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2
“这倒是不好找了。”
这年头有几个女子能学四书五经啊。尤其在世家之外,这样的女子就更少了。
“但这种高端人才要得少,一百个人里有三五个这样的就足够。”万商说。前一种是活字印刷时负责挑字排版的;后一种则是负责审核的。审核的员工不需要那么多。
听万商提起四书五经,姜小霜心里就有种预感,觉得她要来一波大的。
那可是四书五经!
用一些老学究的话来说,那是女人不配碰触的东西。
在一些老学究家里,别说女子不能读四书五经,就是每年春上晒书时,他们都不肯叫圣贤书被女子触碰了。晒书的活计只能让小厮干,婢女连那院子都不能靠近。
万商说:“我自是知道如果不限定是婢女,只说是识字的小厮,这一百人肯定好找。但是我想要做的这件事,从前从未有人做过,第一次有人做,我如果只选女子,就是划下道来了……”未来如何不敢保证,但短时间内,大家就得按照这条道道来。
其实现在有类似报纸的东西,叫邸报。衙门里有专门负责抄写邸报的小吏。不过邸报和后世的报纸完全不一样。报纸更包罗万象。而邸报更像是公告性新闻,只刊登皇帝的旨意、诏书、朝廷公告等政治情报,是地方政府了解中央政策的一种渠道。
报纸能玩出来的花样显然比这更多。
而且报纸不像邸报主要由中央朝廷发向地方朝廷,报纸能叫那些还没有当官的读书人全都参与进来。要是民间设几个读报人,那报纸上的内容更是能叫百姓们都参与进来。而邸报呢,哪怕有些邸报会被张贴在城门口,但百姓的参与度还是非常低。
既然抄写邸报算是一份正经职业,那么活字印刷中负责排版的女工,她们同样干着一份正经职业。既然抄写邸报的能当小吏,领朝廷俸禄;那如果报纸这个项目最终被收为国有,那么那些负责排版、审核的女工,她们同样能当小吏,领朝廷俸禄。
世家说女子应当贞静贤淑、不慕名利。万商却说:“如庄师傅那样的小吏,既然有了第一个,自然就应该有第二个、第三个,直至叫女子为吏成为常态。你说呢?”
姜小霜一时间只觉得心里火热。
她当然知道这事很难。
但庄师傅已经顺顺利利地当了小吏,随着送鸡铺越开越多,庄师傅未来说不得就能晋吏为官,哪怕只是九品的末流小官,那也是官啊!和敕命、诰命这些不一样!
姜小霜做出保证:“我会尽快把人找齐的。”
第100章
姜小霜很想在庄三妞晋吏为官这事上推一把, 便问:“今年年前要不要让各地的送鸡铺把小半年的账本总结整理一下,最重要的是带上百姓的感激,然后我们……”
万商明白姜小霜的意思。
文官们很喜欢在年前搞歌功颂德的那一套。要是弄得好, 确实能叫圣心大悦。她们送鸡铺给百姓送去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赢得了百姓实实在在的感激,往大了说这是百姓对新朝的感激、对圣上的感激。这份感激往皇上面前一摆, 皇上肯定会高兴。
趁着皇上高兴,只要有人略提那么一句,庄三妞的前程就稳了。
万商认真想了想, 摇摇头说:“我觉得年前算不上什么好时机。如今就我知道的这些送鸡铺,真正大有成效的还就只有昌华郡主在南泽县开的那一家,其他的进度都比这个慢。年前就有些太赶了……若是等到来年春耕, 皇上正好要主持春耕礼……”
如果当今皇上是那种好大喜功的, 那自然要赶在年前这个时间点。
但当今皇上不是啊。
万商压低声音说:“之前世家他们搞出来的那个孤本,文臣几乎吹上天了, 说什么皇上文治有功, 所以孤本才得以现世, 是祥瑞……我觉得皇上好似没那么高兴。”
表面上的高兴肯定还是有的,毕竟底下的人那么使劲吹你,皇上总不能反驳说不行不行, 我文治一般。但皇上随后就提拔了几个能臣, 比较有意思的是皇上提拔他们的时候,口谕里都差不多有句类似的,大意是你们踏实做事, 朕都看在眼里云云。
这几个能臣是“踏实”的。那究竟谁不踏实?
万商只能想到那些使劲鼓吹孤本为祥瑞的人了。
“啊!”姜小霜惊呼了一声, “你这样想,竟是很有道理。我之前一直以为是因为有人上书……这事把皇上给惹着了……所以……”姜小霜在万商的耳边悄声说起来。
皇上的亲生父母都是普通人。父亲是边城军里的普通一员, 母亲是平民之女。后来父亲牺牲、母亲病逝,他作为烈士遗孤被养在了慈孤院里。随着他年纪渐长,他被当时的吴营千户看重,得了这位营千总的提拔,才一步步爬上来,最终坐拥天下。
姜小霜告诉万商,竟然有人循着皇上生父生母的姓氏不断地往前倒,终于按照这两个姓氏在历史上找到了两位名人,然后上书给皇上,暗示皇上凭此去修整族谱。
如果皇上一心想要给自己弄个高大上的出身,他完全可以昭告天下说被他追封为太上皇的生父就是历史上那位某某公的后人,太上皇后则是另一位某某公的后人。
但皇上显然不打算这么做,直接把折子打回去了。
又因为这个事情……细究起来有些恶心,说不得日后会有人质疑,臣子为什么会上书那样的内容,是不是你这个皇上平日里表露出了对生父生母家世平凡的嫌弃?
为了不担这份恶名,皇上就把这事悄无声息地压了下去。
像万商,因为詹权出了公差,在朝中基本处在无人手的状态,她就不曾听说过这个事。此时听姜小霜这么一说,才算有几分了解。万商有些好奇,其实皇上真去攀附历史上的名人,好似也没什么,朱元璋就是这么做的。当今圣上为何直接拒绝了?
再听姜小霜细说,万商脸上露出了一言难尽的表情。
她最近没少蹭侄女的课,从思玉那里听了好多历史典故。这两位某某公确实有大才,在史书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但细究起来他们都和世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皇上一心要搞世家,假设他心里真的想过要攀附古人,也绝对不可能选这两个人啊!
这事办得……要么是试图拍马屁的人太过愚蠢,一不小心拍到了马腿;要么就是世家那边在试探皇上。如果皇上欢欢喜喜认了祖先,那世家是不是就可以认为他们和皇上之前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可世家凭什么敢试探皇上?他们手里又没有兵权!
万商觉得自己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自从察觉到未来亲家有问题,她变得比以前更警惕世家了。
可这份警惕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