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


权,都是安排她做什么就只能做什么。

跟爸妈还能撒撒娇。跟哥嫂可就别想了,甚至干活还得更积极主动才行。

娜娜看到妈妈也没闹着要妈妈抱。

平常在家她就都是跟着小姑的,吃喝拉撒睡都是小姑在管。

话说到这里,三个人便一道回去。

走出大门的时候,于朵瞥了一眼门卫室墙上的大钟。

还有半个小时才下班,她大哥显然不会同时请假回家。

那回头嫂子和二姐之间闹得不愉快,谁在中间转圜?

她么?她没这个面子啊!

中国的传统,长幼有序。

她这个小的、同时也是还没正式参加工作挣钱的,在家就只有听话的份儿。

兄嫂、姐姐都不会拿她当回事的。

嫂子方才这话分明是在敲打她。

二姐那脾气也不是她能劝得住的。

而且姐妹俩这十年没见几面,她的话在二姐那里同样完全没分量啊。

于朵抱着侄女,心事重重的跟着嫂子往家走。

他们家是一个大杂院里的两间,当年爸还在的时候分的。

整个一进院子还住了另外五家人。

后头还有个一个连通的、这么大的院子,也是机械厂的宿舍。

不过因为毕竟是两个院子,平时的往来就没一个院子的多。

邱新梅想了想,于凌回到大杂院,管院杨大妈是个热心人。

见于凌没钥匙进不去家门,肯定会让她到自家坐着等的。

如果小鹏先回家,肯定就会告诉他是他大姑回来了,让他领回家去。

放学回家,早几分钟、晚几分钟也是有的。

于是加快了脚步,“我先回去看看。”

第3章

于朵抱着侄女,走不了那么快,只好应了一声跟在后头,慢慢就被落下了。

邱新梅加快脚步,上台阶走进了自家大杂院的大门。

左右两个大杂院的人也都知道于凌回家了,更知道当年于家姑嫂闹得很不好看。

看邱新梅这样子,莫不是又有热闹可以看了?

于是便有人三三两两的跟了进去。串门嘛,走动很正常的。各自到自己相熟的人家坐一坐,顺便就把热闹看了。

邱新梅进去大门一看,自家门口没人,放着两个大行李包。包上的‘为人民服务’都有些脱落了。

于家住的是北向右边的两间,左边的两间就是杨家的。中间还有一条道通往后院。

杨大妈在窗口看到邱新梅便探头道:“新梅,于凌回来了。”

于凌撩开杨家厚厚的门帘子走了出来,还不忘回头对杨大妈道:“杨大妈,麻烦您了啊。”

杨大妈道:“说什么呢,大家三十年的邻居了。就坐一坐还跟我这么客气。”

她心头也有些犯嘀咕,可别闹起来啊。

闹起来了别人可以看热闹不管,她这个管院是脱不了责任的。

邱新梅看到院子里多了不少隔壁两个院的人,这个院在家的老的、小的也纷纷看过来。

便直接站在中庭道:“二妹,你回娘家做客怎么不发个电报或者写个信提前通知一声?你看我们一点准备都没有。”

于凌刚对杨大妈客客气气的,但对上邱新梅可就不客气了。

她板着脸道:“谁说我是回来做客的?你没看报纸么,国家让我们知青都可以回家了。我这是回家,回自个的家。”

各个屋里的人兴致都来了,这不进屋就开始了啊。

邱新梅道:“看你这说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都结婚了,回娘家自然就是娇客了。”

幸亏他们打听到了这个!就算不能真的拒之门外,却可以名正言顺的把于凌当客人。

院子里的人齐刷刷看向于凌,你都结婚了怎么回城的?

这不符合政策啊。

而且,几时结婚的,一点都没听说啊。

于凌皱眉,“我离婚了,这样就不违反国家的政策了。”

知青在这个节骨眼离婚的很多。

跟当地农民结婚的男女知青,知青和知青结婚的,为了回城好多都离了。

甚至有一些和当地农民结婚的,根本就没有领结婚证,只是在村里摆了酒席的。这种连离婚手续都不用办。

这是国家政策!哪怕村干部是被‘离婚’农民的本家亲戚,也不敢拦阻。

不然告到公社去,他们脱不了干系。

不过,于凌是办了结婚证的。

她和钟言结婚领了结婚证,没离婚证两个都走不脱!

邱新梅板着脸道:“离了和没嫁,这可是两码事。”

院里在站和在坐的纷纷点头,说得有道理啊。

父母都不在了,你要离婚回来住,这确实得哥嫂点头才行。

而且,离婚如今真不是多光彩的事啊。

于凌嗤笑一声道:“邱新梅,我可不是回来求你收留的!爸妈留下的房子、钱,我也有一份。不能说下乡吃苦受累就是我的事儿,继承房子和钱、接班的好事儿就是你们两口子的。更何况你那个工作,当初下乡前爸妈是许了我的。如今爸妈留下的房子和钱,你们还要全部霸占了。没这样的道理!”

于朵在门口遇上了回家的侄儿,三个人还是从院门口挤进来的。

围了不少来看热闹的一条巷子的邻居嘛。都懒得到这里头的人家串门遮掩了,就正大光明的站着看。

一进来,于朵就听到姐姐这话。

楞了一下她道:“二姐,你回来啦!”

于朵本来心头

还隐隐担心二姐又会吃亏,听她这么有战斗力便安心了不少。

二姐离婚的事,她其实也猜到了。

于凌转头看过来,定睛看了看于朵,“小妹?”

她和于朵相差十一岁。

她下乡的时候于朵才五岁。后来回来了几次,于朵一直在变化。

如今更是长成个大姑娘了。

不过,看脸嘴确实是她妹,跟她下乡那阵有六七分像。

说来她爸妈也真是放心兼狠心,这样花骨朵一样的女儿弄去下乡。

十八岁的儿子留城里接班。

还说是之前就定好的事,不会因为政府让青年下乡就更改。

这家里于凌不恨于朵。

于朵自己运气好。等她长大了不用下乡了,这不是占了谁的便宜。

但于承和邱新梅两口子,她恨毒了的。

于朵点头,“哎,是我。大嫂,小鹏放学了,大哥也快要下班,我做晚饭了吧?”

邱新梅刚也是被于凌的话整得一时懵了。

什么,她竟然是回来抢房子和钱的?

房子这是摆在明面上的。当年公婆分的,主要是公公。

他们还留没留钱,那肯定有啊。

公公可是五级钳工,60多块一个月呢。70年代这绝对是高工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