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3


“爬!”

一个字,斩钉截铁,让徐茂行呀口无言。

林黛玉不但爬山,还抽空把爬山游览的过程写成了游记,分别寄回兰溪给甄夫人,寄去金陵给薛宝钗,寄去盐城给惜春,寄到京城给湘云、迎春、探春、兰珍、知秋等。

前边这几位也就罢了,后面这几位就住在京城,而他们也正要回京,还要再单独寄一遍,多少有点多此一举了。

面对徐茂行的吐槽,林黛玉冷笑着说:“你懂什么?这种事情就是即兴而为。我遇见了好的风景,乐意随时随地和志趣相投的人分享,让他们和我一起快乐。”

“好好好,是我不懂了,姐姐您高兴就好。”徐茂行赶紧举手投降,徐樱在一旁嘎嘎直乐。

徐茂行悄悄瞪了她一眼,又扮鬼脸吓唬她。奈何这丫头胆大的很,非但不害怕,反而也冲他扮了个鬼脸。

等他们回到京城时,林黛玉的游记已经积累了二十多篇。

徐茂行到吏部去销假,又去了翰林医院报到。林黛玉收拾好家里的事之后,便把自己的游记整理了出来,送到书局刊印了几十份。

印出来之后,郭先生和柳先生那里各送了一份,她又给相熟的姐妹们各送了一份,剩下的就先收了起来,防备日后送人。

事实证明,她的未雨绸缪是很有必要的。

没过多久,经常和他们联谊出诗集的雅兰诗社就直接对她发出了邀请,明着是请她参加诗会,却又在帖子上赞叹了她新写的游记。

诗会本是雅事,如今女儿逐渐大了,家里也培育出了好几个得力助手,不必她事事亲力亲为。林黛玉空闲时间多的是,去别人的诗会看一看,也算是个消遣。

等她到了与会的园子之后,见探春和社主一起来迎接,便知晓她的游记是从探春那里流传出去的。

彼此见过礼之后,黛玉便指着探春笑道:“好哇你,我就知道得是你,旁人也没这个闲情。”

“好姐姐,好姐姐,你就饶了我吧。”探春拉着她的手连连告饶,一边走一边笑道,“认真论起来,这也怪不得我。谁叫姐姐把游记写得那么好,语句又优美,观点又新奇,去的还都是咱们闺阁女儿难以到达的地方。

我是日日品看,夜夜赏读。便是应了别人的帖子去赴会时,也不忍心离手片刻。他们见我这样痴迷,哪有不好奇的?既然好奇,哪有不借来看的道理?既然看了,又如何会不同一样痴迷?”

林黛玉好笑道:“照你这么说,还怪我了?”

不等探春再开口,那社主接口笑道:“自然怪你。谁叫你写得那样好的?一众姐妹都被迷得茶饭不思,待要借回家看吧,探春妹妹又实在舍不得。

这不,本不到约定的与会时日,但为了解众人的相思之苦,我这个社主也不得不加开一社,专门迎候潇湘妃子大驾。”

一席话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彼时他们已经走到了一个人工湖前,今日的诗会,就是要在湖中的画舫上举办。

先前听见仆人通报,说是林夫人来了,除社主和探春前去迎接之外,其余人也都乘小舟,从画舫上下来,站在岸上等候了。

几人还未近前,便先传来一阵笑声,闹得岸边众人心里痒痒,一看见人影就都围了上来。

行礼的行礼,问好的问好,还有那性急的,方一起身便追问他们方才在笑些什么。

于是,探春便把方才的事说了一遍。她本就口齿伶俐,学黛玉和社主说话时又活灵活现的,众人听在耳中,仿若身临其境,顿时便笑做一团。

笑过之后,社主先是一一替黛玉介绍了在场众人,又指着黛玉笑道:“这一位,想来不用我专门介绍了吧?”

“自然不用。”有一个穿茜红色比甲的夫人笑道,“我们今日前来,可都是为了她。如今真神都到了眼前了,哪能不认识呢?”

众女又发出一阵此起彼伏的清脆笑声,仿若风拂银铃,令人心旷神怡。

又有人催促着上船,说是画舫上才有好酒,为防黛玉不肯送游记给他们,要先拿好酒堵了黛玉的嘴。

众人相互谦让了一番,让社主和黛玉先坐了第一条小船,其余人也依次登舟,翩然涉水而过。

第154章 前世终结

这一日,黛玉玩得很尽兴。

等到结束之后,她先是去郭家把徐樱接出来,陪着柳夫人说了会儿话之后,便告辞回去了。

没多久,徐茂行也下职回来了。

他如今是翰林院的编修,而翰林院的职责主要有三项。

最大也是耗费人力物力最多的那一项,自然就是修书。可惜前朝的史书先帝在位期间就修完了,当今天子又没有下达新的任务,这一项徐茂行是赶不上了;

第二项就是给天子讲书。不过这能做这一项差事的,至少也得是个侍读学士。徐茂行连学士都不是,就更没有资格了;

最后一项,就是草拟诏书。这个原本他一介新人也是没资格的,但他有个做侍读学士的老师,又是天子的旧臣,同僚们不想得罪他,就有意无意地把他也排进了班里。

如今他是每五天到御前伺候一次,其余时间都是空闲的,随他自己打发。

徐茂行除了交好联络同僚、同科、同年之外,就是待在翰林院里抄书。

原本徐家的藏书,抄家时都被抄没了。林黛玉虽然带过来许多陪嫁的书籍,但那也只是曾经林家所有的十分之一。

家族藏书流失,无论是徐甘、徐景行,还是林黛玉,都深以为憾。

而翰林院,就是普天之下藏书最多的地方。

徐茂行既然得了这个机会,自然不会放过,要帮父兄和妻子弥补遗憾。

为防抄到一些性价比不够高的,他每抄完一部,都会询问黛玉,下一部想要什么。按照黛玉给的书单来抄,准没错。

今日正好抄完了一部东汉郑玄的《六艺论》,便兴冲冲地拿回来给黛玉看。

林黛玉看了十分欢喜,一边翻阅,一边和他说今日诗会的趣事。还说等过些日子,这次诗会的所有诗词便都会刊印成册,有几首特别好了,两人可以一同品鉴一番。

在林黛玉的熏陶下,如今的徐茂行纵然作诗还是去不掉匠气,品评诗词的水平可比原先高多了。

这也算是夫妻二人的共同爱好了。

日子平顺之后,时间过得飞快。似乎只是一眨眼,三年时光已过。

大哥徐景行没有辜负自己的刻苦,顺利考上了进士。

第四名,也就是二甲传胪,绝对是个露脸的名次,竟是比榜眼还要风光无限。

回乡祭祖之后,他又顺利考上了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和弟弟成了同僚。

这时候,郭先生已经调任吏部成了五品员外郎。徐茂行这个天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