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1


可时间一久,几个人也真的为孔飞出谋划策起来。

孔飞心里一片苦涩,他要怎么说,简梨见过他最弱小的一面。

那时候站在校门口彷徨无错的自己,是孔飞午夜梦回最想去除的画面。

他多希望自己当时能更勇敢一些,更有用一些。

这样的自卑烙印在心底,刚开学时候还能靠着一点点勇气去找简梨。可渐渐地,一鼓作气之后就是二而衰,三而竭。

他害怕起来,只能做了逃兵。

室友耸耸肩:“你好好想想吧,要么就放弃,要么就主动。”

孔飞抱着脑袋:“我再想想,我再想想……”

如果说今天有什么好消息,那就是简梨似乎没有男朋友。

孔飞给自己打气,一定要鼓足勇气,迈出第一步!

*****

元旦假期过后,就迎来了期末考试。

大学的第一次考试,狠狠给新生们见识了一波期末周的可怕。

到处都是人,背书做题的氛围让人一夜之间回到高三生活。平时还算空闲的图书馆,突然之间变得一位难求。冯宝宝这种卷王更是每天都在图书馆泡着,两只眼睛都熬成了大熊猫。

简梨也全身心的投入到考试中去,她平时也没有懈怠过,复习难度并不太大。

可有些人就惨了,像是班上的一些经常逃课的同学,如今就开始临时抱佛脚。

顾红背书背的两眼朦胧,呆滞道:“我平时到底干什么去了啊!”

她也算是学习认真的,但是再认真的人,也不可能在大学保持着高三的节奏去学习。

而且大学的课程也不是高三的考核标准。

尤其是历史专业,老师上课过于随性,很多知识点隐藏在课堂的随口一句话里。

等到复习的时候,这句话成了重点,如果没有理解到位,就只能面临着更大任务量的学习。

考试周过去,连简梨也被折腾的掉了半管气的感觉。

她先狠狠睡了一觉,这才拿着自己好不容易抢到的春运火车票。

回家过年啦!

第183章

王云云的考试周比简梨晚, 而程瑜则是留在北京过年。

简梨一个人下了车,呼吸了一口故乡凌冽的寒风,恍如隔世。

上辈子她最不喜欢的就是回桃城, 这里有她虚弱自卑的青春期,有她避之不及的黏黏糊糊的人际关系, 更有她那丝丝白发深爱她却固执沉浸在旧日生活中的父母。

车站门口来来往往的人流, 有小贩喊着茶叶蛋五毛一个。氤氲着白气的小摊子, 唤回了简梨的神志。

她匆匆走出此时还看不出破败的桃城火车站,像是任何一个回家的旅人一般,踮起脚尖张望寻找起自己的父母。

简锋穿着厚厚的外套, 脚上是黑色的皮鞋, 伸长着脖子到处看, 手里还拎着两袋子不知道什么的东西。简锋个子高,简梨远远就看见了父亲。

她鼻子一酸:“爸爸!”

简锋瞬间就笑开来,眼角的褶子都深了下去:“可算是到了。”

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简锋和王梦梅都没睡好。

一大早两人就早早起床,王梦梅去张罗着买东西做菜,简锋还怕女儿路上饿,手上是从家里带的豆浆和包子, 都用保温桶装着。

把女儿抱了个满怀, 简锋无比自然的接过女儿的行李:“昨晚上补到卧铺票没?”

简梨:“没有,春运呢, 哪儿那么容易补票。”

就连一张硬座票, 都是她花了三十块在火车站外头找了个排队的黄牛帮着买的。

简锋心疼不已:“那你一晚上怎么睡的?”

简梨叼着鱼香肉丝馅包子, 眼睛眯成一条:“就靠着窗户啊,我运气还蛮好的,买到了靠窗的票!”

她这样一说, 简锋更心疼了。

简梨倒是还好,她现在十八九岁,正是身体强壮的时候。上辈子上大学,朋友去找她玩,两天她能带着人把各个景点逛一圈。

后来的“特种兵旅行”火的时候,简梨看着短视频上青春洋溢的少年少女,感慨岁月不饶人。

年轻时候就是有使不完的劲!

现在的她再来一次,就感受到了这种体力上的优势。一晚上趴在窗户边上睡觉,除了脖子有点不舒服,她竟然还有精神回到家后跟着王梦梅去买菜。

因为女儿回家,王梦梅放下了手里的工作,大早上菜市场都跑了三趟。

没办法,家里太空了。简梨一走,他们两口子就经常在外面对付着吃。王梦梅一收拾,屋子里除了别人送的礼物,就是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索性从头到尾买一遍。

简梨吃完了包子,像个小尾巴一样要陪着王梦梅出去转。

“我要点菜!”

学校的饭菜吃久了,她可太想王梦梅的手艺了。

没办法,王梦梅只能带着她出去。

菜市场还是那个菜市场,方圆几公里最大的菜市场,棉纺厂的老菜市。

王梦梅带着女儿一出现,就有认识的人打招呼,看到简梨更是热情的叫简梨都有点害羞。

“来点大葱是吧?行!当家的,给拿捆后面的来!”

“小梨回来了?啧啧,长成大姑娘了,给给给,拿个米花球吃。”

“不要钱,又不是什么金贵东西,拿去吃吧。”

……

简梨走了一路,被塞了各色小零食若干。王梦梅手里也拎着几兜蔬菜,其中还有这家送的芫荽,那家搭的辣椒。

简梨懵懵的:“我刚才都没喊人。”

时间太久,她忘掉了好多人的名字,只知道看见人脸是熟悉的。

王梦梅如数家珍:“给米花球的是你张叔叔,你忘了?之前你卖咸鸭蛋,人家买了三四个,后来见到我就说你机灵,将来差不了。”

“送芫荽那家,你之前减肥,在外人家门口那儿跳绳,那家的小姑娘那段时间跟你玩的挺好。”

“卖葱那家,是麻婶的儿媳妇……”

简梨:“我记得!”

麻婶她当然记得。

“……她家后来不是房子没卖出去?”

棉纺厂回购住房那会儿,麻婶又是吵又是闹的,非要让厂子给她四室两厅,不然不搬。结果可想而知,后来什么也没落着。

王梦梅笑了:“现在麻婶可享福了,她家的两个儿子一看家里穷的没出路,非要分家。前几年就分了,两边各自去过。麻婶大儿子去收泔水,大儿媳在这儿卖菜。你别看泔水脏臭,其实里面挣头不少。小儿子现在跟着他哥也干这行,两人一个守着城西,一个占着城东。收完泔水往乡下送。”

棉纺厂倒了,日子总要继续。

短短几年时间,麻婶两个儿子都靠着自己买了房。

家一分开,麻婶和男人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