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7
霍占山对□□马匹的驾驭只比他强不比他弱,只不过在击球的技巧上面因为练习的时间尚短,不如对方。
不过狭路相逢勇者胜,霍占山主打一个敢打,拼抢异常凶猛,带动的己方队员亦是气势凶猛,一时之间竟然毫不落下风!
如此惊险、刺激又充满极强的对抗和悬念的比赛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看台上众人的心情紧张地随着那枚小小的皮球上上下下、旋转飞跃,多番纠缠之后,随着一记长击,皮球成功飞球门,满场喝彩,一众人激动起身叫好,紧张的心情得到最大的放松,那种愉悦简直无以言表。
下面这帮看球赛的绝大多数都从未观看过马球比赛,连规则都不知道是什么,但不要说,都知道那小皮球进到球门里就算赢一球。
一开始众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有人进球就齐声喝彩,慢慢地,这些人就开始自发自觉地分了阵营,有人支持霍占山的红队,有人支持屠良的绿队!
屠良在长公主府上打马球多年,还从未曾像今天这般万众瞩目,如英雄一般接受排山倒海般的叫好喝彩声,这种感觉与替长公主比赛时完全不同。
因为屠良知道下面观看他打球的这些人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他,发自内心为他叫好,为他疯狂。
屠良兴奋起来,打得愈发卖力,霍占山是典型的遇强则强,不服输性格,两人带领各自的队员贡献出一场精彩绝伦的马球比赛。
水准之高,简直让张璟叹为观止,另外这种上千人齐声呐喊的场景实在太过震撼,令人激情澎湃,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体会这种激情与美妙!
一场精彩的马球赛让宋三郎的马球场一夜成名!
整个南城的大街小巷都在谈论着这场马球赛,很快,这场谈论就蔓延到了整个洛京城。
以至于三日后的第二场比赛一票难求。
没办法,看过马球赛的一众人不余遗力的卖力宣传,口口相传的效应太过强大。
一千多张观赛票一抢而空,因为票价不同,于同光整个统筹计算了一下,总共卖出去四百六十七两文银!
一场比赛就卖出去将近五百两银子!
于同光和郭大有两个人都被吓懵了,这简直是抢钱呀!
这一天五百,一年三百多天,就打三天一场比赛,一年的收益就是五万两银子!
除去各项开支,纯利也有近三万两银钱,
问题是现在只修好了北面一处观景台,容纳的人数有限,这要是沿着赛场一周把观赛台全都搭建好,容纳的人数起码是现在的三倍之数,也就是说一年的纯利能达到近十万两白银!
两人晕晕乎乎有些找不着北在哪儿,宋三郎镇静地给两人泼了盆冷水。
首先,三天一场比赛目前就不太可能,短期还行,长期下来,如此高强度的活动人和马都吃不消,
其次,有钱的地方就有竞争,这块肉如此肥厚,其他人眼也不瞎,是以,后面必然有人模仿。
于同光急问该如何应对?
宋三郎笑笑,“我们自然没有办法阻止别人也来开马球场,不过这练习马球非一日之功,我们只要提前布局,把洛京城几个打马球的好手牢牢控制在我们自己的马球场里。就不用担心别人来抢我们生意。”
还有一点宋三郎没有说,南城最大的空地就是他买的这块儿荒地,别处没有这么大的规模,而东、西、北三城寸土寸金,几乎就没有什么空地可以买。
规模比不上自家马球场,发展也就发展了,一家独大容易招惹麻烦,有几家小规模的竞争也不全是坏处。
马球场这边算是初步实现了赚钱,不待宋三郎松一口气,四月初的府试如约而至。
这次他同宋景茂叔侄两人同时下场考试,若考试通过,那么就可以进行八月份的院试,若是不过,就等于是失去了竞争秀才的资格。
宋景茂几天前就开始控制不住紧张,真到了考试这一日,反倒是坦然了。
第97章 宋景辰闯祸了!
四月初六, 府试开考。
一大早,天还未亮,叔侄二人便赶往考场,不同于县试, 府试要严谨得多, 为防止考生作弊, 笔墨纸砚均由府衙提供, 考生只需携带好证明身份的“考牌”即可。
府试设在府衙大院,由顺天府尹亲自主持,叔侄二人赶到的时候, 大院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队,排在前面的考生正依次接受检查。
队伍向前挪动的速度极慢, 应当是检查的过程比较仔细。
府试当前,没有几个人有心思闲聊,整个府衙大院里静悄悄的,更添紧张严肃的气氛, 显得等待的时间有些漫长。
宋景茂之前参加过府试, 知道府试共分三场, 主要考四书五经、杂文诗赋、策论三方面的内容,这第一场考的是贴经, 主要检验考生对四书五经的熟悉程度,简单说就是考查考生背书的能力, 只要肯下功夫去背诵, 这一关大部分考生都能过。
四书五经的内容宋景茂早已经烂熟于心,不存在发挥不好的可能。
终于, 轮到三郎叔侄二人检查,两名衙役, 一名负责查看了二人的考牌,核对验证身份,另外一人则负责检查有无夹带违禁物。
检查完后,两人这才被放进考场,被衙役引着去到指定的考间。
到半下午的时候宋三郎顺利答完考卷,没有急着交卷,简单检查了一遍,坐在原地等待,直到看见前边宋景茂站起身来往外走,这才不紧不慢拉动考间里的铃铛,听到铃声后,有专人过来收取试卷,宋三郎起身离开。
其实宋景茂早就写完了答卷,只是不放心,仔仔细细检查了有三四遍,确认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妥之后,这才郑重交上考卷。
宋三郎出来时,外面已经站了三三两两的考生,正小声议论着这一场的考题。
“三叔。”宋景茂见三郎出来,迈步过来。
宋三郎朝着侄子一笑,“茂哥儿可还顺利?”
宋景茂点点头:“全都答完了。”
没有说好,也没有说不好。宋三郎知道侄子的性子,这孩子说话向来留有余地,看他平静的样子,应当是考得不错。
叔侄俩一道往外走,走到院门口时看到秀娘带着辰哥儿同大嫂一道在院门口等着呢。
看到儿子撒腿朝自己跑来,宋三郎不由张开双臂,待到小孩跑到身前,弯腰把儿子抱了起来。
“爹,累不累呀。”
听到儿子如此问,宋三郎心上一暖,笑道:“爹不累,辰哥儿在外面等爹多久了?”
宋景辰道:“我和娘亲还有大伯娘吃过午饭就过来啦,不过外面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等着的人,没有等得很无聊。”
这会儿秀娘同王氏走过来了,王氏怕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