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


。詹木舒就说,因为这个大官非常崇尚古时的某位大贤,所以模仿先贤取了一个类似的号。

詹木宝真诚地赞美:“三弟,你懂得好多啊!”

詹木舒……詹木舒耳尖红了。

詹木宝不仅对着三弟本人夸,等到大家团聚在荣喜堂里吃晚饭时,他还当着所有人的面夸:“三弟真的太厉害了,比我小了那么多岁,但懂得好多,为人还谦虚。”

詹木舒被夸得十分不好意思。偏万商看出了他的性子,小小少年许是被人夸得少——时人讲究严父慈母,先侯爷生前肯定很少夸赞他——明明心里很开心,但那不好意思也确实是真的不好意思。万商就加倍夸他,夸得他脸上都能烫熟一个鸡蛋了。

用过饭,大家喝喝茶就该散了,詹权却做出有话说的样子。

万商就把詹权留了下来。

詹权道:“母亲,府里的三位账房,有一人姓钱,我想给他谋个身份。”直接举荐做官肯定是不能的,但要是在巡捕营里活动活动,叫他去做个小吏,这绝对没问题。

万商心知这里头肯定出了什么事。她也没问,只说:“外头官场上的事,我不懂。我也不多说什么。你自己看着安排就好。总归先侯爷最看好你,我也看好你。”

封建王朝的官场和她以前待的现代职场不一样,现代职场没处好人际关系或是不小心得罪上司,大不了就辞职换工作。此时的官场上要是坏了事,说不得九族的脑袋都要赔进去。万商虽然会教导詹木舒,但也只是在为人处世上教一教他。在詹权的事上,只要涉及官场,她就不会轻易说话,免得自己半瓶水咣当,把詹权都带偏了。

詹权说:“母亲,我会谨慎的。”

第14章

万商不多问,詹权反倒是把前因后果都说了。

本来詹权这个年纪,说他成年了吧,十九岁的小伙子在时人眼中确实成年了,但真的还不到在官场上独当一面的时候。家里原本也没想着叫他在这个年纪就独当一面,纯粹是因为出意外了,能挡风遮雨的长辈去了,詹权就这么被催促着站了出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是万商不靠谱,那詹权确实不会把外头衙门里的事情带回家来说。但谁叫万商靠谱呢?万商觉得自己玩不转官场,但詹权却觉得她有远见。

万商又是府里辈分最高的大家长。

虽说此时的世情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基本不会叫女人掺和外头的事,但如果女人成了家里的老封君,那情况就又不一样了。拿皇宫来说,皇后不能参政,但好好翻翻史书吧,太后只要不糊涂,自己能立得起来,哪位太后手里不捏着一些权力?

所以,詹权觉得把外头的事说给万商听,这是非常合理的。

詹权先把钱账房提到的外院账册说了。万商若有所思:“难怪我觉得公账哪里不对,我就说咱们好歹是开国新立的侯门府邸,府中的……”流动资金怎么就那么少?

虽说公账上面有三万两白银,但这三万两白银就和女子嫁妆中的压箱银一样,能不动用就不要动用,最好一辈子都用不上,顺顺当当传给子孙后代,还盼着子孙后代都用不上,继续这么传下去……反正账册上透出的意思就是这是最后的应急银子。

万商查看账册时只当这三万两白银不存在,府里每年的花销就只能仰仗庄子上的出息和各个铺子的盈利。

但这个出息呢,轻易不能变现,必然是囤得多、卖得少。万商作为现代人没有囤粮的习惯,但如今生活在古代时空,想要一大家子安安稳稳,就必须囤粮。因为粮食亩产本就不高,时人抵抗天灾的能力又弱,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遇到一连几年的灾荒。丰年不囤粮,到了灾年吃什么?那时候就算手里有银子,都不一定能换来粮食。

像这种产粮食的庄子,除非已经经营十多年了,库房里的粮食都是满的,到时候才会每年把陈粮卖出去,然后把新粮收到仓库里。但陈粮向来是卖不上价的。总的来说,过上十多年,庄子上或许会每年送一笔银子来,但最近十年别指望能有多少。

再说各个铺子的结余,算起来好像很多,一个小铺子每个月怎么都能赚到三五两银子,一个大铺子每个月就是几十两,若是那种生意特别好的铺子可能每个月能成百上千,但对比侯府每个月的支出,又真的不显多了。也就是府里这两年守孝,若不然府里的爷们在外头请人吃一顿饭,可能十几两银子丢进去了。詹权在官场上有交际吧,上司的老娘过个寿,可能几十两银子丢进去了。静华道人爱自己调个香什么的,哪怕昂贵的香料是做辅料的,但那玩意儿贵啊,一两龙涎香就得耗上许多!再说府里还有两位双胞胎姑娘呢,姑娘们逢年过节都要添首饰吧,这又是几百两打不住……

哪哪儿都要花钱!还都不是什么小钱。

万商看账册时就觉得侯府人家过日子也得精打细算呢。

却没想到竟然还存在一本外院账册!

有了这本外院账册,一切就都合理了!

安信侯府毕竟是新贵,还是皇上心腹,新贵加心腹的配置就应该有钱啊!

看着万商转眼之间就是一脸恍然大悟,詹权心里顿时松了口气。好在他原本就没有任何坏心思,若不然他非要把所谓的外院账册瞒下来,难道真能瞒得滴水不漏?

太夫人心里是有成算的!

瞒不过她去!

而这所谓的外院账册不是别的,记的全是侯府的分红。

如今商人地位不高,他们想要长长久久安安稳稳地做生意,就必须要有靠山。生意越大,越需要靠山。只要安信侯府借一个名头给他们,府里每月就能拿到分红。这和贪污受贿还扯不上关系,因为全京城的贵勋都是这么干的。往大了说,为什么有些大商人铆足劲儿都要成为皇商呐?因为真成了皇商,那他们的靠山就是皇帝了!

只要生意是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那这份钱就是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

这个分红绝对不少!

因为一个商人的生意要是没有做大,他是不需要靠山的。一个平头百姓在自己住的巷子里卖些针头线脑,每个月就赚那么几个铜板,谁会想不开去找他们麻烦啊?只有日进斗金了,生意大得叫人眼红了,这个时候才需要专门请一尊大佛过来镇着。

生意大了,分红也就多了。这些分红加起来每个月就有好几千两!

不过,这个好几千两不会永远都有。大商人的鼻子比谁都灵,当他们觉得安信侯府开始走下坡路了,他们不直接说要把分红撤了,只会今个儿说不知道得罪谁了,这个月的生意不好做,明个儿又说年景不好,钱越来越难赚,然后每个月的分红就逐渐减少,这个时候你要是有本事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