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7
,自然会将老狮子杀死,或是将他们驱赶出领地。”
“这在动物群体里是天经地义的事,哪怕是母老虎养大了幼崽,幼崽长大后,也会毫不留情将母亲驱赶出领地。”
“动物世界本就应该如此。”
杰克也不太理解这边的人为什么还能“三世同堂”更有甚的“五世同堂”,一家子老老少少的在一起,未免也太恐怖可怕了。
罗小薇奇怪道:“可你之前不是说你很爱自己的家人吗?”
“我爱自己的家人,这件事情毋庸置疑,可其他的老人又不是我的家人,他们死了跟我有什么关系?”
……
罗小薇之前眼见那些外企的人拿着几千上万的工资收入,以为国外发达世界简直就是天堂,所有的民众都那么有钱,人民个个生活富足,不会有文盲,所有人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而事实上?
贫民窟里有一大堆自生自灭的人,死了也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富人和有身份的人居住在不同的社区,贫富悬殊巨大,两种人哪怕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哪怕只相邻一个社区,却过着天差地别的生活。
至于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了就应该被淘汰,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从利益的角度来看,的确如此,老了又不能干活,只是在浪费粮食,甚至在浪费空气。
……
罗小薇打了个冷战,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也挺好的,有儿有女,生活富足t,幸好他们这里讲究个尊老爱幼。
*
写字楼里进驻了无数外来企业,这些外来企业不仅带来了各种国家的员工,同时也在国内招工,并且,在这种时候,国家开始发行一种叫做“外汇券”的货币。
外企单位使用外汇券给员工发放薪水,这样的外汇券可以进出入各大友谊商店和友谊宾馆,不需要任何票证和介绍信就能购买国外的进口商品。
这种外汇券在出国的时候可以按照相应汇率兑换成国外的货币。
外企单位在国内所招的职员并不多,但也需要大量基层后勤人员,比如保洁保安前台跑腿的——等等,他们都能得到名为“外汇券”的工资。
一开始,很多人心里犯嘀咕,不愿意收外汇券,可眼见外汇券能买到进口的香烟洋酒彩电……拥有外汇券的人,就成为了亲朋好友羡慕眼红的对象。
“那个孙老太,她只是在外企公司拖地,她一个星期能得到这个数!人家是按星期发薪水的。”
“听她那得意的,说要给儿子买一台彩电。”
……
跟国内普通职工相比,外企工资开的薪水非常高,哪怕只是普通的保洁工资,都有上百的收入,可谓是人人争抢着进入。
大杂院里的高春芳,她就辞工去外企干保洁了,人非常的得意,还炫耀自己手里头的外汇券,“这玩意能买进口货,什么都能买!”
“再等几个月,咱家就买进口彩电!”
她天天这么显摆,引得葛老太和几个儿媳羡慕不已,罗小薇听见了,已经学会了不吭声,女儿的对外语言班,也收外汇券,这会儿她们家的外汇券可不少。
“小薇,我要报名你们那个英文班,我也要学英文!”
外企员工的待遇暴露出来,姜敏的对外语言班“爆了”,无数人蜂拥而来报名学外语,就为了能够进外企上班,领外汇券当工资。
这时候外企招工也挺难,想招大学生基本招不到,于是他们的招工就很随意,普通的办事人员,并不讲究学历,能认字,会外语的就行了,最后是懂口语能交流的。
因此,懂一门外语,那就是进入外企获得高薪的敲门砖。
姜敏的对外语言班,一下子扩充到了四十多个,这下不是缺学生了,而是缺老师了,她连忙又找汤姆和伯克纳等人帮忙介绍外教进国内当老师,又重新择选地方开外语辅导班。
姜敏在辅导班遇见了自己老朋友——方池。
“姜敏,好久不见了。”
姜敏见到方池很高兴,两人聊了一会天,方池知道英语班是她开的,倍感稀奇,“敏敏,你可真是越来越有本事了!”
“你呢,也是来学外语的?”
“嗯,我们医院有出国进修的机会,我想争取。”
姜敏点点头,问道:“你们这些医院都有送医生出国进修吗?那你比较懂情况,如果你出国了,能不能帮我打听打听,我弟弟那样的情况,可以去哪里医治。”
“你知道我弟弟的情况……我听说国外有一种叫做’人工耳蜗‘的东西,你能不能帮忙仔细打听打听。”
方池点点头:“如果我能出国,我会帮你留意情况。”
“那太好了,你就别交学费了,免费来学吧。”
姜敏很想打听国外的医疗水平,可是伯克纳等人自己都不清楚,毕竟不是医学人士,也不懂她弟弟的具体情况,不能打包票。
姜敏只知道如果能治疗,医药费准备个上百万米元,妥妥的够了。
让方池帮忙打听这个,聊胜于无。
弟弟姜诚平的身体都已经这么多年了,也并不急于一时,姜敏准备等他大学毕业了再去,好歹把国内的课程学完。
她也查过了一些资料,他弟弟这样的情况,可以专门定制辅助听力的助听设备,听说这种玩意叫做“人工耳蜗”,才刚刚应用于临床治疗,价格昂贵。
很多失聪的佩戴人工耳蜗,都有助于听见声音,可也听说效果因人而异,有的人只能听到类似喇叭声这样的嘈杂声,听不清楚人话。
至于究竟能恢复成什么样,还要看恢复训练的情况。
第一批人工耳蜗进入临床治疗,始于一九七六年,现在只刚刚过去了四年,也只有鲜少的新闻报道,姜敏并不清楚人工耳蜗究竟是什么东西,但是等到八二年,再过两年,经历过六年的临床应用,技术应该会更加成熟。
她还没敢把这些具体的消息告诉罗小薇和弟弟姜诚平,只说将来赚钱了带他去国外治病,不过大家也对治疗情况感到茫然。
越了解“人工耳蜗”,姜敏就越感到有希望!哪怕姜诚平不能说话,能恢复些许听力也是极好的,可弟弟佩戴上人工耳蜗,究竟能恢复成什么样子,还是个未知数。
第106章
一九八零年夏,姜雪参加完了高考,按照她自己的话来说,她肯定是考不上大学的了,她想做生意赚钱,姜敏劝了她好几句,姜雪仍然固执,说自己不是个读书的料。
“先等等——万一你就考上了,好好读书,这样吧,等些天你跟我一起南下去羊城,让我瞧瞧你究竟有没有做生意的天赋。”
姜敏觉得妹妹姜雪把做生意想的太简单了,好歹也得拿个文凭,多见见世面,姜雪却说:“读书读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