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8
不该自己跑下山来。”不过她也就逍遥了一日就被找到了。
李孟寒又捏了一块酥饼尝了尝,木离压低声道:“我也不该御剑行了一日, 可根本没有人瞧见我。”
李孟寒斜睨了她一眼,木离笑眯眯地说:“师尊专程来寻我,实在是辛苦了。”伸手提起茶壶,将他手边的茶杯斟满。
李孟寒终于浅笑了一声,木离放下心来,听他悠然道:“当日夜深我自八仙楼出去长街,街上人烟已是零落,一路走到长廊尽头,深巷之中忽而传来一声啼哭,我进去便墙角放着一只竹篮,篮中盖着一块白布,里面躺着的就是你。”
这故事虽是听过数遍,可木离全无当时的印象,不死心地问道:“当时周围真一个人都没有?可有什么铺子如今尚在的?”
李孟寒摇摇头:“我当时四下里寻过,并未见行人,等到隔天白日,我又去问过,可依旧无人见过有谁将竹篮放进长巷。”
“师尊便将我带回了昆仑山?”
李孟寒颔首:“当年王城大乱,若是将你留在此处,你恐怕活不下去。”
木离幽幽一叹,这般来看,要想找到当年丢弃她的人,如大海捞针,若是他们本来就已经不在了……
她晃了晃脑袋,还没试过,怎么能尽说些丧气话。
“徒儿还是想再去那地方瞧瞧。”
*
御坊两端的铺子各色各样,绕过长廊尽头处几家铁铺和果铺子,果有一条深巷,可早不是当年光景了,巷中人声鼎沸,还住了好几户人家。
木离问过一圈,才知这些人家也是近些年迁到此处,压根不晓得从前光景。
木离颓然地叹了一口气,从巷子里走出来,巷尾的摊贩吆喝道:“姑娘,看一看我家的簪子,钗环,胭脂水粉,应有尽有。”
她循声望去,竹竿支起的木板上盖了一张花布,布上的金银首饰不多,玉石也少,大多是竹子雕刻的簪子。
她随手捻了一根竹簪来看,手艺不错,棱角磨得平滑,碧绿漆了一层。
摊贩见她驻足细看,又看了一眼她身后的李孟寒,笑道:“姑娘既喜欢,郎君何不买下。”又说了句吉祥话,“二位样貌非凡,登对极了。”
吓得木离手上一抖,竹簪跌回了布上,不敢再看,转回了脸。
“师尊……”她正欲开口解释,迎面却见一个粉裙少女走来。
木离一眼就望见了她的灵根。
道士?
乍见木离,她也愣了愣,惊讶道:“木道友?”
木离仔细看再她一眼,想起了她是谁:“你是和清音一同的灵泉派,周道友?你怎么会在此处?”
周兰自然认出了李孟寒,面上更是诧异,旋即貌似了然道:“道君也是来此界找寻掌门?”
木离顿时恍然大悟,灵泉派掌门李桂自宗门大比后便不知所踪,灵泉派人心惶惶,道宗在昆仑山中寻了许久,眼下到了此界,想来是非凡之界中已经全然找不到她了。
李孟寒却露出一个无可无不可的浅笑,周兰喜道:“如此甚好,道君若与我派和梓芜派道友一同寻找掌门,定能事半功倍!”
师尊并未否认,木离微微有些吃惊,见周兰身后又走来几个道人,
她眼睛一亮,出声道:“谢道友。”
谢烬渊和一个梓芜派道人一起走了过来。
自宗门大比后,二人自灵犀洞出来,谢烬渊便回了梓芜山,木离已经有些时日没见过他了。
他身上穿着惯常的梓芜山素袍,手中却并未提剑,见到她,似乎也愣了愣,拱手道:“木道友。”然后目光并未在她身上停留太久,只短短一瞬,便转向李孟寒:“道君。”
木离张了张嘴,却听李孟寒笑道:“诸位为何会寻来王城?”
周兰答道:“我们遍寻不到掌门,只得来此间,下了昆仑之后,经过几座城池,皆闻王城中新来了个道人,唤作灵山道人,听说其能祈雨策风,传授长生之术,传得神乎其神,故此特意前来查看。”
“灵山道人?还有此等轶事?”李孟寒侧眼去看木离,却发现她的目光始终落在谢烬渊脸上,不移分毫。
“避让,避让!”人声高扬,马蹄声由远而近,众人吓了一跳,行人纷纷避让两侧。
八骑铁马开道,身后跟着的是一架青篷车辇,车帘紧闭,根本看不见车中人影。
可车轮行过处,馥郁花香扑鼻而来。
“灵山道人!是灵山道人!”
有些路人闻声便拜:“活神仙度我!活神仙度我!”
车辇之中无声,可跪拜的路人身前,凭空忽然绽放了一朵白莲,如雾影,仅此一瞬,便飘渺消散。
那人喜极而泣:“多谢神仙!”
装神弄鬼。木离心道。
车辇掠过眼前,宣和门大开,灵山道人的车辇一路进了内城。
“道君?”周兰迫切地望向李孟寒。
李孟寒“嗯”了一声:“似道非道,似人非人,”
“是妖?”周兰惊道。
“不像妖,并没有妖气。”李孟寒却问谢烬渊道,“谢道友,以为呢?”
谢烬渊:“道中障眼法,可凭依纸人策令道法。”
周兰却蹙眉道:“道宗有令,此界不可随意使用道法,若真是道人所为,此人已是坏了宗令,理应惩戒。”
“如何惩戒?”李孟寒笑了半声,“若是惩戒此人,定要施法,岂非也坏了宗令?”
周兰顿了片刻,为难道:“道君……”又一时哑然。
李孟寒兀自笑了两声:“周道友莫要见怪,等到日落之后,再想办法查探一番。”
木离暗暗咂舌,师尊人前总是一派温和,人后脾气虽古怪了些,可也从不言语为难他派的道友,更何况周兰差了辈分,今日不知为何,似乎心绪不佳。
日落之后,门庭若市的御坊安静了下来。
李孟寒指尖轻点,一行五人化作清风,吹过宣和门,直入内城。
宣和门内禁军密布,清风穿巷而过,几道宫门之后,便是宣和殿。殿中无人,左右只有十八枝铜烛台亮着光。
木离飘飘荡荡,烛光随风摇曳,她轻轻往前飘去,殿中的拱门后是一道石阶接连高耸的圆形露台。
木离觉得奇怪,往上飞扬,俯瞰去,露台被当中的炉鼎分作两半,四周无人,可炉鼎之中火星闪烁,扑面而来是一阵馥郁花气。
是今日闻过的车辇传来的味道。
她嗅了嗅,这气味颇有些熟悉,不禁俯身细嗅,透过雕花鼎盖,风吹动了炉中火苗,定睛一看,那火苗似红似青,诡异得很。
她心中微动,正欲旋身而去,忽然一股巨大的力道打在她背上,将她打入了炉鼎之中。
明明烈火烧灼,木离身上却并不痛。她正欲往上跃起,火中的景象却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