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5


提供二次机会,前面爽快交银子的商户,下回可就没那么好骗……咳咳,爽快了。”

“长了教训,下次再有什么机会,他们才会积极响应。”

“倒也是这个道理。”沈岩瞬间领悟,“还是咱澜哥儿聪明,新脑子就是转得快。”

跟沈知澜混的久了,他偶尔也会冒出几句俏皮话。

沈知澜自我调侃,这可不是新脑子,而是组装机,新显卡配置旧机上。

不管如何,售卖种植权这事完美解决,沈岩把银子一分不少的交到皇帝手里,由他分配。

一百多万两呢,能干好多大事,不论是添置兵器还是修筑堤坝,挖掘水渠,也能顶上大用。

四位丞相虎视眈眈,都准备把这笔银子争取到自己管辖的范围内。

而这一日的大朝会上,在内侍宣布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后,有一御史突然站了出来,弹劾沈岩违背祖制经商,与民争利。

被点名的沈岩一脸迷茫,啊这?他咋了?

御史还在滔滔不绝,引经据典的指责沈岩身为郡王世子,享受着天家富贵,却为了蝇头小利跟百姓争利赚取钱财,其心可诛云云。沈岩好几次想要张口辩驳,都被此人怼了回去。

出售种植权时,管事背后是谁也没有遮掩,毕竟果树就种在沈岩家的养鸡场内,旁边的百姓一问就知道。

只是出于没成功前暂时不透露消息的原则,除开当事人和四位丞相,并没有通报给其余人。

这就尴尬了嘛。

皇帝身在御座上,微微眯起眼睛,是谁背后捣乱?或者想搅混水?

总不能让人忙前忙后,还要挨骂,冯相主动挺身而出,解释道:“此事左宗人早就通报上来,是他命人研究出了相关技术,又敬献给皇上,所得收益也全都上缴国库,一文不少,此刻正放在户部清点。苗御史只怕是听信流言,误会了。”

冯相没说的更难听,但那位御史掩着通红的面颊,退了下去。

皇帝突然哀叹一声,用推心置腹的语气说道:“前些日子英王和寿安长公主的事情,想必各位爱卿也听说过了,朕格外痛心,血脉同源同宗,朕也希望各位宗亲能够安稳度日,并且为国效力,不论是著书立传,还是耕地养殖,都能发挥出作用。”

“左宗人便带了一个好头,悉心研究出新品种的果树,替国库赚回一笔银两,堪称范本。”

沈岩立刻挺直腰板,听听,夸他呢。

“开国迄今一百多年,时移世易,先祖虽然立下规矩,但未必适用于现在,朕想着,有些规矩可能也要适时变一变了。”皇帝偏在这时住了口,没说到底该怎么变,就宣布退朝。

皇帝还在时朝臣还能保持沉默,等他一走,朝臣立刻炸开了锅。人人都盯着自己的盟友,想讨论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要说受影响最深的,还是几位亲王,应王褚王和恒王眼睛都要瞪出火来。

什么意思?宗亲的绳索要松开了吗?

亲王郡王们享受着超品俸禄,地位超然,但身上并没有实职只有虚衔,只有皇帝给他们任命,他们才能沾一沾权利的边。

应王心里清楚皇帝是决计不肯松开对他们管束的,偏偏又忍不住抱着幻想,只要松开一点口子,没准呢?有一点缝隙,那就有漏洞可钻啊。

而朝廷官员更多是担忧,宗亲们不作而食,还自带跟皇室攀亲戚的利器,如果让他们再担任官职,岂不是飞扬跋扈,趾高气昂吗?

越想越是担心,已经有人连夜开始写奏折抒发对此事的看法了。

消息自然也传到宗学,宗学学生本就对这些事情敏感,此刻更是议论纷纷。

下学回家时,沈潭便悄悄问起沈知澜的想法,沈知澜想了想,“其实对宗亲来说也是好事,许多人恐怕还是想出来扑腾试试吧!”

虽然能拿到固定工资,但这工资日渐贬值,买油不香买醋不酸的,也闹心。

沈潭跟着点头,“要是可以,我也想试试,学了一身本事,我就是去养鸡鸭也能赚到银子。”

“就是,别担心这个,车到山前必有路嘛,我们还能饿到?”要是放开限制,沈知澜不知道有多少主意等着实施,简直如鱼得水,巴不得。

宗亲朝臣们纷纷上书,发表自己对此事的看法,包括封地里京城近的听到消息,也会上书,洒洒洋洋说了一大篇,皇帝既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最初焱太祖定下的宗室荣养制度,本心是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安享富贵,不论怎么样都有一口饭吃。但开国一百多年后,宗室人数逐渐增多,代代生育,就逐渐繁衍出一系列的问题。

对外,荣养宗室是一笔非常大的费用,差不多占据一城赋税的三分之一,还有藩王欺男霸女,干涉司法等问题,当地长官对十分棘手,管又管不了,不管又不行,头都大了。

对内,亲王自然享受着最好待遇,一桌酒席足够一户人两年的嚼用,而闲散宗室受制于条例,禄米贬值,晚发,攀比和撑面子等等问题,靠借贷生活,也难。

现在要解决这个,牵一发动全身,很难处理又不得不处理。

皇帝是从天书上发现这个问题的,看完后不得不说,不处理早晚会拖出更大的问题。

但具体该怎么解决,他还没头绪。这倒霉的天书只简单描述了,某日沈知澜跟丞相闲聊,说起解决宗室问题有上中下三策,并且现场挥毫写了一篇《宗室论》,让丞相大赞妙计,轻松解决此问。

可是这天书偏不肯显示这篇策论的具体内容,勾的皇帝心头痒痒,偏还看不见。

第81章

吊人胃口!

皇帝暗中腹诽,又拿天书没法子,要是天书能够随心所欲显示,他也能省下不少力气。

等等!

天书虽然不肯显示,但正主还在啊,没准正主心里早有腹案呢,试试,试试又不会亏本。

皇帝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

“路大人!”

沈知澜下学后,又看到路指挥正在集市上巡逻,颇受欢迎。

路指挥长着一副典型的武人身板,个高肩宽胳膊有力,浓眉大眼眉清眸正,一副最佳女婿模板。周围的小贩都在拼命把自家产的蔬菜瓜果塞到他手里,奈何路指挥统统婉拒,小贩们又悄悄的塞到巡逻兵卒的手里,兵卒们碍于自家长官的面子,也不好收,连忙跑开了。

沈知澜笑吟吟看着这副画面,看来路指挥很受欢迎嘛。

路指挥颇为无奈的说,“沈小哥,难得碰见,请你吃糖葫芦,去不去?”

“去啊,有的吃为什么不去?”沈知澜一口答应下来。

现在的糖葫芦都是纯天然没有加化学成分的,吃着甜脆甜脆的,沈知澜一口一个,很快就啃了一半,他见路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