布此次会试成绩作废,要重新出题,重考。
为了弥补补偿举子们,朝廷按人头每人发了二十两银子。
仓促之间,缺席的那个监考官不好找。因为谁也不敢肯定,补缺的那个人不会有问题。
圣人思虑过后,干脆大手一挥,推了安王去顶岗。
如今的安王,早已淡出朝野多时。他虽然还按时上朝,却很少发表什么关于朝政的意见了。
除了安王党的核心人员,众人都默契地把安王排除在了朝政之外。
圣人忽然来了这么一出,把所有人都打了个措手不及。
那日下朝之后,无论是宁王还是誉王,都匆匆召集了心腹,讨论圣人愣是把安王重新拉入局中,究竟意欲何为?
骤然被推入漩涡中心的安王也很懵,但他的反应也是最快的,在他的心腹们没来找他之前,就提前派的人挨个通知:不用过来,是好事。
两年前他和圣人坦露了心声之后,圣人没有厌弃他,他就知道圣人心中重新对他有了期许。
这些年他明面上在朝堂并无建树,其实私底下和圣人相处时,却会主动和圣人分享自己对某些事的看法。
他参照着日常和自己儿子之间的相处,每次提出的观点都会有些不宜察觉的漏洞,就是专门让圣人来指点他的。
从圣人的视角来看,就是五儿子在他的指点下,一点一点进步,慢慢把看待问题的视角,从纯粹的臣子角度,挪到了做决策的君主的角度。
因圣人那一辈夺嫡激烈,兄弟中最为优秀的太子直接被逼疯了,圣人掌权之后,就对“立太子”这回事有了心理阴影。
每次有大臣在朝堂上提出立储之事,圣人都会立刻岔开话题。
久而久之,众人都明白了圣人的心思,也就无人再去触他的霉头了。
原本圣人不立太子,是为了避免其余皇子对太子群起而攻之。
却未曾想到,正因为没有储君,每个皇子都觉得自己有机会,斗争非但没有缓和,反而比他们那一辈更加混乱了。
有实力的皇子笼络朝臣,没实力的皇子便勾结兄弟。朝中派系林立,很多不想站队的中下层官员,都不得不卷入皇子间的争斗,要么选边站,要么就彻底出局。
弄出这种后果,圣人也不是不后悔。可当他想要收拾局面时,才发现局势已经不好控制了。
他只好先牺牲了一个徐甘,并借此先行打击安王的势力,想着先把平衡打破了再说。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安王趁机退了出来,仿佛一心要做个好儿子。
以安王为首的是一大股势力,他这一退,虽然在短时间内让朝局更乱,却也给了圣人插手整顿的机会。
也正是因此,他虽然利用了属于安王的徐甘,却没有斩尽杀绝。在判了全家流放的同时,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