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08
突厥的安置迫在眉睫,正巧,我这儿有几?双羊毛袜子想?要拿出来给诸位看看……”
李世?民抚了?抚额头。
他真的只是?因?为于志宁和张玄素来告状,所以?就临时将周自衡抓来想?要了?解一下,顺便化解一下他与东宫这几?位之间的一些误会。大家都是?承乾的老师,和和气气的当然最好?嘛。
结果……周十三这厮给他开了?一个这么大的题目!
李世?民一面觉得脑壳疼,他刚处置完一堆政事原本是?想?要休息一下的;一面他又觉得有些欣喜和激动:朝中有这样的能臣何愁大唐不兴盛?!
“先停一停,”李世?民开口拦住周自衡,然后转向?身?后站着的内侍,“将几?位相公都叫过来,大家一起讨论。”
于是?,原本小小的一个问题演变成了?政事堂会议。
周自衡聊了?对纺织业的一些构想?,甚至羊毛纺织业对边镇经济的提升等等。他一向?走数据派路线,言之有物,用做生意的态度来核算效率和成本,自然很容易就可以?得到利润率,描绘出未来的一番前景。
能够收到多少税?能够养活多少人口,又能够繁荣多少城市……
一些大臣虽然对他这样的方式颇有微词,觉得过于“铜臭”,但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方式很高效很便于理?解。如魏徵这样和他关系不错的也只能在私底下劝他,让他多读点经史,最起码也要装上一装……
不过周自衡因?为太忙,而且思维已成定式,倒是?改变颇艰。
会议还在继续,于志宁和张玄素到后面已经没?有资格参与这样级别的论政了?,直接被请了?出来。
两人对望一眼,都叹了?一声,知道这一局又是?周自衡赢了?。
他俩对于周自衡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恶意,不过是?教育方式比较传统,而且想?要在太子心目中超过周自衡的地位罢了?。如今论战输了?后倒也坦然,只想?着后面要如何规劝太子将重心放在经文典籍上,倒没?有怀恨在心。
但周自衡却在李世?民面前小小的表达了?一下对这两位老师的意见。
起因?是?李世?民在事后邀他去禁苑散心,怕他对于杨两人生出芥蒂:“于志宁与杨玄素和你不同,他们是?典型的文士儒生,看待问题的方式与你不同。不过朕也正是?因?为此,才让你担任承乾的老师,这点你可以?放心。”
周自衡:“陛下一片拳拳之心,微臣明白。”
他犹豫了?一下,想?到自己与承乾相处了?这么久也的确是?有些师徒香火情,便还是?说了?出来:“不过,陛下,微臣有一事,不知当不当说?”
李世?民哼一声:“一般这样说的,恐怕早就知道说出来的话都不好?听。不过,既然是?朕,那你便大胆放心的说!”
他连魏徵都能容下,又怎么会容不下周自衡?
周自衡嘿嘿一笑:“陛下圣明。”
收敛起笑容,他言归正传,正色道:“陛下,您不觉得,现在对太子的管束过于严格吗?”
李世?民一怔,眉毛高高扬起。
话都已经说出了?口,周自衡也只能继续说下去:“于詹事与张庶子,才情自然不用说,但过于刚直敢谏,对于太子这等年纪的少年人来说是?不是?有些过了??”
第255章
周自衡从李承乾曾经对自己流露出来?的些许抱怨里也大概了解了他的这几位老师。
李纲年纪大了,脾气温和,李承乾颇喜欢他。但于?志宁与张玄素都是谏官出身,虽则品性没太大问?题,但心直口快,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颇有些想要像魏徵看齐然后和李承乾同样成为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的意?思?。
李承乾热爱骑射,被谏;他和身边同伴玩闹过头了,被谏;偶尔用度超了一些,被谏……周自衡并不是因为自己是李承乾的老师就为他说话,在他看来?,太子虽然也有错处但并不涉及到?什么原则性问?题,还称不上是纨绔子弟,不过是少年郎偶尔的一时肆意?与跳脱罢了。
反倒是这几位老师劝谏的方式很值得商榷,从来?都是当面点出,从来?不给李承乾留情面。
长此?以往,肯定会出问?题的。
李世民听周自衡所说,脸色淡了几分,不悦道:“周卿难道觉得太子不应该虚心纳谏?”
“当然不是。”周自衡没有被他吓到?,神色很认真,“只是微臣觉得陛下该考虑一下太子的年纪。在合适的年纪做合适的事情,才是顺应自然之理。”
李世民岿然不动:“太子并非普通孩童,他肩负重任,本就该对自己有更高的标准。”
周自衡:“陛下,微臣斗胆问?一句,您十二岁的时候在做什么?”
李世民一愣,神情变得有些悠远:“朕十二岁时吗……”
那?时候,他正醉心于?磨砺自己的骑射和武艺,小小的一个太原城可拦不住他,骑着比自己还高的骏马到?处撒野。他喜欢认识江湖豪杰,然后去?各处斗鸡走狗……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自在地轻咳了一声。
这么说的话,自己十二岁的时候的确是看上去?挺不靠谱的。
这时候,他就听得眼前这位自己这几年极爱重的年轻臣子来?了一句:“微臣也曾听过陛下少年时醉心于?武艺与游猎,但这也并不妨碍您现在成为一位贤能君主,甚至在未来?还能成为一位千古明君,不是吗?”
李世民:“……”
年轻人?怎么这么会说话呢?
虽然知道周自衡的话有逢迎之嫌,但谁会不喜欢听这样的好话呢?李世民听得嘴角微微翘起,显然内心很是愉悦。
“这些都已经是往事了。周卿,回归正题。”
“是。”周自衡笑道:“陛下,微臣想说的是,太子殿下比起普通百姓家的孩子,甚至是比起您少年时来?说,足以称得上一句勤勉刻苦了,即便是和成人?所负担的也不遑多?让。”
李世民很满意?:“承乾的确是做得不错。”
“那?陛下应该把这句话让太子知道才对。”周自衡顺势说了一句,“陛下,虽然太子表现得不像十二岁,但他的的确确就是十二岁。全天下十二岁的少年郎,都会希望得到?父母和师长的夸奖。”
李世民有些犹移:“朕怕他被夸赞后便飘飘然……”
这时候,这位帝王脸上的神情就和后世那?些纠结孩子教育的家长别无二样。
意?识到?这一点,周自衡又大胆了几分:“陛下,您最是虚心纳谏,应该也能明白,有的时候即便知道对方说的有道理,但可能因为场合或者因为说话的方式,在第一时间听到?的时候内心深处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