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6
名声的圣人,一生所求也不过“位极人臣”。而想要位极人臣,最少不了的要素就是“简在帝心”。
心里有了主意,再往后查的时候,大理寺这边的重心也就慢慢偏移了些。
刑部和都察院虽有些疑惑,但大理寺并未懒政怠职,他们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各自努力罢了。
在“三代以内不能科举”的威胁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组成的三司会审团,工作效率是前所未有的高。前前后后不过一个月,就把一场科举舞弊案彻底掀了出来。
其中,大理寺还超额完成任务,顺利把誉王拖下了水。
——好巧不巧的,那兰音书坊租的铺子,正是誉王妃的陪嫁地产。
天子顺势去了他的王爵,降为誉国公。
誉国公: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可是他再气愤也无济于事,当今天子手段不凡,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先稳固自己的势力,而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打击了曾经的敌人。
这一招实在是利用了大多数人的惯性心理,根本就来不及防备。
誉王一是被他打了个措手不及,二是对方已然占据了正统,让他不得不投鼠机器,稍微迟疑了那么一下。
也就是那么一下,就一步慢,步步错。
再加上宁王退得又太干脆,宁王党为了自己的前程,拿誉王党做投名状,也给誉王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多方面加持之下,曾经炫赫一时的誉王党本就是苟延残喘。
誉王本来已经想着要认命了,哪知道还没等他说服自己主动低头,大理寺卿又来了这么一出。
这下好了,就算他想主动低头,也没有机会了。
从今往后,他就只是一个挂着国公爵位的普通宗室了。
更无奈的是,他这区区国公的俸禄还得一分为三,一份给老七,一份给老十一。
=====
这些和徐茂行关系不大,真正与他息息相关的,是案件结束后的又两个月。
朝廷用一个月迅速了结了舞弊案之后,涉案人员该杀的杀、该贬的贬、该抓的抓。天子重新简拔了主考官副考官和监考官,宣布于五月二十七重开科举。
凡应试举子,每人补偿白银二十两,以做食宿之资。
至于王子成考举人那一次的舞弊,因着时间已久,且短时间之间不宜再多兴大狱,只好不了了之了。
五月的天气已经趋于温暖,虽然晚上还是需要大毛衣上御寒,却已经不需要炭火了。
因而,这一次徐茂行包包款款进考场时,带的东西比上一次少多了。
九天的时间说慢也慢,说快也快,徐茂行总算是又一次熬了过来,躺在自家马车上就呼呼大睡。
这一次,他可再没心情亲自去看榜了,只派了阿山过去,顺便看一下朱春是否上榜。
大约中午时分,一家三口正凑在一起用午膳,阿山兴高采烈地跑了进来,远远便喊道:“二爷,你中了,杏榜第七名。”
徐茂行大喜过望,忙丢下筷子起身追问:“当真是第七名?你没看错吧?”
一句话的功夫,阿山已经跑了进来,双手撑着膝盖气喘吁吁。
听见徐茂行的询问,他也顾不上自己还没喘匀气了,慌忙伸出一只手摆动着,气喘吁吁地说:“当然没看错。小的一开始也怕看得不仔细,所以我从头到尾把两张榜都看了三遍遍,只有一个‘浙江兰溪徐茂行’,不是二爷还能是谁?”
徐樱小姑娘已经欢喜地拍手道:“爹爹高中了,爹爹高中了!”
徐茂行弯腰抱起女儿,用力在她脸上亲了好几下,掐着她的腋窝将她高高举起,笑眯眯地问:“你知道什么叫高中吗?”
“我知道,我知道。”小姑娘一本正经地说,“我听娘亲说过,外祖父便高中了,是金科探花。爹爹也是探花吗?”
徐茂行大笑着将女儿放下抱在怀里,乐滋滋地说:“能有个二甲进士我就心满意足了,探花郎那是谁都能做的吗?”
他又转而问阿山:“你既然把榜单从头到尾都看了,那可曾看见朱兄的名字?他可曾上榜?”
朱春的学识他是非常认可的,上一次没有中他便心有疑虑,这次自然多加关注。
阿山笑道:“中了,都中了。朱四爷是杏榜第二十二名,小人回来时还遇上了他,他叫我给二爷带个话,明天要上门拜访。”
“好好好,真是太好了!”他转头对黛玉道,“我就说朱兄必中的。”
林黛玉笑着接过女儿,嗔了他一眼,“你慧眼识英行了吧?真是的,这么大个人了,还一点儿都不稳重,日后怎么做官呢?”
徐茂行嘻嘻一笑,也不在意,急忙吩咐阿山,叫他交代后厨早做准备,明日宴请朱春。
第149章 探花郎
等到第二日,到了约定的时间,朱春果然登门。
两人兴高采烈地讨论着这次的考题,又互相把自己的文章背诵给对方听,一边喝酒一边相□□评,当真是春风得意,仿佛已经跨马夸官了一般?
等到七日之后,天子于太和殿举行殿试,题目就是治理水患。
大多数考生都是自幼闭门读书,少有出门游学的,除非是家乡邻近水边的,哪里懂得水患具体该如何治理?
这个时候,徐茂行前世受过的教育和接触过的各类信息,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前世的国家有那么多的水利工程,网络上也有许多博主专门分析讲解,高考之前他也是仔细看过的。
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有些记忆已经模糊,但若仔细回想一番,那些关于水利的应用理论,隐隐约约还是能想起一大半的。
就这样也足够了。
毕竟,他面对的对手,是一群完全没有实践经验的菜鸟,有的甚至连理论也甚少接触,只能从道德层面来论述治水对百姓的益处,然后再对君王歌功颂德一番。
相比之下,徐茂行的文章虽然也有颇多瑕疵,但也算言之有物。不明就里的人看在眼里,只当他是一块璞玉,稍加雕琢便可成材。
因今年科举已经出了一次舞弊案,引得无数官员受牵连落马,这一批考官于公于私都不敢再弄鬼。
徐茂行得天子看重的事,天子从未瞒过。阅卷官一是爱惜他的才能,二也是为了借此向天子示好,就把徐茂行的名字又往前提了提,提到了第二名。
之所以没有提到第一,是有一人的文章辞藻文理特别细腻,堪称八股文中的精品。
自古文无第一,有考官喜欢务实的,就有考官喜欢文章通达的,这本也没什么好争执的。
按照旧例,前十名评出之后,要一同来拜见天子,接受天子的再考教,由天子钦点出前三名。
徐茂行与其余九人一同前来陛见,参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