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0
地道:“你就不能多亲一下吗?”
陆殿卿哑然失笑,无奈地用额贴着她的,低声说:“这是办公室,不能胡闹。”
林望舒扁着唇,勉强道:“好吧……”
陆殿卿:“我带你去旁边洗洗脸,还有一些工作要处理,等忙完了,带你回家,今天不要去学校了。”
林望舒:“嗯。”
陆殿卿便领着她过去了旁边,让她洗了手脸。
因为流泪了,眼角其实还是有些泛红,不过好在不明显。
两个人一起过去办公室,林望舒想起来了,问道:“你同事说你去北京饭店,完事就不回来了,怎么又来了?”
陆殿卿温声道:“今天接到通知,有一份紧急的文件需要处理,恰好那边的工作结束了,我们就先回单位了,要收传真。”
林望舒:“哦。”
一时只觉得庆幸,他回来了真好,当时她心里真是忐忑惶恐,她太需要他来安抚自己了。
陆殿卿:“父亲今天没上班,陪着母亲去上海了,估计明天才回来。”
林望舒:“好。”
陆殿卿:“今晚想吃什么,我给你做,或者去外面吃好的?”
林望舒:“就在你们单位食堂吃吧,我有点饿了,再说也没别心思吃别的。”
她才想起来,她竟然没吃饭,一直没吃,脑子里也没这回事,现在心里好受了,想起来了,一想起来,肚子便开始咕噜噜地叫。
陆殿卿笑了:“我先带你去食堂找点吃的。”
他便带着林望舒去了食堂,不过食堂不是饭点,师傅都在休息,根本没吃的,幸好旁边有一个副食摊,有面包,也有鹅肝泥肠大肉肠,陆殿卿便要各要了一份。
他低声说:“据说最近食堂请来的师傅是以前解放食品店的,倒是做得地道。”
林望舒闻着那面包和肉肠的香味,已经有些馋了:“解放食品店?”
陆殿卿:“就是以前的法国面包房改的名。”
这事他也就没再多说,带着林望舒回去了办公室,陆殿卿忙工作,林望舒便到了一处僻静地儿吃东西。
吃饱后,陆殿卿给了她一杯茶水,她喝过了,就拿着一本书从旁看。
办公室里有传真机咔嚓咔嚓的声音,也有钢笔划过纸张的声音,偶尔还有谁在打电话。
林望舒再次回想着这一切,从她回到二十一岁开始,好像除了那位席铭教授,并没有别人就这么莫名不见了。
所以截至目前,这辈子和上辈子最大的不同,就是少了席铭这么一个人。
这让她越发觉得,果然自己的奇异境遇和席铭教授有关,也和那个神芒激光器有关。
她对自己的将来,本来也没什么特别的想法,选择物理专业的时候,也是有些随性,这种随性里,当然多少也是抱着一探究竟的想法。
只是如今,没有了席铭教授,那后面的什么神芒,还会出现吗?
如果没有,那自己这辈子永远不会知道真相了。
她无奈地想,知道不知道真相,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不了,反正家人在,陆殿卿在,日子过得也舒心,这不就行了。
她这么胡思乱想着,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以后中国激光的几个重要关卡,都是这位席铭教授一手攻克的,可以说是立下汗马功劳。
如果没有了这位席铭老先生,那——
她赶紧收敛了思绪,不敢再去想了。
激光学可以说是本世纪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战略意义层面的,激光涉及到飞船、国防武器以及医学各方面的发展,国家领导人重视激光研究发展,会大力投入的。
这国家人才济济,这些都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土壤,历史是偶然性的必然,所以没有了席铭教授,也会有别的研究者做出那一番成绩,这些并不是她这样的小人物需要担心的。
她还是想想等会吃什么吧,她要吃点好吃的!
第92章 (补录)
本来以为五点多陆殿卿就可以结束,这样就可以陪她去食堂吃饭了,谁知道并没有。
他们办公室里所有同事都很忙碌紧张的样子,陆殿卿在这个过程中接了两个电话,一个英文的,一个是林望舒不懂的语言。
他神情看起来有些凝重,低声过去和旁边同事商量着什么,气氛甚至有些紧张。
其实他们单位的管理没有那么严格,中午时候单位食堂里经常有家属子女,就是现在外面草坪上还有家属子女在踢球呢,办公室里也时不时有外人来找。
但她还是觉得自己不应该听到不该听的。
她便过去和陆殿卿商量:“你给我饭票,我自己去吃饭好了。”
陆殿卿看她,满脸歉意:“有点忙,你先去吃吧。”
旁边同事见此:“殿卿你去吃饭吧。”
不过同事在加班,陆殿卿自然不可能走,于是林望舒就去食堂吃饭了,吃了后,还给陆殿卿以及他同事带了一点肉肠什么的,回去后,分给大家伙。
大家自然很感激,一边忙着,一边往嘴里塞了点东西,陆殿卿也就着茶水吃了一点。
他们继续忙,她就在旁边角落里看书,一直到了晚上八点多,陆殿卿终于忙完了。
他收拾着桌子和公文包,无奈地道:“没想到让你等了这么久,你们学校没什么事吧?”
林望舒这才想起,从今天中午开始,她就旷课了,从学校消失了。
她受了一场惊吓,现在觉得天大地大谁也没有家人大,陆殿卿在她心里就是一半世界了。
反正旷课一天又不会开除,着急什么。
陆殿卿看她浑然不在乎的样子,无奈:“走,回家。”
两个人往外走着,林望舒便和他说起之前系里想让她当代班长的事:“反正我该说的都说明白了,以前这种事我肯定躲着。”
陆殿卿略沉吟了下,道:“你这样想也有道理,再说你也无意于走仕途吧。”
如果想走这条路,那么在北大期间便开始历练,进学生会,参加各种学生活动,如果好的话,能走到校学生会主席的位置,甚至做到校团委书记,那也算是进入竞技场了。
这种在校期间已经在积蓄资历的,运气好毕业基本都能安置很好的位置迅速升迁。
林望舒一听就赶紧摇头:“我哪是那块料,那工作就不是人干的,那些是非我只想离远点!”
八十年代,高校工作那可是重中之重,组织工作之艰巨繁琐,非常人所能想,那也是风口浪尖上的位置,火中取栗。
她还记得,就在她踏入北大当行政老师那一年,海淀区竞选人民代表,北大本科生和研究生成为单独的一个选区,到了那个时候,北大学子将陷入激情昂扬的竞选中。
她亲眼看到那些候选者发表演讲,进行辩论,阶梯教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