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9


律师们都热心进行了解答,并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

天幕下的一些人也看得津津有味,就像是看戏一般。

一些人则提笔记了下来,当案例分析用,从中提取自己认为有用的点。

“证据,证据,他们提的最多的就是证据。”一个大理寺官员忍不住笑道。

另一个官员表示认同,“判案可不就得看证据,总不能让两边吵,谁吵得凶判谁赢吧?”

“这倒是不区分是他们那个世界还是我们这个世界。”

“可是判案并不只是看证据。”一个官员抬眼看了看头顶的天。

同僚笑道,“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咦,天上的百姓也不是很相信他们的法官吗?”一个年轻女孩向她的手帕交说道,“他们也担心法官被收买,判对方赢。”

手帕交笑道,“大概是因为自己没有关系,就害怕别人找关系吧,人之常情。”

年轻女孩颔首,“也是。”

手帕交看着被问的律师温声解释不会有咨询的人所担心的事,并说如果他坚持认为法官收了对方当事人的好处违规判决,就要拿出证据来。

“这也没错,如果非要说审案的法官被收买了,自是要把证据摆出来。”

总不能凭自己的想法随便造谣,否则被冤枉的人岂不是太惨了。

但两个年轻女孩不知道,会有一些人,只要法院判决不如ta的意,就觉得法官被对方收买了。完全不会考虑是不是自己的原因。

也有人在聊起诉期限的问题。

北宋位面。

包拯惊讶地看着一位年纪略长的律师正在给咨询的人解释,“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你尽量在期限里去起诉。”

对方问,“万一错过了诉讼时效怎么了?”

那位律师说:“没有其他证据能中止一下吗?”看对方的样子,可能只是单纯想这个问题的答案。于是他回答,“依然可以起诉,如果对方当事人没有发现已经错过了时效,他也对你的诉求表示了认可,法官判决的时候不会提到过了时效的问题。”

包拯道,“法官不主动提出时效已过的事实吗?”

他右手捏着下巴,不过天幕上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他也是能理解的。

“就好比甲从乙那里借了钱,就算过了诉讼时效,甲依然欠着乙的钱,如果甲愿意继续偿还,法律也好,法官也好,为什么要做小人,去对甲说,诉讼时效已经过了你不用还TA钱了?”

包拯解释给身边的人听。

他周围的人听得半懂不懂。

华夏法律史上,诉讼时效制度在宋朝得以确立,因为宋朝是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最为繁荣的朝代,这个时期的经济纠纷案件相对从前多了很多。

虽然它的出现本身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但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包拯听到天幕上的律师们提到诉讼时效制度时,是抱有学习和借鉴的心态。

只可惜提到的这位律师蜻蜓点水,没有深入讲解。

他不免有些遗憾。

诉讼时效这个概念没有出现的时空,则有些人对此展开了讨论。

天幕上那个国家为什么要定下三年诉讼时效?有何用意?

过了时效我凭什么不能再向对方主张?

TA要是欠我的钱、抢我的房子,过了三年我没有起诉TA,TA就不用还我了吗?这是什么道理?

也有人在讨论、争执、思考中恍然大悟,明白了实行诉讼时效制度的意义。

不过依然是有些人能接受有些人不能接受。

只看法律条文有没有将其明确下来了。

第95章 大学一

2023年12月31日。

下午。

襄州。

一行人站在襄州学院图书馆广场前的巨大雕塑前,仰头望着这座四人四骑的水泥雕塑。

“这是诸葛亮和刘关张?”一个女青年望着右侧前方那人手中的羽扇,“拿扇子的肯定是诸葛亮!”

“居然雕了这么大一尊!”一个男青年拿出手机,递给旁边的人,“给我拍张照片!”

姜海蓝没有掏手机,她直接调整直播间摄像头,找准最合适的角度,拍了一张全景图。

拍完之后,她看向雕塑之下刻着的大字,轻声念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不是《诫子书吗》里的?”

一个本地的男青年回答道,“没错没错,学校引用《诫子书》中这一句,作为校训。”

校训?学校这是抱着诸葛丞相可劲儿“蹭”啊。

【我现在在楚省襄州,嗯,来参加朋友的婚礼。】姜海蓝对直播间的观众们“说”道:【她的婚礼在明天,我们这些客人就约着来隆中风景区玩一玩。】

她抬眼望向学校旁边那座山,【这里是昔年诸葛孔明躬耕苦读之地,对,就是历史喵里讲过的,东汉末年那位蜀汉丞相,诸葛亮。】

姜海蓝简单地讲了一下《三顾茅庐》、《隆中对》、《出师表》,尔后说道,【诸葛亮这个名字就是忠臣的代名词,千百年来崇拜他的人不计其数。】

【隆中作为发生过大事件的知名地点,一直都有人来此地祭拜,因此也一直受到维修和保护,到了现代就更不用说了。】姜海蓝笑了笑,【一座山都被划进来打造成风景区,吸引游客们前来参观。】

没错,我也是。她心想,不然我现在就在酒店里睡觉,才不要出来爬山。

【我们这个时候啊,为了发展旅游业,吸引游客来花钱,各地都想方设法打造特色,历史名人就是典型的招牌,诸葛亮是块金闪闪的招牌。】

——

除了看着雕像高兴得不行的刘关张三人,东汉末年其他能人可能会想问一声:怎么又是他蜀汉的人!

但东汉往后千百年,上到帝王将相,下到平民百姓,谁不佩服诸葛丞相尽忠尽责、鞠躬尽瘁?

西晋位面。

陈寿最近正在写《三国志》,他点头道,“诸葛亮实乃识治之良才,可比当年的管仲和萧何。”

襄州当地在学校里为他塑像、保护他的故居,也在情理之中。

莫说是后世的人,便是如今他陈寿也想要不抽个时间去隆中看看。

“姜海蓝距我这个时候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她看到的诸葛故居,多半也是后世重建的。”陈寿寻思着,“我何不自己去看看真正的诸葛故居?”

如有必要,他也可请人修缮一二。

唐朝位面。

虞世南也曾赞过诸葛亮“彼孔明者,命世之奇才,伊吕之俦匹。”

如今看着天幕上的巨大雕像,还有姜海蓝手指之处的隆中风景区,他想要不给陛下上书,让襄州当地的官员修缮修缮隆中。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