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
织,要求要带有1—2个叶原基,长度0.1—0.3mm左右,之后将切下的组织放到培养基中培养出基础苗。
之后对基础苗摘取茎段进行培育,大概二十多天后脱毒苗就长成了。
这个方法需要显微镜和无菌环境。
西方在八十五年前就已经制造出原始的显微镜了,六十四年前提出复合式显微镜的制作方式。
在十年前罗伯特·胡克发现了植物细胞,所以现在的显微镜完全符合实验要求。
无菌就是高浓度酒精消毒,而明清时期的白酒算是古代最高浓度的酒精了。
元朝时期蒙古人统治,他们带来了一种蒸馏奶酒,蒸馏提纯酒的方法就此传入了中原。
白酒就此出现。
而酒精可以在白酒的基础上提纯做出。
这两样东西胖团子想要的话也很简单,显微镜可以找传教士购买,以西方传教士狂热的宗教信仰态度来看,能够接触太子,讨得太子的好感他们会心甘情愿的奉献出很多东西。
酒精的话,宫中不乏许多陈酿佳酿,将它们再次蒸馏提纯就能拿到酒精。
还有热处理,顾名思义是利用病毒的不耐高温来杀死种薯中寄存的病毒,这也是最方便的方法。
将种薯高温下放置四小时后立刻拿出放在常温环境下,每天如此循环处理一个月脱毒。
低温处理亦是如此,在四个月长时间的低温处理后,再进行茎尖培养,这种适合在秋薯收货后进行。
胖团子听完后感叹:“种薯惨,中那么多毒。”又是高温又是低温的才能将大部分病毒去除。
“所以你要加油给它解毒喽,这一波土豆育种可以热处理后再种下,看看产量会不会提高。”九黎十分熟练的哄娃道。
“嗯嗯。”胖团子听话点头答应,听完九黎一席话,心里有底后的胖团子出了识海醒来。
他揉揉眼睛,拍拍小脸蛋,为自己打气。
随后翻身爬下床找到小宝箱,抓出一把金瓜子,准备去找徐太监。
“殿下,你要去哪儿呀?”红翡准备着脸巾,看着胖团子下床后跑来跑去,最后还要出去,赶忙叫住了他。
“要去找徐太监。”胖团子停下脚步,转身回应道。
“这些都是给徐太监的赏赐吗?”红翡故意问道,趁机上前给胖团子擦脸。
“唔唔唔,对唔。”胖团子的声音因为擦脸的动作变得哇唔哇唔的,但还是听得出大致的意思。
“好了,太子殿下去吧!”红翡擦完之后松手说到。
她笑着看胖团子脚步轻快的走出去,一看就知道他心情愉悦,不见中午那副丧气样子。
他跑跑跳跳来到昭仁殿旁放置土豆的小库房,之前原本是个空房间,后来被他征用,在温度升高时放土豆苗,徐太监就在这里。
空旷的屋内没有任何摆设,只有几袋子土豆,徐太监盯着土豆,想要想出土豆不达预期的原因,思考良久无果。
他烦躁的抓耳挠腮,心中不断发问,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快想出来呀!
胖团子进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一幕,他伸颈探问道:“你身上痒吗?”
突然出声的胖团子下了沉浸思绪的徐太监一跳,他跳起后才看到胖团子,连忙行礼:“回太子殿下,奴才是在反思是否有哪里做的不好。”
听到这话的胖团子心下发虚,徐太监做的一直很好,但是自己因为斤两差别造成的闹剧搞得他现在特别苦恼的样子。
胖团子张开小手,露出那一小把金瓜子道:“你的赏赐,斤两是弄错了,你做的好,特别厉害!”
徐太监听着感动极了,差点要哭出声音来,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真的是太好了,为了安慰他还来骗他。
当时殿下那副样子怎么可能是记错了,绝对就是殿下说的那么多,都是自己种植不利,惹得殿下失望。
殿下不但不罚,还赏他这么多金瓜子,徐太监心中立誓,一定要为太子殿下种出那种一株能产几十斤的土豆!
徐太监一脸坚定的双手捧上接过胖团子赏的金瓜子,脸上也恢复了正常神色,对着胖团子保证道:“奴才一定发奋图强种出那种几十斤的土豆!”
胖团子赏完后听到他的保证满意的抬手拍拍他的肩膀道:“学热处理,一定能多!”
“热处理?”这是什么?徐太监一脸疑惑望向胖团子。
“土豆不多是中毒,要高温杀毒,这些都中毒,要杀毒。”胖团子先是对徐太监解释,然后指着那九袋子土豆说道,
“高温两时辰,持续一个月。”胖团子说出热处理的做法和所需时间。
低温处理有制冰技术好像是可以实现的,但现在为时过早,等到脱毒完四个月后这边还没有到种植季节。
收完秋薯之后进行处理正好赶上春季种植,时间点恰好。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入v啦,谢谢宝宝们的支持?
第38章
“高温?”这个词徐太监没有听过,他不禁疑惑出声,温水他知道,高温是表示冷热吗?可既然是温的又怎么用高来形容呢?
“比午膳时还热,烫烫的,热的流汗…”胖团子尽力的和徐太监解释道,九黎说的实验要求是四十度消毒,最开始他也不明白。
后来她就拿日常生活中的温度做比较,说四十度比午间温度还要高十度左右。
“那土豆不会被煮熟吗?”徐太监惊讶开口,正午那温度在外面站久了感觉都能将人的脚底板烤熟了,土豆在比那还热的情况下呆两时辰,真的不会熟透吗......
“不会,不是煮,只是放。”胖团子解释完后,感觉徐太监更迷茫了。
“明天我做你看。”胖团子见再三解释徐太监还是不明白,他叹口气摇头伸手拍拍徐太监肩膀道,他决定自己亲自出马,像之前一样自己示范教会徐太监。
......
不要觉得西方来华的传教士只是单纯的传教士,其实他们往往精通各种技能,尤其是天文学,他们很多人都在钦天监任职。
传教士中最风光的当属已经去世的汤若望,从明朝到清朝都被重用,在顺治时期更是因为才能受到了当时三位掌权者的看重,顺治更是称呼汤若望为玛法。
又因为顺治的看重,汤若望还突破了以往受碰壁的传教得以在宣武门内建起一座欧式风格的天主教堂,参观拜访的人员多不胜数。
传教士们乘机宣传,教众一度达到了上万人。
汤若望被指控罪后病故,树倒猢狲散,传教士们被驱逐,教堂也因此沉寂下来,就算是后来康熙为汤若望翻案重用南怀仁也无济于事。
这象征着传教士辉煌教堂如今还被他们用着。
胖团子今日也来到了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