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9
是她自家后院树上结的,也不知道是怎么伺弄的,那梨硬是比别人的甜,汁水也更丰富。如果只是地好水好,那她邻居家也种梨树,听说味道就不如她好。这算是技艺吗?”
“算!当然算了!”万商脸上也被敷上了热巾子。
她想到有阵子因为总在网上看袁爷爷的新闻,后来手机自动推送了西瓜之母吴奶奶。据说培育一个新品种需要八到十年,吴奶奶在田间整整工作了六十二年,直到七十岁还在和时间赛跑,只为培育出更多更好的瓜种。她让全国人实现了吃瓜自由。
发自内心地感恩吴奶奶!
虽然以现在的科学技术,云夫人口中那位很会种梨子的老奶奶没法从基因、分子层面去培育新梨种,但只要成功把原本的梨种得更可口,这当然也是一种技术了。
万商道:“我就这么一说,你们就这么一听,看我说的是不是有点道理。”
大家便认真听着。
“既然这位老奶奶能把梨种得格外香甜,那如果我是当地的县令,我就去请她出山,让她指导全县百姓一起种梨。因为梨这个东西,似乎更适合被种在山上,根本不会占用耕地,所以推广种梨不会让粮食减产。而如果怕推广种梨会耽误种地,那我只找二三十来岁的妇人来种梨,不找那些需要每日下地的男人,这不会有问题了吧?”
“然后呢?”云夫人问。
大家听得越发认真了。太夫人真有意思啊,一上来竟然先假设自己当了官。
除了太夫人,谁能想出这种假设啊!
万商说:“然后我就开始造势,或是给当地编一个传说,说什么当年仙女在这里落脚,见这里的女人勤劳,就传授了仙人种梨之法,或者还有别的故事,最好能编得更传奇一些,更能勾起别人的好奇心……然后想方设法地把故事传播出去。等到了梨子成熟的季节,我就找一些喜欢写诗的文人来县里,开一个赏梨大会……”
金宝珠忍不住说:“梨的名声一旦传出去,商人们自发就来了。”
“对啊!”万商肯定了金宝珠的话,“既然在老奶奶的指导下,这种梨确实比一般的梨好吃,那我就使劲吹,商人也跟着使劲吹。等梨赚到钱,就用钱去改善民生。”
云夫人忍不住感慨:“太夫人您就该去当官!”
多少当官的都是糊涂蛋子。太夫人和他们一比,简直就是青天大老爷了。
万商笑道:“我这都是纸上谈兵啦,就像戏文里的那个将军,嘴上说得好,真打仗了不一定行。说不得我当官的地方有大宗族,我干不过他们。说不得我头上的知府很难搞,逼着我一起贪污受贿。也说不得当地交通有问题,最后梨都烂在地里……”
“有困难就一样一样解决,我还是觉得您比很多官员都要好。”云夫人说。
金宝珠和木蕾也参与进来,她们开始就万商刚刚提出的那些困难,商量起了解决的办法。宗族势大,那就想办法分化他们。上官有问题,那就想办法找到他的政敌。交通有问题,那就想办法修路,可是衙门里没有钱,那能不能找商人谈判呢……
万商虽然自己提出了难题,但心里也有一点点解题思路。看云夫人、金宝珠和木蕾说得热火朝天,她也忍不住参与了进去。大家就这样一起玩起了县官模拟游戏。
玉姨娘全程没有说话,只安静地听着。
她听得越来越专注。
越来越专注。
第61章
芳姑娘和酒姑娘很快就体会到了美容聊天的好处。
因为大家都躺在那里, 脸上不断地被敷上东西,所以就算她们俩一句话不说,也不显得突兀。而如果是正常的茶话会, 大家衣着整齐地坐在那里, 她们俩肯定是陪坐末席,就得时刻注意着察言观色, 争取在恰当的时候说出一两句恰到好处的恭维。
偏她们知道自己的斤两。
因为是家养的舞伎,她们从记事起,生活中就只有一件事, 那就是练舞。从基本功开始,要练下腰,练劈叉, 练头顶一碗水走路、碗里的水不能有一滴漏出来。
哦, 教习故意把顶碗的训练放在秋天,谁要是从秋天练到冬天, 还不能练出教习想要的效果, 那么大冬天一碗水从头顶掉下把自己淋个透湿, 也就只能自己受着。
那时有个小姑娘,铺盖在芳姑娘隔壁。她就是冬天里淋了好几碗水,教习为要让她吃教训, 不准她去换衣服, 后来就发热被挪出了屋子……再后来就听说人没了。
芳姑娘连做了好几晚的噩梦。从那以后,无论练什么,她都咬牙练到最好。
她不想死。
等芳姑娘长到十四岁, 除了练舞, 主家又给她们安排了一个新教习,专门教她们如何取悦男人, 眼眸要怎么转动,声音要怎么拿捏,低下头时要怎么才能显得楚楚可怜。不过教习不许她们腰肢乱晃。教习说,那样太艳俗,而艳俗就会显得廉价了。
这么着被养大,芳姑娘不会女红,没有厨艺,不懂管家算账,哪怕张嘴能念几首花团锦簇、可能应景的诗,但全赖死记硬背,其实根本不认识几个字。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她擅长察言观色,又如何能在恰当的时候说出一两句恰到好处的恭维呢?
无论说什么,都会显得自己很浅薄。
如果恭维的对象是男人,他们本来就看不起女人,这样的浅薄仿佛就在他们的意料之中,说不得反而激起他们的怜爱,就像是怜爱那些懵懂无知的猫猫狗狗一样。
而当恭维的对象换作女人……唉,只盼女主人能大度宽容些,拿她们的浅薄当个笑话,笑一笑也就过去了。被笑话是习以为常的,她们甚至不会因此自惭形秽了。
此时,太夫人与其他人聊县官如何当,芳姑娘和酒姑娘都是听不懂的。但一边美容一边聊天的模式,让她们可以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不懂,不用在他人的注视中不懂装懂,不用对上太夫人的视线,然后哪怕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却硬要憋一句出来。
她们只需要安静听着,这就可以了。
玉姨娘也在安静地听着。她此时的心情甚至可以说是有些震撼的。
为什么太夫人可以坦然地说出“如果我是当地的县令”这样的话来?
是,也许街头巷子里一个平平无奇的老嬷看到了不法事,也会说一句“如果我是当官的,我就把这些人全都拉走砍头”。但这种假设其实很“虚”,是属于那种“我明知道自己不可能当官,我就只是这么说说而已”的程度,透着一股其实她什么都改变不了的愤懑。
太夫人并不是这样的。
她虽然也是在做假设,但她的假设却非常具体,就好像她真有可能成为一个县令,就好像她成为一个县令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