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6


?”

“还行,可能吃药时间短,没有明显变化。要不再开一个疗程的吧?”说话的患者五十多岁,保养得尚可,脖子上和耳垂上是成套的珍珠饰品,从穿着打扮来看,她家境不错。

她话音刚落,她儿子就不满地小声说道:“都腹泻两回了……”

妇女瞪了儿子一眼,说:“你懂什么,说不定是排病反应呢?”

另外两个家属倒是没说话,但他们神色中都隐隐有几分焦虑,估计也挺着急的。

排病反应?程钊明心知这可不是排病反应的事,应该是他没抓住关键问题,所以患者服药无效,甚至还产生了不良反应。

他其实想跟罗裳商量下,罗裳有自己的路子,他觉得从她这里他或许能受到一些启发。

但罗裳太年轻了,要是在青州,家属或许还能信她。可这里是汇川,谁认识她啊?

正犹豫着,患者身后的一个年轻女孩打量了罗裳好几眼,罗裳注意到了她的眼神,便回看过去。

年轻女孩看到了她的正脸,看清楚后她惊讶地捂住嘴,问罗裳:“你是不是姓罗?是个大夫,还上过报纸?”

“我家里有报纸,好象是十一月份的。”

“是青州日报还是商报?”罗裳也不清楚这女孩说的是哪一份,但她确实上过报纸。

女孩子惊呼道:“你还上过两次报纸啊?”

家属也惊讶地打量起罗裳来,心想这姑娘到底是何许人也?居然还上过两次报纸。

更离谱的是,还有青州日报这种重量级的报纸。

像这种日报,各地政府机关肯定要订的,领导也会看。普通人哪能有机会登上这类报纸呢?

患者好奇地碰了碰自己女儿:“小语,你说是是谁啊?”

第122章 专家

小语指着罗裳说:“就是她啊, 我在青州日报上看到过她的新闻稿,上边还登了她的照片,刚才进来我就觉得她眼熟。”

名叫小语的年轻女孩简单地说了下报纸上的内容, 同来的几个家人难免对罗裳好奇起来。

“小姑娘,你还上过报纸啊?我还是头一回亲眼见到上过报纸的人呢。”患病的老太太一边说话一边上上下下地打量着罗裳。

这个患者已经来找过程钊明两次,但治疗的效果并不明显。

她还不想换大夫, 想让程钊明再看看, 面对这份信任, 即使是程钊明这样的名医,也会感到压力,内心里会怕辜负了患者这份信任。

所以, 在看到这个患者时, 程钊明有意和罗裳商量下,看看她能不能提出些新的想法, 有时候总是一个人思考,有可能陷入到死胡同中。

他还怕这家人不认可罗裳的能力呢, 有了这个小插曲,倒好办了。

他就道:“小罗跟我师出同门, 是我小师妹。她入门比较晚, 不过她极有灵性,又努力, 现在她的医术已经很成熟, 对很多疾病也都有自己的见解。”

“大姐,您现在感觉怎么样,吃药有效果吗?如果还是不行, 我想请我小师妹跟我一起瞧瞧这个方子,看看有没有改进的空间。你们几位是什么意见?同意吗?”

老太太看了看身后的家人, 尬笑了下,“那个药……还行,我吃完了好一点。”

她不太好意思说真话,怕给程钊明增加压力。倒是她女儿挺高兴,见家里其他人没意见,就跟程钊明说:“多一个人商量当然好,我们没意见。”

“其实我妈这两年没少看病,开过不少药了,都没用。”

“程主任你也不用急,我妈浑身上下哪儿都不舒服,好象没得什么特别严重的大病,但毛病太多了,挂号我都不知道该给她挂哪一科,可能不太好治吧。”

像这样善解人意的家属和患者也是经常见的,越是这样的人,程钊明越希望给人家把病治好。家属既然没了意见,程钊明就道:“既然你们都同意了,那就让我师妹也给大姐把下脉吧。”

于是,罗裳坐到了程钊明另一侧,开始给患者诊脉。

在她诊脉的时候,患者主动说起了自己的病情:“罗大夫,我这胸闷有两年了,总是没力气,一天到晚昏昏沉沉的……”

说起自己的病情,她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家属怕她打扰罗裳诊脉,她女儿想要提醒她一下,可罗裳发现这位患者倾诉欲很强,说过的话有时候还会重复说,就示意患者女儿不用管她,让她说下去好了。

诊完脉后,再看看病历上写的内容,罗裳基本上都不需要另外做问诊了。

因为程钊明之前给这患者看病时,该写的脉象和症状都写了,再加上患者刚才的自述,罗裳对这个病人的情况就有了足够的了解。

从患者主诉的情况来看,她确实全身上下都是病,很多地方都不舒服。所以大夫给她看病时,想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并不是一件易事。

罗裳又翻了翻其他大夫开过的药方,正思考着,这时诊室的门开了。

一个中年大夫探头往里瞧了瞧,看到程钊明还在,就道:“主任,刚才小边跟我说你还在这儿,你那小师妹也来了,是不是那位?”

中年大夫面带和善地笑着,也不用程钊明请,自己推开门就进来了,他身后还跟着穿着白大褂的年轻人。那三个人两男一女,挤成了一团,躲在中年大夫身后,都在悄悄打量着罗裳。

其中一个人正是程钊明带的学生,刚才罗裳过来时还是这个年轻人给开的门。估计这位中年大夫就是他带过来的。

程钊明客气地招呼这位大夫坐下:“对,她就是我小师妹,我这边刚好碰着个疑难病例,我想着跟小师妹商量下,说不定能受到启发呢。”

他把姿态放得很低,倒是让那中年大夫吃惊起来。

程钊明是科主任,在专业上也是比较权威的。他能这么说,那就是真的认可这个小师妹的医术了。

中年大夫更不想走了,干脆坐下来,说:“哦,那我也留下来看看。”

罗裳适时说道:“师兄过谦了,我看问题的角度可能会跟你有所区别,也许能歪打正着。如果有说得不对的地方,你可得给我指出来,咱们再一起商量。”

接着她把患者带过来的几本病历挪过去,先拿起第一本说:“患者自诉胸闷,但无肩背痛。从舌下情况看,有瘀血症状,这个方子是以活血瘀为主,加了少许解郁的药。”

中年大夫也了解这个患者的情况,听完之后,感觉这个药方的路子也说得过去,老年人胸闷不舒服用活血化瘀药的不少。

罗裳也道:“这个方子,看起来似乎对症,因为从患者舌下情况看,她确实有瘀血的症状。可是人上了年纪,因为身体机能下降,血行变慢,瘀血是比较常见的。她瘀血的情况不严重,还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