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6


有勉强她去。

因为俩人都知道,只要罗裳去走亲戚,就会有人问起罗裳找对象的事,罗裳是会烦的。

国庆节次日,罗裳原计划是要休息的。

但早在节前,就有好几个街坊特意上门来询问她十月一号或者二号能不能开诊。他们有些亲戚会来串门,到时候他们想带亲戚来找罗裳看病。

来问她的人还不是一个两个,连姚德胜和老丘都特意来问过她。

这时候还没有国庆黄金周,很多单位都只放三天假。最晚到三号,很多来青州走亲戚的就得回家。

所以罗裳把出去游玩的时间放在三号,二号她要再上一天班,好接待这部分患者。至于方远和江少华,他们俩本来就不爱在家待着,自然也要来。

姚德胜在早九点时准时赶到,他提着一篮水果进门,等罗裳空下来,就介绍了一下自己带来的中年人:“罗大夫,这是我妈那边的亲戚,我哥。他说消化不大好,总胀肚子,也看过中医,但没治好。”

罗裳看了这人一眼,先给这病人把了下脉,再问他:“以前的大夫给你开的是什么药?”

这中年人对于罗裳并没有姚德胜那么信任,也可能是他看的大夫太多了,失望的次数也多,所以他从进到诊室,就没抱多大希望。

但他基本素质还是在线的,听到罗裳问,就客气地说:“主要是健脾的药,也有疏肝理气的。”

罗裳心想果然如此。

这个人的病确实有点容易让医者进入误区啊。事实上,身体上很多疾病都会影响到人的脾胃,产生纳呆,胃口不好,胀闷的情况。病根不一定在脾胃,有可能,脾胃只是受到了影响,所以只健脾不一定行。

疏肝理气的话,也要看情况。按她的诊断,这个人病位应在少阳。

此时,江少华就在旁边。罗裳就跟这位病人说:“同志,你这个病,挺典型的,我想让我徒弟也给你把下脉,体会下这个脉像。至于诊断和处方,我们这边继续。”

把个脉而已,又不会少块肉,所以这个病人很容易就同意了。

这时罗裳已看过这人的舌苔,随后问道:“有没有口苦的感觉?”

“有啊,有口苦,嗓子也干。”

听到他这么说,江少华抬头瞅了这人一眼,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罗裳就又问道:“胁肋有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她问完,还特意在自己两肋旁边比划了一下,把具体的位置明确指出来。

她没问的时候,这个病人并没有提及这个症状,只说胃口不好,胸口胀闷。

“你这一说还真提醒我了,确实是这样,不是很明显,隐隐有些灼痛感吧。”

罗裳能把他没有说的症状点出来,这一点让这个病人对罗裳多了些期待。他想,或许姚德胜跟他说的并不夸张。

他这些想法上的转变,心思灵巧的姚德胜怎么能看不出来。

他想着吓不死你?跟你说这大夫厉害你还不信,等你吃完药之后看你还信不信?

这时罗裳很平静地点了点头,又问道:“身上有没有忽冷忽热的感觉?”

“啊,我想想…”这个病人陷入了回忆。由此可见,这些症状他自己以前没怎么注意。只要不是发高烧,就算身体时冷时热,有些人也不一定能注意到。

片刻后,他终于一脸不可思议地道:“确实是有这个现象,有时冷有时热的,明明气温都差不多的。”

姚德胜在旁边“嘿”了一声,说:“三哥,我早就跟你说过,人家罗大夫厉害,这回信了吧。”

三哥点了点头,比刚来时信了,但也不算全信。真要让他全信,得看看疗效才行。

这时,他听到罗裳跟她那徒弟说:“小江,这位患者的情况你一定要好好看看。他这个真是很典型的小柴胡汤证啊,在小柴胡十种或然证中,有三种特征是标志性的。这三种,病人只要有一种具备,就可以确定为少阳证。”

“但这位患者很难得,三种标志性特征,他这边全有。你来说一说,我说的这些标志性特征,都是哪几个?”

患者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好家伙,他倒成了一个适合教学的标本了。

江少华则陷入快速思考中,他知识体系不全。但罗裳曾告诉过他,少阳证用小柴胡汤,这个汤用途极为广泛,以它为基础进行加减,可以治疗许多种疾病。所以曾有一句话,一剂小柴胡,可以打天下。

罗裳这时已拿过处方笺,准备给这位患者写药方。

就在这时,诊室外有一片脚步声传来。但那几个人并没有进入诊室,而是穿过走廊,直接去了后院。

罗裳探头从窗外看去,正巧看到韩沉转头朝窗口这边瞧过来。

韩沉身边的男人比他要矮一点,但也能达到一米八以上。

这个人可能注意到韩沉在扭头往诊室的方向看,他也背着手转过头来,还问韩沉在看什么。

罗裳不知道韩沉是怎么跟这男人说的,她的目光却集中在那男人头顶和前额。

穿过敞开的窗户,罗裳看到这人发顶确实有些稀疏了,发际线也有点上移。脱发是有的,不过不算严重。

罗裳看了几眼,姚德胜他们也在窗口往外看,所以罗裳的目光并不突兀。

韩沉他爸就算看到她了,也不会知道她在看什么。

但罗裳清楚,韩沉一定是知道的…

第47章 扬帆

失踪的高中生

简素英夫妻俩所在的城市离青州不算远, 坐五个小时的火车就能到。简素英一家每年都会回来两三次,清明、国庆和过年这几个时间段,他们只要能回来都会尽量抽空回, 一大家子是常见的。

韩沉爸妈又是忙人,所以他们这次回来,韩沉爸妈都没有特意去迎接, 由韩沉代表一下就可以。

韩沉爸妈进院前, 简素英和老韩太太正在准备中午吃的菜。简素英是个爱说话的人, 老韩太太又乐于听一些新鲜事和家长里短,所以这俩人凑到一块时,话总是很多。

简素英忙着把黄瓜切成丝, 也没耽误她和老韩太太聊家常。

“小静最近怎么样, 过完年就该分配工作了吧?你们怎么想的,是想让她回青州这边, 还是跟你俩在一个地方?这事得早点打算。”老韩太太一边摘着韭菜,一边问起唯一孙女的事。

听到老韩太太提起她女儿小静的事, 简素英一反常态的不大高兴,老太太看出来了, 就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能怎么着?姑娘大了, 不像小时候听话了呗。青州这边她不会来了,我跟她爸那个城市也留不住她, 人家要跟上大学时找的对象回他老家。”

老韩太太怔了下, 问道:“男方家里是什么情况?”

“这我也不太了解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