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6
舅舅说:“舅舅,日后再有人在你面前说混账话,何必顾忌同僚情分?你应当自豪地说,全都是靠着自己的战功,承蒙皇上恩典,才顺利入兵部为官。也是靠着家里的家教,亲妹妹得知原配既在,就爽快让出了位置。”
云向江看着全然陌生的外甥,嘴唇哆嗦,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詹权又说:“就算舅舅要考虑同僚之情,也不能忽略表哥表弟们的名声啊!”有些事情既然已经发生、无法更改,那就想想怎么利益最大化吧,而不是从此自怨自艾。
詹权又忍不住想起了先侯爷。
哪怕丝毫不考虑亲情,只纯粹从利益的角度来说,先侯爷詹水根在去世前做出的几个安排,都是最好的。也是因为他安排妥当,所以府里从一开始就没出过乱子。
云家作为曾经的姻亲,完全可以拿着静华道人的深明大义来说事。
别人嘲笑你失去贵亲,你要是情绪被他们带着走,那就中计了,你应该理直气壮地说:“是的,我们云家的姑娘就是如此深明大义。”再暗搓搓说自己也不慕权贵。
这样还愁传不出好名声去吗?
如此云家的小辈在嫁娶时,就会拥有更多的选择。
偏要自怨自艾!都过去一年了还要自怨自艾!
被詹权教着做人,云向江的酒彻底醒了。
他记忆里的詹权,还是一年前的詹权。那时詹权还没当官,上头又有长辈在,因着骨子里的那份重情重义,叫长辈瞧着甚至有一些傻气。但现在的詹权却已经在官场里历练过了,被皇上召见过,敢以一个巡捕营低阶武官的身份把尚书之子抓进去。
云向江第一次觉得外甥那么陌生。
咳,或者用万商的话来说,你以为你外甥还是那种过年时给他五毛钱买炮仗,他就能撒欢一整天的孩子,然后未来一年时间里都惦记着舅舅长舅舅短。但其实呢,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他新鲜出炉的长辈,和他从陌生到熟悉,他陪着我分析朝堂大事,看着我制定家族方针,他不再是眼里只有炮仗的孩子了!他的眼界越发宽了!
把你外甥培养得这么好,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第82章
万商隐约知道云夫人和娘家人起了矛盾。
不过万商并没有往深了打探。
有句话叫“不痴不聋, 不作阿家翁”,这句话多用来规劝公公婆婆,但万商觉得放在当下的情境中, 也适用于她本人。要是云夫人能把娘家事处理好了, 那万商没必要横插一手;要是云夫人最终没法处理那些事,到了那一步, 云夫人肯定会来求助她。
乌嬷嬷现在对着太夫人万商很敢说一些私密话。
四下无人时,乌嬷嬷就悄悄地问:“云家那边不知出了什么事,要是没处理好, 不仅连累了静华道人,还要带累咱府上的二爷、三爷……太夫人您就真的不管啊?”
万商小声道:“其实我能猜到一点云家人的心思。我依稀听说云家那边最初的官位是比先侯爷高的,结果乱世里打了几年, 先侯爷都凭军功封侯了, 云家那边有先侯爷的真心照顾,才是一个从四品武官。我大胆猜测他最初的官位是父死子继来的。”
说白了, 就是一开始靠爹。爹死了, 直接继承了亲爹在边城军中的位置。
后来真开始打天下要凭真本事了, 妹婿忽然脱颖而出,于是又靠了妹婿。
本以为这个妹婿能靠一辈子,结果忽然冒出一个活的原配, 云家竟然不算正经姻亲了!这之后, 云向江发现自己在官场上没以前得意——也有可能是他的错觉,说不得别人只是秉公办事。你让他那样的中年人承认一切都是自己失败,他肯定不认。
他只会怪这个怪那个。
好比现代社会好多遭遇中年危机的家长, 他们在公司被边缘化, 却不想着该如何努力提升自己,只知道在心里怨天尤人。回到家看到孩子在看电视, 忽然劈头盖脸一顿骂:“老子这么辛苦就是为了让你在家看电视的?”可其实孩子根本没做错什么,他只是正常放了学,正常写完作业,甚至还做了些家务,然后看半个小时电视而已。
面对这样的家长,孩子再懂事都没用。如果家长回家时,孩子在写作业,他也有话说:“你这死脑筋,看你天天写作业好像很勤快的样子,结果第一名都考不到?”
“云向江的才华和他对自己的认知并不匹配。他自己却不觉得。老二是小辈,云夫人虽然是他平辈的妹妹,但云夫人是女眷。他习惯在小辈、女眷面前保持权威,在外事上越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在小辈、女眷面前越是要摆姿态。所以如果老二一心想讨好这个舅舅,试图叫舅舅得到满足,他会发现舅舅永远都满足不了。”万商说。
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强势起来,让他知道他已经没法再控制你了。
“老二这段时间大有长进,我觉得云家人拿捏不住他。”万商对詹权有一些信心,“唯一担心的就是老二这孩子有些过于重情重义,怕是会被伤到……静华道人也是。”
万商静观了几天,那边果然就闹出了结果。
云夫人把两个小侄女接安信侯府来了。一个小侄女六岁,是她大哥云向江的庶女。一个小侄女七岁,而她二哥云向溪的嫡女。云向溪没当官,帮着家里打理庶务。
云夫人领着两个小侄女来给万商请安。小姑娘瞧着柔柔怯怯的样子。
万商就笑呵呵地按例打赏了一些适合于小姑娘用的东西。
叫丫鬟婆子把小侄女领去自己的院子里后,云夫人留下来和万商说了实话:“说出来不怕您笑话,其实我娘家人做事没章法,已经不是一回两回了,先侯爷刚去世那会儿,他们就……之前我还瞒着权儿、舒儿。若不是这次权儿回来告诉我……罢了,既然他们做舅舅的眼中只有富贵,不给孩子们留情面,我又何必给他们留情面……”
云夫人直言说,这次真是差点就撕破脸皮地和娘家人谈了谈。
也终于叫娘家人知道了她的底线。
但毕竟是至亲的亲戚,就算闹得再难看,也不可能说真就从此一刀两断、彻底没了往来。云夫人把侄女接到身边来教养,是为了叫外人知道云家两位姑娘养在安信侯府呢,哪怕不算正经姻亲,但云家和侯府没彻底断了往来,云家就还能有些颜面。
云家那边呢,算计之心还是有的,不过是想借机传“云家姑娘深明大义”的名声。
万商说:“既然接来了,就好好教养。”都是六七岁的小姑娘,万商对她们肯定不存在偏见,先跟着云夫人学学规矩,要是以后能看出来资质好,跟着思玉念书都行。
云夫人叹了一口气。
她没好意思和万商说,其实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