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9


这样的消息,自然不能赶到藏书阁。

“那你们说完消息,他们有没有什么反应?有没有说马上就来看。”

小汾认真回忆,“没有唉,听完也是算了。”

“算了?”沈知澜飚出高音,“不能算了,为什么算了?这不是很好的机会吗?”他躁动的走来走去,还是觉得不能这么算了。

这可是他第一个业绩,要是干不好,以后还会有人愿意听他的主意吗?

既然要干,那就要干好,更不能半途而废。沈知澜打算趁着休沐,亲自去打听一趟,小汾他们毕竟不清楚他心中所想,还是

要自己问才详细。

沈知澜在郊外转悠,哪儿人多往哪儿钻,很快就停在一个有一百多户的村子口。

他们离京城不远不近,还有许多亲戚住在城里,论起条件算相当不错的,衣食无忧。

现在春耕已过,天气温度和雨水都刚刚好,不少人忙着种瓜果蔬菜,还能在夏天里丰收一波,添些口粮。

瓜果这时才刚刚开花抽芽,或者长出小指头长的幼果,沈知澜眯着眼睛,“这是黄瓜?”

“像吗?我觉得不像。”沈葵也凑近来看。

沈潭把这两货拨开,无语的说:“这是丝瓜!又这么难认吗?”

“真的有嘛!我看着长的都差不多。”沈知澜左看右看,还是觉得像黄瓜,他想到什么,突然笑了笑:“说起来,我这也算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吧?”

农活是干不了的,五谷也是不认识的,除非是长好洗干净放超市货架上,那他就认识了。

沈葵笑的,前俯后仰,肚子都要抽筋了。

他们在人家地里争论这个,主人家自然看见了,不错眼的盯着,要不是见他们年纪也小穿戴不俗,早早就要来寻晦气。

笑过了,沈知澜这次认真分辨,“这黄……丝瓜上面是不是长虫了?我们不是记得一个治虫子的良方吗?取材简易,效果上佳,不费吹灰之力。”

“好像是哎!”沈葵故意慢腾腾的背了一遍方子,还问,“我记的对不对?”

沈潭又重复一遍除虫配方,沈知澜还要再重复第三遍时,丝瓜的主人终于忍不住问了,“三位小哥儿,你们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朝廷有个藏书阁,藏书阁里收藏了好多农书,种稻子还是种麦子,养果树还是养鱼虾,统统都有,我们看完之后,顺便就把这个除虫方子记了下来。”沈知澜认真回答。

第70章

丝瓜主人还是心存疑惑,不肯尝试,万一这方子是假的,不就白费功夫吗?

沈知澜循循善诱:“这个方子就是写在农书上的,白纸黑字,一个字我也没掺假。需要用的东西不多,还是自家有的,就找

那么一两根丝瓜藤试试,又不会亏本。可除虫的方子要是真的管用,那这一大片的田,一大片的丝瓜,可就都有救啦!”

这投入和产出比,杠杠的。

丝瓜主人思来想去,悄悄把方子给记了下来,这小孩说的也没错,试试不会亏本,成功可就赚大了。

沈知澜见他表情松动,若有所思的模样,也没有继续催着卖安利。太迫切了也不好,对方会误以为他有猫腻。

沈潭配合的极好,又装做不解的样子问:“其实好多除虫救灾和丰收的法子,都写在农书里,大叔你怎么不去找这些书看呢?”

丝瓜主人斜睨他们一眼,“拿我逗乐子呢!”

他见三人还是不解,看在他们年龄幼小的份儿上这才说,“我能认识几个大字?就是把书白送给我,也是它认识我我不认识他,怎么学啊?”

“那也可以找村里的秀才或者读书人,让他们念给你们听啊!”沈葵没忍住追问。

“秀才都忙着读书做学问哩,哪儿有空搭理我们这些泥腿子?”丝瓜主人说着带了三分酸气,看着这三个瞪圆眼睛的孩子,又叹了口气,“你们以后要是碰见有人拿着书本问,能多点耐心,告诉他们就行。”

别的是指望不上咯!

这话听的沈知澜心中沉重的很,他辗转换到另外一块田里,又听到差不多的话。

三人走了一圈,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农书目录的事情推广不下去。

沈葵道:“就好比我们发现了一道绝世佳肴的菜谱,兴高采烈想要让所有人都学会,把方子公布了出去,半月过去无人问津,一打听,嘿,原来大伙儿连饭都吃不饱,肉吃不上!”

“绝世佳肴,对他们来说太远了,还不如先学学怎么把馒头做好。”沈潭继续说。

“我还以为自己了解民生,深入百姓,没想到也是个何不食肉糜的。”沈知澜也批评自己。

在前世有九年义务教育,有全民扫盲,文盲率降到最低。穿越后的环境,即使是小孩也认识几个字,让他浑忘了现在是古代,是读书人金贵的年代。在古代找到一个识文断字的人,跟在现在找到一个纯文盲一样困难。

三人虽然找到了原因,但情绪低落,丧里丧气的回到家。

沈知澜一心想要干点成绩出来,却没想到这成绩是空中楼阁,连地基都没打好,那还怎么建房子?索性放弃得了。

他的沮丧没有瞒过家里人,姐姐沈知汝私底下悄悄问他,到底有什么烦恼,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

沈知澜就原样说了。

沈知汝本以为他碰上了什么大麻烦,已经在脑补怎么怎么处理,却没想到是这样的小事,笑的前俯后仰,肠子打结。

她一边揉肚子一边说,“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在我看来,这可是彻彻底底的小事一桩。”

沈知澜拿“你莫哄我”的眼神看她,沈知汝逗他,“求我,求我就告诉你。”

沈知澜一通好姐姐的彩虹屁输出,终于把沈知汝哄开心了。

“这事其实简单的很,不识字的人有不识字的做法,不然他们是怎么记农时,耕种和家常菜谱这些东西的呢?农书里记载的东西,没准人家比我们还熟呢!只要有人提,又怎么会记不住?就是真的记不住,编点顺口溜,不一样能记住吗?”

沈知澜被一点拨,豁然开朗,“对啊,我怎么忘了这茬呢?当初潭堂兄去教人孵鸡蛋,不就是这样吗?”那些老农可能不懂技术上的东西,可只要给他们说明白讲清楚,他们立马就能举一反三,见微知著。

沈知澜狠狠抱着姐姐转了两圈,“谢啦姐!”

这个问题他总算知道解决方法了。

他把自己想到的解决法子都写下来,然后转交给了韩相,一事不烦二主。

韩相见到信件后,含笑重新撰写了条陈,分给户部的司农司,司农司专门负责劝课农耕,鼓励桑麻等等事务,由他们来负责推广农书,才是各司其职。

皇帝查看今日的奏折时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