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1
千块钱,又要了一个联系方式。
“我父亲这边,还要劳您多照顾。”
那远亲推辞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实在没推过,只好拍着胸脯保证一定逢年过节多烧一点。
简锋祭拜完父亲,想着难得来一趟东北,就带着母女俩去了哈尔滨。
在哈尔滨游玩了几天,一家人这才踏上回家的旅途。
简梨买了一堆的俄罗斯巧克力,准备回家送人。
简锋这一个月基本没忙过正事,但是也没有人会说他什么。
那一个个小老板,都想得是,要是自己家孩子能考上清北,那别说是一个月不工作了,就是一年不挣钱,都心甘情愿啊!
“这老小子,真是有点运道。”
做生意的人都迷信,这种迷信大多都基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因果归纳。
要论勤奋,简锋当然勤奋,但是勤奋的也大有人在。
要说精明,简锋也看不出多精明,真精明的人,早在八十年代干倒爷都发起来了。
要说幸运,那所有人都要投简锋一票。
这两年有些人生意不顺,就想着找人看看事,这些人不约而同都来问简锋。
理由是简锋中年发迹,一定是这方面碰到什么高人了。
简锋从哈尔滨回来,就被人堵着打听。
他哭笑不得:“真没有。”
“都是兄弟,你偷偷跟我们说说啊,别只顾着一个人发财。”
简锋还说没有,最后那人也只能当他藏的深,打算以后再来问。
简锋回到家,自己一回想这些年,不光是旁人觉得,他自己也觉得十分玄妙。
仿佛从女儿初二开始,家里就在一路走高。
运气啊,它是个不讲道理的东西。
八月末,简梨要准备东西去学校了。
床铺被褥王梦梅提前做好,哪怕简梨说可以去学校再买,王梦梅依旧坚持要从家里带。
“买着多麻烦啊,而且料子一定不如我给你准备的好。”
王梦梅找人弄的新棉花,又做了被面,简梨不喜欢睡软枕,还特意做了荞麦壳枕头。
床上四件套,秋冬季衣服,护肤品,鞋子帽子……
简梨一个劲的说着够了:“不够我再买。”
最后装了大半车。
简梨:“你们装这么多,回头我姐的东西没地方放了!”
简锋:“要不,我跟你妈一人开一辆车?”
面包车能拉的多。
简梨:“……不要!”
多大场面呢,还专门找个拉货的车。她把其中那些不需要的衣服都给挑出来。
半厚不薄的衣服拿出来大半,这些根本都扛不住首都的寒风,她打算到时候去买几件超长羽绒服!
九月二号,黄历宜出行。
简梨和王云云坐在车后座上,座位上也挤了一大包行李。
“出发!”
去报到啦!
第169章
虽然首都来过一次了, 但是对简梨来说,跟父母一道开车出发,仍然是不一样的体验。
一路上走走停停, 一家人整整消磨了一天才到,到达北京的时候, 已经是深夜。
简锋想的很好, 到了地方就开酒店住宿, 可到了的时候,接连找了好几个酒店都是满房,最后在距离学校比较远的地方才找到了几间大床房。
简锋和王梦梅住了一间, 简梨王云云住一间。
第二天王云云很早就起床了, 结果简梨和姑姑姑父都不起。
王云云只好先下楼去吃饭, 又给简梨兜了一点上来。
简梨迷迷糊糊的闻到饭菜香味,睁开眼就是她姐王云云的脸。
“……起来了?吃点饭吧。”
王云云没好意思喊人起床,但是她心里却有点急。
报到啊,还是大学报到。怎么姑姑姑父和小梨都不着急呢?
简梨勉强起身刷了个牙,眼睛还眯着,嘴巴自动找上小笼包,咬了一口, 含含糊糊道:“害, 第一天人都很多的,咱们就等一等嘛。”
报到时间总共两天, 学校就在那里, 又不会跑, 干嘛着急着去呢?
“姐,咱们今天去爬长城吧?”
上次跟父母一块来,时间有限, 没去长城。这次王梦梅和简锋送她来,应该也不会久待,简梨想多陪陪父母。
王云云欲言又止,她想问简梨对大学一点都不紧张吗?
这可是个新环境!
简梨还真不紧张。
上辈子她也是在北京上的大学,虽然专业课让人痛苦,毕业找工作也不顺利,但是大学四年还是值得纪念的。
不过她也能理解王云云的担心焦虑和激动。
她们两个,应该都属于后来被称为“小镇做题家”的那部分人。
从小乡村到大城市,这时候的首都啊,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带着光环的。
简梨看出王云云的担心,却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宽慰或者加重她的焦虑,而是问起王云云的小金库。
“姐,说好的攒钱来买房,你攒多少钱了?”
提到钱,王云云顿时不像刚才那么紧张了。
“我给爸妈留了两万块,手里还有十八万块。”
王云云跟简梨不同,简梨是个边界感很强的人,她跟王梦梅和简锋说自己画漫画挣钱,但是她一直都不跟父母谈论自己的创作和收益。如果家里有困难,她肯定会拿出来,但是创作这件事,简梨把这方天地围的密不透风。
而王云云虽然在收益上瞒了父母,但还是把自己出书的事告诉了家长。
简梨:“十八万……也差不多了,姐,咱们俩等周末去看看房子呀?”
王云云:“这么快吗?”
简梨很奇怪的看她一眼:“这件事不是老早就说好了吗?别告诉我你打算放弃。”
自己买房这个信念,在王家这几个晚辈女孩心里扎了根,表姐钱苹在今年年初就买了桃城的一座房子。是她们三个里最早搞定房子这件事的人。
简梨看着账户余额的一串数字,摩拳擦掌。
王云云心脏扑通扑通跳:“就咱俩?能行吗?怎么买啊?”
人生地不熟的,谁知道上哪儿买?
“多大点事,找中介,咱俩先去看。”
简梨对后来的地铁规划门清,一眼就相中了学校周围的房子,海淀学区房!哪怕是以后房子跌价,这块也是能扛的。
这么一说,王云云也有点心动。
她倒不是心动什么学区房,而是作为一个写作的人,她太需要一个安静的书桌和空间了。
高中这三年,学习忙碌不说,在宿舍里住,真的毫无体验感。
“我确实有点害怕住宿舍,你是不知道,我们一个宿舍的女孩,现在都不说话了。”
三年时间里,有的宿舍处成了好伙伴,有的则是巴不得赶紧考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