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1




等她换好衣服出来,见傅闻宵也跟着醒来,他坐在床上,背靠着一个大迎枕,披散着头发,人看着好像还有些困盹。

“你要是困继续睡吧。”郁离朝他说道。

傅闻宵朝她笑了笑,“不睡了,等会儿和你一起给娘拜年。”

郁离没听出这话里蕴含的某些意义,闻言没再说什么,将放在箱笼上的衣服递给他,让他赶紧穿上,别着凉生病。

等两人打理好自己,便出门去洗漱。

灶房里,周氏已经在那里烧火做早饭,两个孩子坐在她身边,正拿着一块烤软的糖饼吃。

昨晚睡得早,他们也醒来得早。

看到傅闻宵和郁离出现,周氏便去给他们打热水洗漱,一边笑道:“想着你们估摸也要醒了,我做了杂烩饭,等下就能吃。”

昨晚刚吃过丰盛的年夜饭,今早便吃简单点的。

这杂烩饭是将昨天做年夜饭时切剩的一些食物边角料丢到锅里一起烩了,再放上蒸好的米饭,然后就是杂烩饭。

有肉有素,营养丰富,味道也很不错。

吃过早饭后,小辈便给长辈磕头拜年。

郁离有原主的记忆,知道按照习俗,大年初一要给长辈们磕头,如果是郁家那些人,她是不会搭理的,敢让她磕就让他们先磕一个。

不过要是周氏,磕一下也没什么。

哪知周氏没有让他们磕,拉着他们坐下,将准备好的红包给他们。

她笑着说:“这是给你们的,新年安康,以后健健康康、顺顺利利的。”

郁离和傅闻宵都收下她的红包,说道:“祝娘身体安康!”

轮到傅燕回、傅燕笙兄妹俩,周氏让他们给傅闻宵和郁离磕头,两人都给了他们红包。

这红包是郁离封的,里头有一两银子。

“谢谢小叔叔、小婶婶,祝小叔叔、小婶婶身体安康,万事如意!”

两个打扮得像年画娃娃一样的孩子跪得整整齐齐的,奶声奶气地说着吉祥话,很是讨喜,让人忍不住怜爱几分。

这让郁离都有种红包封少了的感觉,挨个摸摸头。

拜完年后,很快又到中午,继续吃吃喝喝。

过年就是人们吃吃喝喝的时候,也是一年到头庄户人家难得清闲的日子,大家都是笑呵呵的,一家人凑到一起,嗑瓜子花生,说说话儿,一天就这么过去。

年初二是出嫁女回娘家的日子。

这一大早,周氏就给郁离准备回娘家的礼。

一个篮子里装了不少东西,有半边煮熟的鸡,几个粽子,一些炸货和鸡蛋、糖饼等,居然还有几根从地里拔的葱和蒜,洗干净后将之塞在篮子里,从这头到那头,葱叶子和蒜叶子还溢出篮子,让人能看得明明白白。

郁离疑惑地问:“娘,为什么要带几根葱和蒜?”

其他的就算了,这葱和蒜夹在里头,看着挺怪的,难道是想添些绿色?

周氏笑道:“葱是让孩子聪(葱)明伶俐,蒜是让大人精打细算(蒜),咱们这边走亲戚要加这两种,代表对亲戚的祝福,特别是亲戚家有孩子的,这葱蒜是更不能少的。”

郁离恍然,没想到这些习俗如此有趣,还有这么多的寓意。

她觉得这个世界虽然很落后,有很多不好的,可也有很多让人喜欢的东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沿着祖祖辈辈的足迹,认真而踏实地生活着。

准备好东西后,郁离和傅闻宵一起回郁家。

出门时,便见到不少挎着篮子、和夫婿一起回娘家的年轻小媳妇,或者是带着女儿回娘家走亲戚的大娘。

一般像那些年纪大的媳妇,家里的长辈大多都不在,回不回娘家也无所谓,回去的话也只是为了看看娘家的兄弟。

这种便是纯粹的走亲戚了。

见到郁离和傅闻宵相携走来时,有一个大娘笑着打招呼:“宵哥儿,离娘,你们这是要回娘家。”

郁离礼貌地回一声。

傅闻宵朝对方笑了笑。

这一笑,笑得大娘觉得晃了眼,大娘身边的女儿也羞红脸,不敢多看。

等他们走远,母女俩都忍不住感慨,这傅书郎长得也太好看了,不知道周氏咋生的,咋能生养出这般好看的儿子。

可惜他们都没见过年轻时的周氏,现在的周氏已经不年轻了,看着虽然也有几分姿色,只是因为她性子比较柔,加上这几年一直操心,面上带着几分苦意。

也就最近几个月,她过得比较舒心,但人看着仍是比较苍老。

“以前还有人说傅书郎丑,也不知道是哪个黑心肝的乱传这话。”大娘嘴里嘀咕着,“这是见不得人家好吧?”

这人都没见过,就胡乱揣测人家因为生病丑得厉害,这不是乱说吗?

就算真的因为生病损了长相,也不是被这么传的理由吧?

大娘的女儿闻言,也说道:“估计是因为离娘过得好,长得又漂亮,还很能干,有些人天生就爱嫉妒别人,就胡乱传了呗。”

要不然,实在无法从郁离身上说出什么缺点,只能拿她嫁个丑男来攻击她。

正好傅书郎是个有名的病秧子,一说一个准。

大娘呸了一声,果然那些乱传的人不安好心。

然后她又道:“傅书郎虽然长得好看,但男人可不能只看脸,还得有本事才行。比起傅书郎,我觉得离娘才是最厉害的,你以后要是能有离娘的一半本事,我就高兴了。”

她女儿听了很是无语,“娘,你对我的要求也太高了吧?我哪能做到离娘的一半?”

只怕连一根手指头也做不到。

至少她就没那力气杀猪,也没办法让猪都安安静静的。

她娘拍了她的手一下,“没出息,女人就要像离娘那样能干!再不行,也可以学学离娘的妹妹们,金娘她们也很不错,听说年前金娘和柳氏带回来不少年货,肯定是赚了钱的,要不然她们咋舍得这么买?”

如今村民们闲聊时,总爱提一嘴郁家二房的女儿。

以前大伙儿都同情郁老二,只生了四个闺女,死后没个摔盆的男丁。

然而随着郁家二房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这种话已经很少说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那么迂腐的,特别是日子过得苦的庄户人家,比起死后事,对他们而言生前事更重要,人们更在意的是眼下过日子,日子过得好才是正经,其他都是虚的。

什么没个儿子摔盆,等要死时再说吧。

郁金姐妹越来越能干,郁家二房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大伙儿只会羡慕郁老二夫妻养出这么能干的女儿。

反正几个女儿也还小,能在家里多留些日子,给家里多添些进项。

而且女儿一般都比较向着娘家,不用担心她们将来出嫁后,不会不管郁老二夫妻,要是女儿有本事,女儿给父母养老的例子也不少。

对这些事儿,大伙儿都是门儿清。

是以很多人都觉得,其实养个有本事的女儿,比养十个窝囊又没用的儿子都要强。

**

一路走来,夫妻俩遇到的村民不少,大伙儿都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

就算两人不那么热情,他们也不在意,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