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8


了,所以他多跑了几趟。

这也多亏林回星住得偏,虽说他是住在村尾,但是离他最近的一户人家都还离着一段距离,只要他不弄出太大的动静,是没人能发现他的。

果树苗这些还好,本来根系上就待着泥巴,山洞又潮湿避光,在这里放上一两天也没什么关系。

林回星先紧着贵的东西搬,主要就是他要卖给秦辉的那些商品。

为了看着上档次,这些香水化妆品林回星后面都专门买了檀木礼盒装。

这些东西本来就是高档货,再往里面铺着黄色的丝绢,外面雕着精美纹路的礼盒里一装,怎么看怎么是那么个意思。

镜子这些可是实打实的易碎品,林回星自然得多加着小心。

好在镜子拿回来之前,林回星就考虑到了这东西不耐造,想着上次参加苏大壮婚宴的时候,听说苏大志和苏丰宝最近都在相看对象,并且已经有确定好的人选了。

林回星想着自己现在到底还欠着两床棉被的外债,这次索性就又在镇上买了三床棉被回来。

这会儿先把棉被厚厚地铺在板车上,随后再往上放镜子、装着化妆品护肤品得那些瓶瓶罐罐,四周再见缝插针的用一个个点心加固,就算要走上这么长的一段山路,想来也是稳当的。

原本一路上林回星还在想,这要是在半路遇到村里的人后,自己该怎么解释。

然而这一路走来,他却是连半个人影都没有见到。

林回星心里有些奇怪的想——这大白天的村里人都不出门,难道是都窝在家里绣十字绣了?

不过村里没人行走人,倒是方便林回星行事了,他一路拖着板车悄摸底回了家。

虽然苏大荣之前就已经跟林回星提过翻修房子的事情,但是当他看到自己完全看不出以前影子的新居时,心里还是有些震惊的。

原本有些破败的两间小木屋变成了五间,崭新的木板,走近些还能闻到淡淡的桐油味。

屋顶的稻草也是新编的,稻草秸秆对村里人可是个好东西,每年收割完稻谷剩下的秸秆都会被村里人好好地收起来。

茅草屋顶漏雨可以用新秸秆编成草片放上,家里用的绳子也能用稻草搓,再一个就是还能当柴火烧。

因为是林回星建房子,编屋顶的草片时村里人的婶子们可是都把家里最长最好的稻草都给贡献出来了,是以他屋顶的草片是村里最新最好的。

林回星却是不知道里面的这些事,看着崭新的屋子,不知道苏大荣花了多少时间用竹片扎起来的院墙,只觉得哪哪都满意。

要不是山洞里还堆着一大堆东西等着林回星去搬,他非得好好地参观一下自己的新家不可。

这一天林回星在没有惊动村里人的情况下往山里跑了两趟,把除了树苗之外的杂物全部都弄回了家。

之前买了没能全部带过来的几十斤腊肉和腊肠这次总算是被林回星带过来了。

想着自己明、后两天再往山上跑几趟,应该能把那些个果树苗全部弄下来。

考虑到村里人平常没事时不会往他这边来,林回星也没急着去村里晃悠,晚上他将就用点心垫巴了一下肚子,随后就上.床睡觉了。

早上天刚亮林回星就拖着板车上了山,他之前买板车的时候就特意让卖家往大了做,所以就算他买的都是大苗,交错着放,一趟也能运个二十几棵。

一共九十棵果树,林回星这一天跑了三趟,中间还回现代煮了一顿饭吃,总算是在天完全黑下来之前把所有的树苗都给运到了自家的院子里。

这两天可把林回星给累够呛,偏偏这还不算完,果树苗弄回来后,他明天还得去找苏大荣,让他帮着自己一起挖坑种树。

按照林回星和苏家人的关系,他就算空着手上门也没什么关系,不过他是个将就人,第二天早上去苏家的时候,他不但抱了一床棉被,手上还拎了一串香肠和一块腊肉。

腊肉苏大荣他们之前是吃过了,今天就再让他们尝尝这香肠的味道。

林回星去得早,这一路上村里的家家户户都安静着,他到苏家的时候,正好是苏大荣他们吃早饭的时候。

不知道是心里有事还是怎么,苏大荣看到林回星后,明显愣了愣,随后才反应过来。

苏大荣伸手揉了一把脸后,才勉强扯起了嘴角,出声招呼道:“小林你回来了啊,还没吃饭吧,快过来吃饭。”

林回星又不傻,一看苏大荣这样子就知道情况不对,再看屋内的苏云娇、季娥等人也是一副情绪不太好的样子。

林回星也没马上问,先把手里的东西放到旁边的架子上后,才开口问道:“这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你们怎么看着都兴致不高?”

见苏家人这样,林回星又想起了刚才一路过来时村里的寂静:“可是发生什么大事了?”

林回星这话一出,不等苏大荣开口,季娥就先拍着大.腿哀嚎了起了:“可不是发生大事了吗,这老天爷要把我们给逼死了啊!”

见林回星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苏大荣也知道他这段时间在山下应该是还不知道那件事情,当即长叹了一口气:

“还不是赋税闹的,前天官府的佐使来收今年的算赋和口赋钱了。”

永国的税钱问题林回星之前是特意了解过的,像他这样的老百姓平常需要缴纳的赋税就三样,夏秋两季的粮税,每年春季的算税。

自古以来,但凡是封建朝代,这赋税都是压在老百姓身上的一座大山。

要是遇到以仁待民的皇帝,每隔几年可能还会减免掉一些赋税,给民生喘息的时间。

这要是遇到好战或者贪图享乐的皇帝,那等待着老百姓的就是一项项让他们负担不起的苛捐杂税。

永国的皇帝就好战,站在他的角度,他连连兴兵,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国家在这个混乱的时局下拥有主动权。

偏偏国力又不算兴盛,好在这几年年景不错,没什么大的天灾,老百姓应该也积攒下了一些粮食。

元帝今年是磨刀霍霍的准备弄老邻居齐国了,军饷粮草不够,就只能在赋税上动脑筋了。

苏家人之所以如此发愁,就是因为今年的赋税比之前的每一年都要高。

“以前算赋四十钱到九十钱都有,原本我们想着今年要打仗,这算赋应该是九十钱,结果今年竟然是一百二十钱。”

林回星知道这算赋是只有年满十五岁的成年人才用缴纳,一百二十钱虽然不少,但是对于上梁沟现在的情况来说,这好像也没到负担不起的地步吧?

尤其是苏大荣,家里就只有三个需要缴纳算赋的人,苏应文还没到七岁,连七岁到十四岁需要缴纳口赋的门槛都没有达到。

这大半年苏家怎么着也有些积蓄了,不过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