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


姜海蓝拿着手机扫码付款。

她俩饶有兴致地一个殿一个殿地看过去。

最里面有一块碑,上面记载着本地人两次捐款维修,谁谁谁出了多少钱,谁谁谁出了多少钱。

姜海蓝看着哪些陌生的名字,笑了笑,“就是嘛,前些年是维修过的,不然……”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祝言蹊说:“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看到这种捐款的碑,都很动容。”

姜海蓝点点头。

张飞本人:“……”

感觉实在是很奇妙!

一种难以言表的情绪冲击着他的大脑。

庙修得并不是多么豪华。

甚至没有游客。

可立在那里的碑,告诉他,本地人为了维修这座庙,自愿捐款。

许多许多年过去,这座庙能是如今的模样,只怕也有更多不知名的人为此出钱出力。

他有为当地的百姓做什么吗?

他何德何能担得起这样的心意?

刘备与诸葛亮对视了一眼,刘备轻叹了口气。

为前代知名的人修祠立庙,这并不是多么稀奇的事,从古至今都有。

只是看到了纪念他们所熟悉的人的庙,一瞬间感受到了光阴的流逝,不免百感交集。

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天幕上那个世界,是他们的后世。

是他们的未来。

桓侯祠外,江水流淌,无声无息。

一如这千百年来一般。

作者有话要说:

1、旅游结束了

2、长寿湖挺值得一去的,我很满意;桓侯宫因为便宜我觉得还行,宋朝修建的啊;三洞沟峡谷纯诈骗。

3、[1]唐·杜甫,《蜀相》

[2]宋·陆游,《书愤》

第43章 山火

旅行的第三天。

姜海蓝和祝言蹊驱车到了江城北碚区缙云山。

她二人仰头望着苍绿色的群山,心中生出了很多感慨。

祝言蹊双手背在身后,情不自禁地说道,“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虽然现在不是春天。

姜海蓝眨眨眼睛,“就像我们老家的山一样,几年过去,终会青绿。”

她右手往前一挥,很是意气风发,“走吧!”

沿着竹林里的台阶拾级而上。

穿过了白云竹海,来到了白云观。

两人从白云观往下看去。

近处的绿树,云海,远处的群山,山下的北培区,尽收眼底。

祝言蹊忍不住双手放在嘴边,朝山下大喊,“啊——”

姜海蓝俯瞰脚下风光,心情非常地好。

她在脑子里给直播间的观众们讲道,【缙云山,在历史上被称为巴山,唐代诗人李商隐写“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

【当然我们来爬这座山,不是因为它有名或者说好看,而是我们仰慕江城人民的精神。】

姜海蓝斩钉截铁,【江城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江城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她的一双眼睛很亮,很亮。

【去年8.21,缙云山发生山火。】

“山火”这个词瞬间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为了扑灭山火,为了保护山上的珍稀动植物和山下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防员、武警、解放军救援人员冲在了灭火第一线。】

【而江城人民也自发地组织起来,有的人组建了摩托车队,一次又一次地往山上运送物资,运送医护人员。有的人在山下物资补给处排队运送物资,以“人肉传送带”的方式把物资送到了指定地点。还有人积极地买了物资往这边送,缺什么都立即有人补上。】

【强大的后援保障,甚至让山上的救援人员能够吃到雪糕。】

说到这里,姜海蓝不由得笑了笑。

她拿出手机,戳开相册,翻出一张照片给直播间的观众们看。

【这是当初救援时留下的一张照片。】

黑色的山脉,左边是红色的大火和烟雾,右边则是一条长长的蓝色灯带。

【左边是山火,右边是上山运送物资的志愿者们头上戴着的头灯。】

【山火无情,但我们的军民组成了坚不可摧的防火长城!】

这张照片带来的震撼,不分古今。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如何能不为之动容?

姜海蓝很是感慨,【我也算是第一次真正体会到,“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2]这句话的力量。】

她顺手翻出了一个帖子。

【真正救援灭火的力量是消防官兵、武警部队,是他们站在了第一线,云州森林消防提出了“以火灭火”,最终取得了胜利。】

帖子上是几张照片。

几辆绿色的大车,两旁围满了挥手的人们。

红色的小旗子在人们手中挥舞。

穿着橘色衣服、戴着口罩的男青年坐在车上,同围着周围的人敬礼、挥手、比心。

……

姜海蓝笑道,【这就是每次救灾之后,大家喜闻乐见的,当地群众自发送别、硬核投喂的场景了。】

她笑盈盈地解释道,【每次救灾,洪水、地震、山火,都是我们的解放军冲在第一线。救灾完成后,当地群众感念英雄们的付出,会自发组织送别,投喂各种东西,西瓜啊,鸡蛋啊,饮料啊,据说连半扇生猪都有。】

【当然了,部队是有纪律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群众表示你有你的纪律我有我的办法,非得把食物投喂给英雄们不可。】

【为此还流传出救灾的战士在救灾中没有受伤,反而被群众抛上去的一箱矿泉水砸伤的故事。还有有经验的老兵们回去时会坐在车的里面,因为坐外面会被群众满满的爱所伤的传说。】

姜海蓝的声音中带着笑意,更是满满的骄傲。

她没有讲战士们为了灭火做了什么,她只讲了了不起的江城人民凭借强大的组织能力做好后勤工作,只讲了火灾之后当地群众送别救援官兵时的盛况。

可已经足够让天幕下的人们了解到这是怎样的军民情。

古往今来,“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都是百姓对军队的最高待遇!

——

秦朝。

嬴政心里又是震惊,又隐隐有一种“终于来了”的预感。

从姜海蓝直播以来,他早知道天幕上的那个“政府”与众不同,他们格外看重百姓。

姜海蓝给看的那几场战役,不仅让他看到了那个男人的神操作,更看到了那支军队强大的战斗力和执行力。

如今,姜海蓝无意识地亮出了“刀锋”,让他看到了军队不止是打仗厉害,他们竟然还走在了灭火第一线!

嬴政不能理解。

但不妨碍他意识到姜海蓝所讲的这个故事,会在民间掀起怎样的风浪。

汉初。

刘邦将嘴里的草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