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1
不着送进去的门路。
一直过了正月十五,到了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忽然有个穿圆领袍、嗓子略尖的人敲开了徐家的大门。
在人身后跟着一顶轿子,轿子周围有七八个护卫,虽衣衫普通,却个个都身姿挺拔,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不好惹的气息。
徐茂行听见通报不敢怠慢,嘱咐黛玉带着孩子先睡,待在正屋里别出去。他则是匆忙穿了见客的衣裳迎了出来。
“这位……是找谁?晚生与阁下素不相识,莫不是找错人了?”
那人下意识抬起一只手,却又强制压了下去,故意粗着嗓子问:“你就是徐茂行?安王爷门下?”
“正是学生。”
“那就没错了。”那人道,“我是安王府的管事,奉王爷之命,请贵宅的柳先生走一趟。”
徐茂行眉心一跳,已隐约猜出眼前这位是个宦官,刚才抬手那一下大约是想翘兰花指,却又为隐瞒身份忍住了。
王府里是有宦官,但也不止安王府里有,其余几位王爷的府里也都能用宦官。
虽说安王府里的宦官他没有见全乎,但得脸的那几个却多少都见过,没有一个是眼前这位呀。
“柳先生年前就回老家去了呀,您怎么这时候到敝宅来找他了?”徐茂行撒了个谎。
柳先生家里早没人了,就算真回了老家,又找谁团聚去?
因徐茂行早知道他家里的情况,因而年关将近时,便再三恳求,把他留在了自家过年。
如今人正在自己屋里睡觉呢。
眼前这人来历不明,徐茂行哪能把柳先生交出去?
那人笑了笑,见徐茂行一直堵着门,半点没有请他进去的意思,便道:“去与不去,还是请柳先生自己定夺。徐二爷怎好替他做主?”
徐茂行不动声色道:“自然是该先生自己做主,奈何先生不在。您看不如这样吧,您先留个地址,等过几天柳先生回来了,我把您来过的事告诉他,去与不去全在先生。您看如何?”
见他如此油盐不进,那人冷了脸,语气隐隐透出些威胁,“徐二爷,有些事情不是你该掺和的,也不是你能掺和的。须知,识时务者为俊杰。”
“瞧您说的。学生别的本事没有,却最会识时务了。奈何……”
“二郎,是谁来了?”
忽然有人出声截断了他的话头,徐茂行面色一变,焦急地回身,“先生,你怎么出来了?”
第138章 前朝旧事,故人之子
那人沉郁的脸色立刻多云转晴,一张褶子脸笑得跟花似的,原本挺直的腰杆也下意识弯了下来。
“三公子,果然是您。您还记得老奴吗?”
徐茂行下意识的去看柳先生的脸色,想从他的神情变化里分析出一些东西,进而推测出这位先生的真实身份。
可是,柳先生却是依然如故,除了开口说话之前习惯性地皱眉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表情外露。
“认得,怎么不认得?如今应该称你声卢总管了吧?”
说话间他已走到近前,一手拉着徐茂行,一手指着来人说道:“二郎,你恐怕不认得,听为师给你介绍。这位就是当今圣上面前的红人,御前大总管卢生。”
“哎哟,三公子真是折杀老奴了!”卢生脸上露出几分惶恐,双手连连摆动,似乎真的惊慌极了。
可柳先生却不吃他这一套,忽而冷笑了一声,淡淡道:“你口中的三公子早就死透了,如今站在你面前的,不过是一介草民。”
卢生收敛了作态,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恭敬有礼地说:“三公子,陛下请您入宫一叙。”
“这里没有……”
“三公子,您以为当年那种情况,一个不到十岁的幼童是如何逃出东宫的?这些年你躲在京城,自以为是灯下黑,一介草民的安稳日子是那么容易得的吗?”
柳先生的脸色终于变了,先是煞白,接着是胀红,最后是铁青。眼中流露的神色又是羞愧、又是羞恼、又是恼怒,真正是百味杂陈。
“先生?”徐茂行担忧地扶住了他。
柳先生回过神来,对他摆了摆手,深吸了一口气说:“好,我跟你去。”
“先生!”徐茂行急了。
“这么多年了,总是要面对的。”柳先生拍了拍他的肩膀,露出了二人相识以来第一个真正轻松的笑容,“回去睡吧,今晚不用等我了。”
徐茂行深深看了他一眼,见他神情坚定,再无反悔之意,便也不再多言,只是问道:“那先生何时归来?弟子的课业还等着您指导呢。”
柳先生笑道:“我还没看着你考上进士呢,早晚必归。”
他虽然心中对圣人有怨念,但其实潜意识里,还是相信这位六叔不会害自己的性命。
既然那位能放任自己安稳活这么多年,只怕也不吝啬继续放任下去。
至于如今执意要见他,其实要见的也不是他,不过是要见故人之子罢了。
柳先生暗暗叹了一声,嘱咐徐茂行守好门户,便出门上了那顶软轿,由人抬着跟着卢生远去了。
徐茂行站在门口看了许久,直到轿子后面的灯笼拐出了巷子,才让人重新锁上了大门,心事重重回了内室。
“怎么回事?我依稀听见柳先生说话的声音了。”黛玉正披着衣裳坐在床头等着他呢。
徐茂行先看了一眼放在大床边的婴儿床,见徐樱攥着小拳头贴在胖胖的脸颊边,抿着小嘴睡的酣熟,沉重的心情才稍稍松快了些。
“柳先生跟着来人走了,是宫里的人。”他脱了大衣裳挂在屏风上,坐过去揽着黛玉的肩膀低声道,“听柳先生说,那位是御前的卢总管。我恍惚间,听见那个卢总管提及了‘东宫’二字,还称呼柳先生为‘三公子’。”
虽然先前他已经猜出来柳先生身份不简单,却从来没想过,还埋着这么大一个雷。
黛玉略略思索了片刻,忽然面色一变,惊讶地掩住了唇,“东宫?三公子?他莫不是……莫不是端敬太子的幼子吧?”
别看当今圣人的几个儿子都不是省油的灯,让圣人为了平衡朝局花费不少心思。若是和先帝时期的诸子夺嫡比起来,那真是小巫见大巫。
先帝有将近二十个儿子,其中直接参与夺嫡的就有七个。剩下那些除了年纪实在小没赶上的,多多少少都在里面搅过浑水。
那时候,当今圣人还是跟在太子大哥后面的六皇子,虽然直接参与了夺嫡,却一直是以太-子党人的身份示人的。
他忠于太子,端敬太子也对他十分照顾。哪怕最后被先帝逼得谋反时,也先把他给踹了出去,没让他参与。
后来端敬太子谋反事败,为了给曾经追随他的人留一条活路,举剑杀死了自己全家,在东宫自焚而死,十分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